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頂不住了? 京城樓市暗吹「降價風」

剛剛過去的一周,北京迎來了住宅市場近兩年來單周推盤的最高峰。

亞豪機構調查數據顯示,4月21日至27日,北京共有14個項目取得預售許可證,合計推盤2478套,供應面積為34.7萬平方米,為近83周新高。

大量新盤集中入市,剛需盤扎堆的房山、亦莊等區域出現了較明顯的「低價開盤」。記者在走訪中發現,上周入市的項目中絕大多數為老項目後期,相比前期價格來說,部分項目均價小幅下調。

「當前剛需客群大面積觀望,開發商唯一可選的營銷手段就是降價,預計未來北京剛需市場還將有更多項目降價。」亞豪機構市場總監郭毅告訴記者。

加速推貨回籠資金

記者昨日從北京市住建委網站上看到,首創、萬科、華潤、首開等大型房企均在上周推盤。新增14個項目全部位於五環外。根據鏈家地產市場研究部統計,入市項目平均擬售均價2.26萬元/平方米,多為低價剛需樓盤。

「伴隨著自住型商品房上市項目的逐漸增多,購房者的觀望情緒越來越濃,我們希望儘快入市,回籠資金。」上周開盤的一項目負責人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

郭毅認為,房企大佬扎堆推盤,是希望搶在上半年年報的業績窗口期收穫好的業績,「雖然受開發周期制約,下半年才是房企結算業績的高峰,但銷售額是體成屋企未來業績釋放的基礎,如果沒有良好的銷售數字,房企就難以拓寬融資渠道、優化融資結構。」

均價跌幅近一成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走訪中發現,上周集中入市的項目中,部分項目的價格的確出現了小幅回調。

「目前我們二居比較優惠,均價在2.7萬~2.8萬元,三居為3.2萬~3.3萬元。」位於亦莊的金第萬科・金域東郡項目銷售人員對記者說。據記者了解,去年該項目一期開盤推的三居產品定價在35000元/平方米左右。

雖然銷售人員表示去年推出的是9層低板,而今年為高層,但價格的差異還是讓人感受到市場降溫。

根據鏈家地產市場研究部統計,4月第四周,純商品住宅成交均價為23459元/平方米,環比下降9.3%。

「為了消減下半年因自住房集中上市對項目銷售可能形成的重大不利,因此近期各大房企紛紛集中搶推、儘早開盤。」郭毅說,「預計未來北京剛需市場還將有更多項目降價。」

 

責任編輯: 李雨菡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4/0429/392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