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如何開得頭?什麼時候?在它開始之前有過什麼,或者烏有?甚至,到底有過「從前」沒有,或者所有的都是一個永恆的存在?在一個可感知的世界,就是我們所生活的世界,這個世界擁有一幅藍圖,擁有一個計劃,擁有一個秩序嗎?或者這個世界只不過是一場奇遇的果實,一個難以決定的但是必要的存在?既然所有的變化都出自於混亂,那麼,世界誕生於一場衝突,一場戰爭?那麼,穩定而和諧的機制,就意味著固定不變嗎?這個世界是交配的結果,兩大對抗原則相遇的結果,就像我們每個人的誕生一樣嗎?世界難道是一個造物主的兒子,我們把它稱之為上帝或者眾神:唯一依靠的是自己的意志,能夠從虛無中製造出有?還有,宇宙有無終結?它是線性前進的嗎?就像一支射出的箭從A點飛向B點?或者永遠處在製造摧毀的環形循環中,就像圓輪圍著中軸旋轉?
這是法國『新觀察家』雜誌最新一期號外版前言中的一段話。它大約概況了作者編輯這期號外的宗旨。號外版總題為「世界的起源」。請來一批科學家,循循善誘、深入淺出的耐心解說,回答提問,旨在向大眾介紹人類幾千來始終揮之不去的幾大問題:比如宗教與科學的問題,比如「創世紀」到底是神話還是一種倫理?比如教會最終是如何轉變的;隨後又提出現代科學正在研究的幾大問題:比如,宇宙大爆炸的秘密;在可視的世界之外還有什麼存在;最接近零的時候的情形,也就是宇宙大爆炸發生瞬間之後的情形如何?宇宙到底有沒有一個開頭?虛無如何終結從而從中誕生出一個實有的世界?比如,如何看待地球的誕生,為什麼說它的誕生本身就是一個奇蹟。號外共分五個方面:第一部分,簡介人類世界的幾大宗教發生發展的環境,第二部分,宗教與科學的鬥爭。第三部分,最新發現的宇宙秘密。第四部分,最新科學發現。這一章內容頗多:不斷發現的太陽系以外的行星,也許有一天人們會從它們之中找到一顆同地球類似的有生命的可以生活的行星;外星人,神話還是現實;創造生命:希望與風險。第五部分節選刊登了聖經以及著名哲學家和科學家的論述、重大科學事件和歷史事件的簡述,便於讀者在閱讀前面的文章時進行參照。選登的片段包括舊約創世紀,柏拉圖的論述,宗教法庭對伽利略的判詞,康德的『一般自然史與天體理論』和達爾文的『物種起源』,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霍金寫的『時間簡史:從大爆炸到黑洞』。
編者認為:這些無止無休的問題,幾乎所有的文明,以各自的神話和宗教信仰,都作出了自己的回答。每個文明都有自己的「從前有一天」。
本期『新觀察家』號外刊編者表示,編者並不指望指定或確定不可指定或不可確定的。編輯號外刊目標並不宏大,但希望能夠挑起人們的好奇心:在一本小小的刊物里勘探和集合偉大的神話和有關創世紀的神秘傳說。內容無所不包,從昨天到今天,這裡與別處。每一個問題都由一個優秀的專家來介紹。通過閱讀,也許讀者會驚奇地發現所謂的「規則」在被解釋的過程中竟然無限地變換和複雜,可是最初啟發它們誕生的靈感又非常接近。最初有關雞蛋,河流,大海,閃電的形象的描述,竟然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的名稱到處存在,竟然在不同時代,不同地區,完全不同的文明中被敘述。這些形象,被公認為是隱喻、暗喻,但有時啟示出一些驚人的極其接近「尖端概念」的東西:比如現代宇宙學上的宇宙大爆炸的概念。
作者認為,讓信仰與知識交鋒,讓神話及宗教敘述與建立在科學理性及觀察之上的概念對峙,是本期編者試圖激起讀者興趣的另外一個嘗試。為什麼這樣做呢?作者以為:至少在現代西方文化里,科學宇宙學與宗教宇宙觀被視為截然不同而且相互競爭。這一認識論上的決裂始自文藝復興,並在十九世紀激進理性主義誕生後達到頂點。編者在這裡把西方五百年來科學與宗教的對抗分為兩大部分介紹:上帝或者叫做地球的代言人為一方;科學為另外一方。一方號稱掌握真理、並向世界告知;一方依靠自身去發現,在一個不斷的進程中,積累真理,不斷地消滅錯誤。
編者指出:從伽利略事件到達爾文惹起的公憤,標誌宗教與科學之間無休止的有時甚至很恐怖的鬥爭事件很多,但從來也沒有誰永久性的戰敗誰。教會不管付出多大代價,最後只好屈從於地球圍繞太陽運轉的學說,承認天主教徒同樣是猿猴的後代。教條主義漸漸失去了地盤。科學主義,既沒有完全排除宗教意念,也並沒有獲得最終的勝利。根據他們的說法,科學可以也能夠解釋一切,矛盾的是,最近幾十年取得的知識和巨大的科學成就反而使理性更加謙遜和理智。在科學層次,永遠也不會有勝利者。每一個新的回答,又引出新的問題。每一個未知大陸在被發現之前,擁有的知識並不足以懷疑它是否存在。我們所有的宇宙飛船,我們所有探索宇宙空間和時間的機器,我們所有的超級智能計算機,似乎永遠都不可能破解謎語中的謎語。不可確定的科學問題恰如當代宇宙學上的普朗克牆:為什麼有勝於無呢?
看來編者並不期望能夠予以解答和回答,重要的是引起興趣。在提出一連串問題後,編者祝各位好好閱讀。用不太長的時間,到紛繁的科學領域神遊一番。大約是編者的目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