新聞 > 大陸 > 正文

聯合早報:馬航沒那麼糟 空難搭上中國才會這麼受關注

 馬航客機失聯數十小時,239名乘機人的安危牽動人心,家屬心中的無助、焦慮與驚恐,外人看在眼裡,也感覺心酸哀痛。

  由於機上有150多名中國人,航班飛行終點又是北京,加上3月1日雲南昆明剛發生恐襲事件,馬航客機失聯立即引起中國民眾高度關注,電視台每小時提供最新報導,入口網站全天滾動報導事件最新動態。為同胞安危的擔憂,加上馬航公關部門最初回應的遲緩,中國輿論這次對馬航大為不滿,聲討鋪天蓋地而來。

  怠慢家屬,失聯5小時才發布消息,失聯13個小時才召開新聞發布會,記者空等了大半天才聽到三分鐘的聲明宣讀,遲遲不承認墜海,不給消息,消息反覆不定……

  公眾,尤其是家屬的憤怒情緒完全可以理解,但是拉開一點距離觀察,綜合事發頭二天的情況,馬航的應急表現並非那麼糟糕,至少不是不人道。

  昨天凌晨,從吉隆坡出發的93人馬航行動小組抵達北京進行應急處理,其中包括受過訓練的馬航員工以及15名佛教慈善組織——慈濟馬來西亞雪隆分會的志願者,他們專程來京安撫和陪伴乘客家屬。另35名在北京的慈濟志願者也會參與這項服務。

  過去兩天來在酒店家屬休息區外駐守,又曾經採訪過2000年新航空難的同事HJ告訴我,受訓來陪伴家屬的航空公司職員叫「Buddies」(本報當時譯作「患難之友」)。這是航空公司在事故時採用的一種機制,目的是為家屬提供一對一的安撫和支援,協助他們穩定情緒,渡過難關。

  至於馬航始終不確定究竟是墜毀或是被騎劫,《中國經營報》綜合採訪的四位機長提出這樣的解釋是:按照程序,目前的情況定為失聯沒有錯,因為民航事故的判定是全世界最嚴謹的工作之一,在沒有確切的證據證明爆炸、墜毀和遇難以前,不得使用未經核實的詞語。

  馬航最初的滯後反應確實應該批評,但客機失聯畢竟是極嚴重複雜的事件,換作其他航空公司,第一時間的應急公關也可能未盡如人意。客機失聯的原因,也都得有證據才能對外發言。

  其實,馬航客機失聯事件受到如此高密度的媒體聚焦,除了因為涉及200多條寶貴生命、事件本身撲朔迷離,以及疑似遭恐襲這些因素外,此時正值中國「兩會」(全國政協與人大年會),也是有關新聞在國際上的受關注程度被拔高的原因。

  3月8日上午,馬航MH370航班失聯的消息剛傳開時,北京正要進行「兩會」的中國外長記者會。結果,在記者會結束後,大批同行立即轉移矩陣地到乘客家屬入住的麗都酒店採訪。現場舉目一看,小小的會議室內擠得水泄不通,全是佩戴「兩會」證的同行。

  不止世界各地的外國記者,中國各個省市的採訪主力,此時都在採訪馬航新聞。如果不是「兩會」,這許多人都不會在北京。

  再者,崛起的「中國」本身也是一個搶眼話題。昨天同事看到歐洲媒體報導說「這可能是中國有史以來第二嚴重的空難」,大家就納悶了。馬航客機失聯,失聯前全未進入中國領空,這也算「中國空難」?

  我想了想,該報導如果寫「馬來西亞空難」,大概上不了要聞版面,搭上中國,一說是「中國空難」,不立即打眼了嗎?

  客機失聯至今已數十個小時,這次出事的,除了150多個中國人,還有70多名其他國家的國民,包括12名馬航機組人員,他們的家屬至今都為了親人安危牽腸掛肚。在經過混亂的最初階段後,希望航空公司以及相關負責人都進一步改善工作,讓家屬得到善待,期待十國救援行動得出結果,祈求上天憐惜人們。

責任編輯: 王篤若  來源:聯合早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4/0311/378872.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