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報評論部微信公號「團結湖參考」繼昨天推出評論員蔡方華的文章《周永康落馬:從暗號到信號》,「總閱讀數超過26萬,堪稱當日全微信平台最熱門的文章」之後,今天再次推出蔡方華文章《「後周時代」的九大政治猜想》。我讀之後,在轉發時評價說:「方華此文,揣摩官方的行事節奏和敘事策略。我願意他猜得准。但也覺得未免樂觀。(上午的朋友圈中,也有人用「浪漫」一詞評價之)對周案作為歷史節點的地位評價可能過高。」
所謂「歷史節點」,就是他文中所謂「後周時代」的說法。他自己承認,這「是一個並不準確的提法,為了論述方便,我製造了這麼一個概念。它指的是周永康落馬,習近平和李克強真正把握中央權力之後,已經並即將到來的這麼一個時代。」
這個表述可能是有問題的。周倒了,或者查辦了周,習近平和李克強才真正把握中央權力嗎?粗看顯然是不通的。周永康只是分管政法領域的常委。習近平和李克強並不是從周永康的手中接過中央權力的。但如果考慮到中央查辦周案的阻力和克服這個阻力的結果——如果真的有這樣一個過程的話,那麼,也可以把查辦周案看作是「習近平和李克強真正把握中央權力」的一個標誌性事件。
但儘管如此,沒有限定的「後周時代」——以此作為歷史節點對中國進行全面展望,仍然恐怕是有問題的。如果因為周永康是主管政法領域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我們說在他卸任之後,政法領域進入了「後周時代」,這是沒有問題。我們甚至可以把這種「提法」適用於一個企業。然而,這種提法如果對於預測國家和人民的前景有意義的話,其前提仍然在於:這個國家究竟是怎樣被管理的?一個分管涉及人民基本權利的政法領域的政治局常委,是否可以在自己的分管領域中獨行一套與整個中央的意圖不同、其他中央領導管不著,也無權過問的政策?如果不是的話,我們是否可以說「後周時代」過去了?如果是的話,我們是否可以說「後周時代」過去了?所謂「周時代」或「後周時代」,到底是僅指一個人,還是指一種國家管理的方式、一種政治體制?
蔡方華這篇文章的獨到之處,就是體察到與周案相關的中央「敘事策略」。他用這樣兩段闡述這種策略:
「細心的人可能會注意到,就在宣布周永康落馬前後,中央又傳達了兩個極其重要的信息。這兩個信息比「大老虎」落馬其實更重要。其一,宣布下半年召開的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將以依法治國為主題;其二,國務院印發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這兩個問題,一向被看作中國的老大難命題,為什麼會在周永康落馬時突然大步突進呢?它們和周永康又有什麼關係?
說得簡單一點,這其實就是劃線,而且是以周永康為記號來劃線。所以,未來將要發生的一切,都帶有「後周時代」的印記。這個特徵可不是我捏造的,而是上面通過特意安排時間節點而「生成」的脈絡。此外,這也是一種獨特的敘事策略,形象地說,就是「打土豪、分田地」。周永康落馬,周永康曾經主導和管控的法治和民生領域也要煥然一新了。這不就是最直接的反腐紅利嗎?」
這是什麼意思呢?它的意思是:「上面通過特意安排時間節點」,使周永康案成為中國社會進步的標誌性事件,哪怕周案與這些社會進步的事業並無實質性聯繫。這就是通過政治信號傳播而實現的所謂「敘事策略」。用大白話說:事物之間的關係並不一定是這樣的,但要讓人們感到是這樣的。因為,在歷史的記述中,「時間關係」往往會代替「因果關係」。這樣的敘事策略,就是「給歷史打草稿」。
在這個意義上,控制政治信息傳播節奏的幕後高人——如果存在的話,不僅試圖影響現實,也試圖影響歷史。
昨天騰訊「大家」發表的石扉客《一場步步驚心的打虎傳播戰》,其核心判斷的基礎,也是建立在這樣一位政治傳播幕後高人存在的基礎之上的:「周案傳播戰操盤者的刀法仍然比公眾和媒體想像的要高明太多。通過一次次反覆釋放信息又反覆做空,他們以審美疲勞的方式成功完成了政治脫敏和壓力測試的雙重目標。」(儘管我的一位師兄不贊成我在此使用「傳播」這個概念,因為這種「傳播」本身違反了「傳播規律」)。
儘管我的另一位朋友對於上面這篇文章的評價頗有不恭,認為:「這種政治屌絲猜度上意總是一套一套的。」但我還是傾向於接受:那位操縱信息傳播的高人是存在的。而其進而操作歷史草稿的判斷,則是我自己大膽的判斷,並不一定靠得住。就算是對蔡方華文意的一種解讀吧。
只是,如果是這樣的話,在這種信息操縱的基礎上和範圍內進行「猜測」的蔡方華和石扉客,也就不免成為這種傳播策略和敘事策略不自覺的配合者。
但是,如果蔡方華包括「陽光法案適時出台」、「違憲審查機制或將建立」等對於中國的「九大政治猜想」過於樂觀,或者最終判斷錯了的話,那麼,他就不是在猜測,而只是在表達期望。即,它並不真是一個「事實判斷」,而是一個「價值判斷」。它是假扮成「事實判斷」的「價值判斷」。如是,則沒有什麼準確不準確的。
當代中國輿論中的許多「政治猜測」,可能往往如此。因為,把「價值期望」包裝成一種「事實猜測」,也是一種傳播策略。從長遠的角度看,一些符合民心和歷史大勢的正確價值,總要最終變成事實。在這個意義上,這樣一類政治猜測也沒有準確不準確的。
在今天這樣一個時代,公開表達價值意願,至少不是沒有意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