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維權 > 正文

陳光誠:歐巴馬在人權問題上軟弱退讓

中國盲人維權人士陳光誠2012年戲劇性逃離當局嚴密監控,進入北京美國大使館,然後又攜全家來到美國,這一事件一度成為美中關係危機。在美國前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出書《艱難抉擇》後,陳光誠本月出版英文書詳述他在美國大使館避險經歷。星期二,他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批評白宮在處理這一危機時對中共軟弱退讓。

為介紹他的新書《赤腳律師》,陳光誠星期二接受美國之音採訪,他呼應了前國務卿希拉蕊獨立作出了營救他的決定的說法,批評歐巴馬總統在人權原則上軟弱。

歐巴馬不會批准他進大使館避險

「如果她(希拉蕊•柯林頓)當時去請示一下歐巴馬,要不要讓陳光誠進入大使館,可能歷史要有另一個寫法。」

希拉蕊在《艱難抉擇》中寫道,是她拍板「去接他(陳光誠)進來」後,國務院副幕僚長沙利文才通知了白宮。希拉蕊寫道:「我總認為美國價值是我們力量和安全的最大源泉,甚至超過我們的軍事和經濟力量。」

陳光誠讚揚希拉蕊的決定。「我覺得總體上我還是非常感謝希拉蕊的。畢竟在那個最最關鍵的時刻她決定讓我到美國使館緊急避險,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點,也是她堅持了美國人權原則的一點。」

陳光誠在紐約接受美國之音採訪(2015年3月10日,美國之音拍攝)

陳光誠在紐約接受美國之音採訪(2015年3月10日,美國之音拍攝)

白宮有人怕中國民主化?

但陳光誠認為,問題出在白宮。他進入美國使館的第二天,「27日的晚上,就在歐巴馬在白宮召集他的幕僚開了一個會做出了另外一個決定的時候,甚至有幕僚說,中國民主化不利於美國的利益……」。

陳光誠在書中說,歐巴馬參加的國安會改變了對他的政策,認為不能讓陳光誠事件有損美中關係。為了控制事件發展,不再允許使館內任何人幫助他上網際網路,並設法讓他儘快離開使館。

在希拉蕊的書中有這樣的描述:沙利文向白宮簡報時「解釋了我(接陳進入使館)的理由,並回答了疑問。一些總統助手擔心我們在毀壞美國與中國的關係。」

「其實在這個事情上我並沒有批評國務院,當然更不可能批評大使館的人員,他們在那個時候不得不聽從他們的老闆的命令。」

陳光誠說,歐巴馬政府的問題在於,在談判桌上沒有抗衡中共的能力。他說,5月1日,當他仍拒絕中方提出的讓他走出使館的條件時,中共外交部等不及了,

中方在談判中留有很大空間

「他們在給我學這個過程的時候,那個中方的崔天凱(時任中共外交部副部長)幾乎要跳起來了,說『為什麼啊?』那他們就說:『很簡單,陳先生不相信你們中央政府』,那他說,『那我們馬上把他們家人接來行不行啊?』你看連電話都沒有放,也沒有去請示一下戴秉國,請示一下胡錦濤,馬上就說,我們去把他家人接來行不行,那就是說中共在背後留著很大很大的空間,我們並沒有去擠他這個空間。」

陳光誠不認為美國的國家利益跟人權原則是有衝突的。

「我認為這是那些政客們他的眼光短淺所造成的,他只看到眼前這一點小小的利益,而沒有看到為了這些小小的利益,可能會對長遠的利益付出更大的代價。有了這樣一個差距,就有了這樣一個矛盾的存在。」

陳光誠表示他計劃將他的故事改編成電影,而在紐約大學發生的事情將在他的下一本書中出現。他對自己的定位是要「用自己的方法推動中國的人權進步」。他通過採訪感謝國內外朋友們對他的支持。

責任編輯: 白梅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5/0312/526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