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湮沒的英雄:日軍將領中竟有一個大明朝臥底!組圖

作者:

近年諜戰劇走紅,說的基本是國共間的故事。萬曆朝鮮戰爭中,卻有一個流落到日本的明朝人,機緣巧合在侵朝日軍中當上了一營主將,他心懷故國,和明軍暗通情報,在戰場上火燒敵營,立下奇功,隨後飄然而去不知影蹤。

不是小說,不是電影,不是杜撰。

這個四百年前的「臥底」,身世神秘,機智萬端,堪稱那個時代大明的第一臥底。

1、一封奇怪的書信,引出兩個明朝間諜

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8月,援朝明軍的總兵董一元率部,與日軍隔著晉江紮下營寨。晉江的南面稱為望津,日軍兇悍見長的島津義弘部,就駐紮在這裡。四十餘里的晉江南面,日軍修築瞭望津、東陽、泗川、永春、昆陽、金海、固城、新寨等八座寨壘。

兩軍對峙了一個月,率領浙江兵的游擊茅國器對董一元獻策道:「細看倭營,自望津以至新寨,勢若長蛇。望津為蛇首,擊碎蛇首,其它便勢如破竹了。」董一元深以為是,但敵軍陣勢齊整,晉江不能飛渡,只得耐心等待戰機。

戰機卻突然來了。而且,是自己送上門的。

一天,茅國器部下的哨兵發現一個怪事:一個朝鮮婦女公然從日本營寨中走出來,卻沒人攔阻。哨兵等她走近,就問她緣由,朝鮮婦女語言不通,只是從貼身處取出一張紙條。

紙條上,用漢字寫道:「此婦將度異域矣。吾甚憐之,捐資以贖放還故土。天朝兵將當憐其窮困,勿加殺害。」書信的結尾處則寫道:「知吾姓者,令公之後,埋兒之父。問吾名者,有或之口,無才之按。理心書。」

這樣一封無頭無尾的書信,從日本營寨中送出,委實太令人吃驚了。

圖:斗笠下的日本武將,究竟是何面目?

明軍營帳中,茅國器左看右看還是不明白,特別是結尾的那段話疑似謎語,茅國器是個武人,哪裡能解得開?於是,他叫來贊畫(隨軍參謀)諸葛鑄來商量,果然文人機靈,諸葛鑄一下就破解了字謎:「令公之後、埋兒之父為郭,有或之口為國,無才之按為安。寫書信的人,姓名叫做郭國安!」

令公是指唐代名將郭子儀,埋兒之父是指晉代埋兒奉母的孝子郭巨。謎語的確解得不錯,那麼,這個解救朝鮮婦女請求天朝兵將憐憫的郭國安到底何許人也?他為什麼在日營里?他是中國人、朝鮮人還是日本人?

無巧不成書,明軍營中還真有個人知道緣由。

此人叫史世用,一聽說這事,當即興高采烈地跳起來:「我知道這個人!郭國安是華人,當年在日本和我很熟悉,誓死相約報效本朝。他如今在倭營,我軍有內應了!」

慢著,這個史世用又是何人?他為何到過日本,還和郭國安見過面?

這事的原委,還得慢慢道來。

史世用,是明朝派往日本的間諜。

早在日本侵略朝鮮之前,明朝的情報機構就開始行動了。兵部尚書石星秘密從錦衣衛里選拔出了幾個諜報人員,準備潛入日本刺探情報,其中,「貌頗魁梧,才亦倜儻」的史世用,在萬曆二十一年受福建巡撫許孚遠派遣,乘坐海商船隻,一路抵達日本九州的薩摩。

圖:電影《錦衣衛》只需換個日本城堡的背景畫面,主角就是史世用。

據萬曆年間明人諸葛元聲的《兩朝平壤錄》記載,史世用是明代隸屬南京的武進人,出發前是錦衣衛里的名色指揮。「名色指揮」意思是掛頭銜的指揮,和「見任」的實職有所區別。

史世用到了薩摩州後,首先聯絡上福建裔明人許儀後。許儀後此人,我在前文《中日死磕史》提到過,他是被倭寇擄到薩摩的福建醫生,憑藉高明的醫術深得薩摩藩主島津家的信賴,他是第一時間向大明發出「日本將侵略朝鮮」情報的功臣。

有了地頭情報員許儀後幫助,史世用四處搜羅情報,還面見了薩摩島津家的重臣伊集院忠棟。幾年後,史世用輾轉歸國,被派往朝鮮當隨軍參謀,他將掌握的日本情報匯報給了朝鮮人,被朝鮮國王李昖贊為「當世奇士。」

毫無疑問,史世用就是在薩摩逗留期間,認識了在薩摩軍中效力的郭國安,兩人相約效忠大明,這才引出幾年後的這一幕。

2、潛伏英雄「火燒敵營」

明軍得悉郭國安的身份後,立刻派史世用與之秘密聯絡。聯絡中,又獲悉了一個更好的消息:日軍望津寨的主將,就是郭國安本人。

被稱為日軍「蛇首」營寨的主將竟然是心向大明的臥底!天佑大明也!

下面的事情就順理成章了。茅國器命人混入日營,與郭國安約好,幾天後明軍大舉渡江進攻,讓郭國安同時縱火燒毀日營糧草,舉火為信。郭國安慨然應允。

不日黎明,茅國器部強渡晉江,日兵紛紛出寨堵截。突然望津寨中大火沖天而起,烈焰燒的滿天皆紅。見糧倉重地起火,日軍大驚慌忙後退。明兵乘機搶渡到南岸,一陣追殺奪下瞭望津寨。

郭國安放的這把大火,燒了二日二夜,煙焰不息,乘勝追擊的明軍連續攻占其他寨子,日軍餘部喪魂落魄,一路退守到泗川主將營寨。

圖:明代版的火燒連營!郭國安導演。

明軍幾天內屢克日軍營寨,一路打到敵軍主營,軍威大振。只可惜,此後董一元在進攻泗川新城的過程中,輕敵冒進,戰鬥中大營的火藥突然爆炸,以至於功敗垂成,被島津義弘的薩摩兵打了個反擊,死傷慘重。

看到這裡,有人肯定要擔心,郭國安的反戈行為沒被日軍發現嗎?

就是沒發現。沒有這份機智,怎麼當臥底?因為在此後的兩軍和談時,我們又看到了郭國安的身影。

九月和十月,明朝通過琉球和許儀後的密報獲悉了豐臣秀吉的死訊,但此刻日軍大本營的撤軍命令還沒到,游擊茅國器再次出馬,他派遣弟弟茅國科去會見島津義弘,曉以利害,勸其撤兵,「郭國安從旁贊之,義弘諾。國安私謂國科曰:『國有大故,勢將疾歸,所恃者釜山數月糧耳,糧盡當歸矣。』已而,清正糧果盡,告借義弘,義弘不許,清正乃先撤尉山之師,義弘、行長以次而撤。」

由此可見,許儀後、郭國安等在日本的明人臥底,對明軍結束朝鮮之役功不可沒。而郭國安此後就失去了聯絡,我們無從知道他最後的下落。

這些難得的史料記載,出自明人茅元儀的兵書《武備志‧占度載‧朝鮮考》,真實度沒有絲毫問題。茅元儀可不是一般文人,他是當時著名的兵法家,曾任遼東經略楊鎬的幕僚,後來還在遼東與袁崇煥共事過,擔任過副總兵,與清兵戰鬥過。

圖:明代兵法家茅元儀和他的《武備志》。

關於神秘的郭國安,日本戰後的史料上也有提及,估計那時候他的身份已經曝光。如成書於江戶時期的《日本外史》如此記載這場戰鬥:「會明捕虜郭國安在望津。送款於一元。約為內應。舉火為信。至期。國器引兵臨江。我兵亦出寨臨江。已而寨中火起。吾兵顧而救之。明兵乃渡。陷望津。」

從日本人的記載看,郭國安是個「明捕虜」,即被俘的明人。但是郭國安是明朝哪裡人?如何被俘?如何混入島津家當上一營主將?可惜史料實在太過缺乏,郭國安的原始身份,就像他寫的書信一樣,一團謎。

不過,至少通過兩國零碎的史料,已經拼出了一個活生生的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大明臥底。

責任編輯: 白梅  來源:趣歷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5/0412/541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