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俄羅斯人擔心紅色恐怖或會去而復返 要徹底消滅它

作者:
莫斯科舉行了每年一度的悼念史達林政治迫害遇難者的活動。在烏克蘭危機和俄羅斯新的政治氣氛中,最新民調顯示有將近一半的俄羅斯人認為,類似史達林政治迫害那樣的清洗活動在他們有生之年可能再次發生。

最高軍事法庭遺址前展出的當年被這家法庭判處死刑的人們的照片(美國之音白樺拍攝)

莫斯科舉行了每年一度的悼念史達林政治迫害遇難者的活動。在烏克蘭危機和俄羅斯新的政治氣氛中,最新民調顯示有將近一半的俄羅斯人認為,類似史達林政治迫害那樣的清洗活動在他們有生之年可能再次發生。

秘密警察門前的悼念活動

俄羅斯紀念碑人權組織星期三在莫斯科組織了悼念史達林政治迫害遇難者的活動。同往年一樣,活動在莫斯科市中心前蘇聯秘密警察克格勃總部,目前是俄羅斯聯邦安全局大樓前的一個小廣場舉行。

今年的活動正值烏克蘭危機,俄羅斯與西方的關係跌到冷戰結束後的最低點,普京政府對俄羅斯各個領域的控制大大收緊。紀念碑人權組織領導人羅津斯基說,在俄羅斯新的政治氣氛下,今年的活動有特殊之處。

政治氣氛嚴峻支持者越來越多

羅津斯基:「今年舉辦這個活動的一個特別地方在於,今天前來參加活動的人特別多,遠遠超過往年。總的來說,俄羅斯的政治氣氛變得一年比一年嚴峻,當我們組織類似的活動時,我們就更能感受到民眾對我們更多的支持。過去在這個時間參加活動的人數一般僅有20到30人,通常都是人們在下午四點後逐漸增多,但你現在看一看有如此多的人來參加活動。所以,我們現在處在這樣一個時期,反對我們價值觀念的人正在整合。而同我們的價值觀念相似的人們也正團結在一起。」

紀念碑人權組織副主任彼廖金說,人們不停地流動,很難評估具體參加活動人數,而且活動仍在進行之中,要到莫斯科時間晚上十點結束,他估計今年至少有兩千多人參加活動。

知名人權組織受打壓

俄羅斯當局對人權和其他非政府組織的打壓不斷加強。以研究和揭露史達林政治迫害歷史聞名的紀念碑人權組織也難以倖免。這個組織目前遇到麻煩。俄羅斯司法部不久前以這個組織的管理架構同組織章程不符為由向法院起訴要求關閉紀念碑人權組織。

羅津斯基說,他們的工作變得越來越困難,但儘管如此,他們將克服障礙,繼續堅持活動。他說,今年向官方申請舉辦悼念史達林政治迫害遇難者活動時遇到了一些障礙,難以斷定是政治因素還是單純的官僚程序問題。

對未來沒信心有生之年或遇清洗

莫斯科薩哈羅夫中心主任盧卡舍夫斯基說,俄羅斯目前的氣氛讓人們很難規劃和預測明天,因此沒有人敢百分之一百地保證明年還將舉行類似的活動。不過,他仍然表示樂觀。

盧卡舍夫斯基:「這是非常重要的活動,也是一年當中較為重要的一天。當我們看到成千上百的人來悼念政治迫害遇難者,這給俄羅斯的未來提供了一線希望。這說明俄羅斯社會中仍然還有很大的一個群體沒有忘記過去的歷史,他們期望俄羅斯在未來不應再有政治犯和政治迫害。」

政治氣候的變化使越來越多的人對未來感到擔憂。俄羅斯社會民意基金會剛剛發表的最新民調顯示,有將近一半的人認為,類似蘇聯30年代發生的史達林大清洗那樣的政治迫害會在他們的有生之年再次發生。其中有14%的人認為,這種可能性非常高。

檔案保密另一方式政治迫害

今年77歲的退休老人涅斯傑連科說,他父親1937年在莫斯科被處決。涅斯傑連科站在離莫斯科紅場不遠,當年宣判他父親死刑的蘇聯最高軍事法庭大樓遺址前說,蘇聯當局幾十年都一直在竭力掩蓋犯罪真相,而今天的俄羅斯當局不把所有的歷史檔案公開,剝奪人們的知情權,這是另一種方式的政治迫害行為。

涅斯傑連科:「當局對一些事件沉默,不下定論,不揭露和公開蘇聯共產黨統治期間的犯罪真相,儘管這些犯罪行為歷史學家都很了解,但所涉及的許多檔案仍然對外保密,這恰好是在信息領域的政治迫害行為。」

越來越象蘇聯

紀念碑人權組織的羅津斯基說,在21世紀,史達林那樣的大規模政治迫害已不可能。但當局會有選擇地針對他們不喜歡的人進行政治迫害。俄羅斯現在的政治氣氛越來越象蘇聯。

羅津斯基:「蘇聯式的一些舊論調又重新返回,當局也對此支持。比如,俄羅斯被敵人包圍,全世界都在反對我們,我們必須自衛保護自己,俄羅斯最優秀、最強大、最後能取得勝利等。這些論點和氣氛同史達林,以及勃烈日涅夫之後的蘇聯時代極其相似。」

不忘歷史政治迫害遇難者日

幾十年前,一批當時在獄中的蘇聯持不同政見者把10月30日設定為政治迫害遇難者日。紀念碑人權組織通常每年在這個日子的前一天舉行紀念活動。活動內容包括宣讀一份當年被處決的遇難者的名單,包括姓名、職業、和被處決日期。

莫斯科有四萬多人在史達林的大清洗中被處決。紀念碑人權組織已是第八年舉行類似活動,但仍然還有一半多人的姓名沒有宣讀。

涅斯傑連科手持被處決的父親照片,以及介紹當年最高軍事法庭的資料,他呼籲把最高軍事法庭遺址改建成紅色恐怖博物館(美國之音白樺拍攝)

人們手持蠟燭和鮮花,排起長隊等待宣讀遇難者的姓名(美國之音白樺拍攝)

責任編輯: 寧成月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4/1030/464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