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網聞 > 正文

為什麼全世界都討厭中國人 連香港同胞都不給好臉兒?!

一個好的機制是能「揚善抑惡」,而且可以調節、約束人們的行為,引導、鼓勵人們見義勇為,托舉向善的力量。遺憾的是,在很多時候,都缺乏明確的制度規定。甚至在某些時候,大陸的機制起到了「揚惡抑善」的作用,成為冷漠的催化劑。行善者要付出高昂的代價,行惡得不到應有的懲治,惡性循環的現實,不斷的扭曲和異化著人們的道德觀念。

為什麼全世界都討厭中國人,連香港同胞都不給好臉兒?| jiaren.org

2月15日,繼上周末在香港屯門出現針對大陸自由行旅客和水貨客抗議活動後,又有團體在沙田發起反水貨客行動,抗議大陸自由行旅客過多,影響居民生活,示威者一度與大陸旅客口角,情況一度混亂,警方曾施放胡椒噴霧,並帶走多人。

轉:為什麼全世界都討厭中國人,<wbr>連香港同胞都不給好臉兒?

大陸旅客遭到示威者奚落。

那麼,為什麼中國大陸人在香港會遭到如此待遇?為什麼全世界都討厭中國人?包括了香港同胞!

轉:為什麼全世界都討厭中國人,<wbr>連香港同胞都不給好臉兒?

示威者中有人持標語牌辱罵大陸旅客。

轉:為什麼全世界都討厭中國人,<wbr>連香港同胞都不給好臉兒?

示威者沖大陸旅客倒豎大拇指。

近來,不斷聽到看到中國大陸人到國外、港澳台求學、旅遊、就業或者做貿易,其被人鄙夷、輕看乃至被排斥的負面新聞,而且類似的負面新聞有呈越來越多之勢,真是叫人不勝汗顏,慚愧得很。一向自詡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國大陸人,在他人心目中就這麼個形象,簡直是悲哀到家了!

21世紀的中國,是世界上一個舉足輕重的重要國家,按理來說,這麼一個實力雄厚重要的大國的國民在世界上應該很受人尊重,但遺憾的是中國大陸公民在世界許多國家中,特別是西方國家中並不受到尊重,特別是近幾年來,世界許多排華事件不斷發生,如太平洋小島上當地居民的燒華人商鋪事件、如西班牙的燒中國大陸鞋事件、如羅馬尼亞的多次燒華人商鋪的事件、如歐洲的排斥中醫事件、如歐美人的排斥華人購房事件等等,甚至連香港都多次出現排斥遊客的團體活動。

究其原因,不是國家不夠強大,不是人口不夠多,不是經濟水平落後,也不是政治軍事力量不夠強大。有海外華人曾說,當你在法國某個地方,遇上了一位法國人,他見了你或許會趨步上前,恭恭敬敬地問你:「請問,您是日本人吧!」你說不是。他有點失望,但還是恭恭敬敬地問:「那您是韓國人啦?」你仍說不是,他就會問「那您是台灣人啦?」。你仍說不是,接著他會失望地搖搖頭,說道「那肯定是中國大陸人了。」這絕非危言聳聽,或歪曲事實。儘管說歧視有點言重了,但相比於日本人和韓國人、台灣人,中國大陸人有些被人家小看,卻是不爭的事實。

轉:為什麼全世界都討厭中國人,<wbr>連香港同胞都不給好臉兒?

示威者中有人揮舞港英時代旗幟。

轉:為什麼全世界都討厭中國人,<wbr>連香港同胞都不給好臉兒?

更有示威者忽然舉起「中國人滾回中國」的標語,將矛頭指向「自由行」政策以至大陸遊客。

為什麼瞧不起中國大陸人,首先是中國大陸人給世界的壞印像,主要有幾點:

一,公共場合嗓門大;

二,不守秩序不排隊;

三,衛生習慣被詬病。

外國人認為中國大陸人素質差,比如:上車不排隊,隨地吐痰,公共場所大聲喧譁,上廁所不沖馬桶。在一些歐洲國家,比較少見到中文指引,但廁所里卻一般都有明確的簡體中文指引「排隊」、「沖水」、「洗手」等等。

又比如在在國際機場,你很容易找到中國大陸人,他們的特徵非常明顯。他們都熙熙攘攘,聲音洪亮,無所顧忌,或蹲或站,形象無所顧忌,全然不顧是在境外異域,仿佛蹲在自家後院中。有的人,一臉有錢的樣子,走路都理直氣壯,大聲呼叫同伴,不斷高聲打電話,還有的高聲質問電話另一端朋友的,「餵!我現在在某某店,你到底要多錢的香水?新款的才幾千美金,你要不要?」那氣勢,仿佛人就在舊貨市場。

中國大陸人在國際上的形象很差,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有人對世界上各個國家出境游的人的印象作過一個調查,中國大陸排在倒數第二(日本人是正數第一)。以至華人在海外住店,有酒店甚至「明言」:不接待中國大陸旅行團。他們說:「以前接過一些中國大陸團隊,但這些團隊在入住時經常出現吸菸把房間的地毯燒出洞來,在餐廳或電梯等場合大聲喧譁的情況,引來其他客人投訴。酒店因此造成了很多損失,後來就不接了。」據了解,目前相當多的歐洲酒店專門在會議室等場所專門辟出區域來供中國大陸團隊用餐。

所以,以至於許多中國大陸人去國外的,在能隱瞞自己國籍的情況下,都竭力隱瞞。比如稱自己是韓國人,哪怕台灣人香港人也好得多。

而如今這種歧視,卻蔓延到了香港...讓人心寒,更值得反思!

中國大陸人不受人待見,大致有以下4大原因——

1、不守遊戲規則,不按規矩出牌。中國大陸人每到一個地方,總喜歡按自己的思維和邏輯出牌和辦事,不願考慮和遵守本地的遊戲規則,還動不動就將在中國大陸大行其道的諸多潛規則搬過去,搞亂了當地秩序。曾看到這樣一則有關中國大陸人的負面新聞,說的是一個中國大陸人在國外犯了事,收到法院傳票後,趁夜深人靜時趕忙跑去行賄律師,結果受到律師的當頭正告:再這樣,就又犯下行賄罪了,那就罪上加罪了。可以想像,當時的那個中國大陸人肯定是一鼻子灰,肯定還想不通呢。

與國內相比,國外的教育,是讓人習慣於法制狀態下的規規矩矩,不怎麼變通,特死板,但卻形成了有效的系統,讓人生活得簡簡單單倖幸福福。事情本來簡單,而你卻不守規矩,把簡單問題複雜化,把本來井井有條的秩序搞得亂七八糟,破壞了他們原本的和諧,你叫他們怎麼去待見你?不開趕就算給你面子了。

2、喜炫耀好擺闊,給人以暴發戶形象。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讓中國大陸人富起來,一些有錢人在國內炫富擺闊不算,還炫擺到國外去了。他們到國外旅遊,很少時間去欣賞國外的名勝古蹟,去品味他們悠久的文化,而是花大把的時間去購物,去購一些就連外國人也因價格昂貴而顯得有些滯銷的奢侈品。有報導稱,外國的很多奢侈品,中國大陸人消費的比例遠遠超過他們本國消費的比例。聽說一個貴夫人到國外旅遊購物,來到一個鑽石項鍊櫃檯,別人都是一條一條的買,而她呢,對服務員打著手勢,比劃著說:從(櫃檯)這到(櫃檯)那,都給我裝起來!這等財大氣粗,恐怕只有中國大陸人才會有!財是大了,氣也粗了,只可惜這等財大粗只會給人以暴發戶的形象。暴發戶是什麼形象?打個比方,就是一個殺豬佬一夜之間當了皇帝,那耀武揚威的氣勢是一下子上去了,卻也將文化底蘊不足的短板一下子暴露無遺了。

3、金錢至上,崇拜權力。現在充斥在中國大陸人頭腦中成功的標準只有兩個,一個是你賺了多少錢,另一個是你當了多大的官。從某種義上說,在中國大陸,錢就是官,官就是錢。錢可以買得到官,官也可以輕易賺得到錢。

4、缺乏信仰,心中無神。中國大陸人不信天,也不信地,對於天主教、基督教、佛教等等世界上的幾大教義,中國大陸人有的只是偶爾做一些表面文章,其骨子裡卻是輕視得很,甚至謾罵那些信上帝的人愚不可及。中國大陸人強調的是活在當下,從來不曾相信有來生。中國大陸人以自我為中心,心中的神就是他自己!一句話,中國大陸人就講究個現實,一切不切實際的東西,哪怕文化,也讓滾一邊兒去!照現實說,中國大陸人也燒香拜菩薩,但那往往是在自己有難或者有難解之心結時才幹的事。燒香拜菩薩,要麼為自己求個兒子,要麼求菩薩保佑自己官運亨通,要麼求菩薩保佑自己財源滾滾,他們求神拜菩薩,大多數情況往往都是為了自己或者親人,極少有那普度之心。

一個在瑞士旅行的女士說,她在世界名表百達翡麗博物館,親眼看到來自中國大陸的豪客一下買了十塊這種牌子的手錶,驚得瑞士店員半天說不出話來。其實就在上面的博物館門外恰好有一個價格低廉的跳蚤市場,節儉務實的瑞士本地人樂此不疲地在這淘貨。二手的舊鞋仍然擁有大批買主-與在跳蚤市場淘貨的本地人相比,一擲萬金的中國大陸豪客倒仿佛來自一個比瑞士更加富裕的國度。

其實旅行也很容易看到中國大陸人的另外一副面孔——衣著粗俗不諳外語的中國大陸客以及象打游擊一樣在城市裡與當地「城管」躲貓貓的大陸小販。如果說那些一擲萬金的豪客不是想看就看得到的話那麼來自國內的大陸客及小攤販們卻無處不在,而這些人的存在同樣給當地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世界各國都一樣,富人總是少數,所以一些地方一方面貪婪地渴望著多來些中國大陸的豪客以振當地經濟,同時也睜大眼睛甄別那些企圖矇混過關的擁有另一副面孔的中國大陸人,或許也正緣於此,中國大陸人在從申請簽證到過關入境等等一系列過程中都會受到格外的「關照」。有一次她乘坐火車從西班牙進入法國的時候,法國的邊防警察對於別國的旅客熟視無睹卻對她的蓋有合法申根簽證的中國大陸護照里里外外檢查了好幾遍,那陣勢讓人想起了小時候曾經看過的電影中的台詞:寧可錯殺一千也絕不放過一個!

不過,同樣是中國大陸人,他鄉遇老鄉往往會多一些關照——在維也納逛街的時候被四個來自國內的中年女士警告:前面有警察,別過去!她們的忠告令她既感激又奇怪——原來她們是專門在歐洲街頭掙錢的偷渡客(儘管按照國內的定義她們無一不屬於人老珠黃的範疇),看到她這個看起來絕不象豪客也不象出公差的「疑似」偷渡的同胞時便在警察出沒的時段急切地發出了「警報」。

而當下中國大陸,人的冷漠和互相不信任的情形,還不如在維也納逛街。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大陸社會心態研究報告2012-2013》的調查結果證明如此。在此次調查中,社科院藍皮書課題組對北京上海鄭州、武漢、廣州等7個城市的1900多名居民進行了詳細訪問。結果顯示,除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度下降,超過七成人不敢相信陌生,只有兩到三成信任陌生人。其實這種冷漠病症並不是一天兩天了,如今見到有人失足落水時,人們冷漠旁觀;見到有人跳樓自殺時,竟然有人吹響刺耳的口哨並爆出邪惡的鬨笑;街邊行乞,當下還有幾人相信那是山窮水盡的背井離鄉;見到見義勇為者被歹徒報復毆打時,人們惟恐躲之不及……人心之冷漠,達到令人難以置信的地步。

冷漠如今成了這個社會的風景線,你冷漠,他冷漠,大家都冷漠,於是,也就沒有誰對誰錯了。幾千年的文明綁架和統治馴服,造就了人們冷漠麻木的看客心態。中國大陸人自小潛移默化的教育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也就是「各人自掃門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幼兒園裡教育孩子:「不吃陌生人的糖果」、「不給陌生人開門」;在家中叮囑老人:「陌生的電話號碼不接」、「買東西不聽陌生人的推薦」;銀行門口擺放著提示牌:「不給陌生帳戶打款」;社區警務站貼著海報:「陌生人搭訕輕易別理睬」……

道德喪失逼走好人,好人沒好報,唯利是圖,人情自私冷漠,這也是現在中國大陸社會的縮影。在無社會正義體制的保障之下,見義勇為的成本之高,也難怪看客的冷漠。一個好的機制是能「揚善抑惡」,而且可以調節、約束人們的行為,引導、鼓勵人們見義勇為,托舉向善的力量。遺憾的是,在很多時候,都缺乏明確的制度規定。甚至在某些時候,大陸的機制起到了「揚惡抑善」的作用,成為冷漠的催化劑。行善者要付出高昂的代價,行惡得不到應有的懲治,惡性循環的現實,不斷的扭曲和異化著人們的道德觀念。

因此,很多人將目前人們的普遍冷漠指向2007年的南京彭宇案」是不無道理的。至少,法官的判決是明顯侮辱國民智商的。當時南京小伙彭宇好心扶起在公車站摔倒的徐壽蘭老太,卻被徐老太及其家人反誣為是撞倒徐的人。儘管有目擊證人證明事實,但南京鼓樓區法院卻按「你不誤傷她,就不會送她上醫院」的邏輯判處彭宇4萬餘元的賠償。這件事漫延到全國各地以後,就是有位老漢70多歲摔倒了,摔倒以後沒有人扶他;許多人去送衣服、送水都可以,但是沒有人敢把他扶起來,以致於他躺在那兒大叫,「我自己摔倒的不關你們的事」。如今的中國大陸人見到老人跌倒在街上,除非跌倒者先高呼聲明「自己跌倒」,否則不管老人「口吐白沫」或「頭破血流」,無人敢解救或敢打電話報警。在這個社會中,如果人們面對罪惡時是一種無能為力的狀態,如果與罪惡的對抗要付出極大的代價,如果人們對抗罪惡的努力得不到應當維護正義的公權力的支撐甚至還會為此受到懲罰,底線就會處在失守狀態,冷漠就會成為多數人必然的選擇。

亞辛斯基先生有句箴言說:「不要恐懼你的敵人,他們頂多殺死你;不要恐懼你的朋友,他們頂多出賣你;但要知道有一群漠不關心的人們,只有在他們不作聲的默許下,這個世界才會有殺戮和背叛。」事實上,無論是在中國大陸,還是海外,個人的善惡觀都是緊密受大環境影響的,大環境惡化,那麼,個人的向善的一面則會收縮;相反,大環境好了,也會進一步激發人們向善的一面。

中國大陸人崇尚少管閒事,特別是莫談國事,那些「國事家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層出不窮的人的悲慘結局,足以讓每一個熱血青年經過深思熟慮保持理性與克制,抑或叫做冷漠與麻木。權力一向不喜歡被人說三道四,評頭論足,對於那些不識時務沒有眼色的人,自然無所不用其極,終究會讓多言者閉嘴,想言者沉默。試問:倘若出頭就要挨打,挨打又是白挨,那誰會願意出頭呢?在政治家演講家嘴裡,正義比生命重要。可是對一個老百姓來說,還有什麼能比性命重要?更何況他這條命不只是屬於一個人的!

君不見十年文革,多少匹夫淪為文盲耗盡青春,甚至陪上性命。誰對這些匹夫負責?三年所謂的自然災害,幾千萬匹夫成為餓殍,誰又對這些匹夫負責?有人出於正義檢查貪官,結果被報復,輕者傷殘,重者喪命,誰為這些匹夫負責?有人因見義勇為而重傷,傷得何其轟轟烈烈,活得卻何其窩囊。一方面喪失了勞動能力,失去了唯一得經濟來源;一方面又要面對巨額的醫療費,可謂是前有阻敵,後有追兵,真是把人往死路上趕。

未出國門的中國大陸人,總是天真地認為中國大陸越來越強大了,但出了國門才發現,在國外講面子,人家拼的不是GDP,而是這個國家的政府是不是真正的「為人民服務」。比如護照的免簽,比如本國政府如何處理國人被綁架。

這些年,中國大陸外交部很忙,但你見過中國大陸外交部有一句哪怕裝門面的硬話嗎?除了沒完沒了的抗議、譴責、敦促,你還見過它還會用什麼詞彙?那些在海外被綁架或劫持的中國大陸人,永遠也別指望中國大陸如美國方式一般:派出特種部隊營救,綁架者被爆頭,甚至美國借清剿恐怖分子名義駐軍。

再看看中國大陸護照在海外所受的歧視,持有中國大陸護照的大陸華人到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必須辦理簽證手續。就是說當今世界大約有200多個獨立主權的國家,中國大陸公民幾乎去任何一個國家都需要申請簽證,且簽證手續十分繁雜,各類擔保書、邀請信、無犯罪證明等材料,一份也不能少。在國外的機場,經常看到各個國家的人,愛爾蘭人,加拿大人,美國人,拿著護照登機,幾乎對方掃一眼就過,暢通無阻,但拿著一本中國大陸護照,簡直寸步難行。甚至一些國家還要求中國大陸人如果在前往另一個國家途中在他們國家過境時也必須辦理過境簽證,而且還不准走出機場,簡直把中國大陸公民當成恐怖分子那樣嚴厲防範。而中國大陸的那些貪官、高官的子女們,他們在國外往往一擲千金,揮金如土,這也是造成外中國大陸人對我們的印象不好的一個原因。因為外國人也知道,這些人在這擺闊充富,他們的錢多半不是正道上來的。

國際上對中國大陸制度普遍的不理解,中國大陸的制度在國際上給人們的印象,普遍都較差,甚至是極差。自然中國大陸人就再難贏得他人的好感了。

總說中國人素質差,其根本是人道觀念無法普及。抱怨無用,每個平民履行自己的文化責任,讓中國的人文環境變得越來越好,才能為自己贏得更多人道生存空間。

責任編輯: 白梅  來源:凱迪社區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5/0226/519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