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民生 > 正文

上一趟廁所 引發的誘惑與人性考驗

上廁所沒隨身帶手機,回來發現男/女朋友或者爸媽正把玩手機,翻自己的微信,看見不樂意看的,然後吵起來……好吧,這通常就是場家庭爭端。

上廁所沒帶某些東西,結果導致了一個國家的分裂、兩個好友的分道揚鑣——聽起來就誇張了吧?

史記》列傳七十篇,多有合傳。比如孫子吳起並稱兵法大家,衛青霍去病為同朝名將。也有伯夷叔齊,身為兄弟,一起餓死首陽山。

但合傳里,先是朋友,繼而為死敵,最後命運殊途的,只有一對:張耳,陳余。當然,他們決裂的方式,也是歷史上最滑稽的之一。扮演其主角的,是一個廁所。

他二位都是經歷戰國與秦末的人物。張耳當過信陵君的門客,資歷老一些。他和陳余,算得刎頸之交,生死不避。張耳年紀長些,陳余將他當作父親侍奉。他二位都挺能忍,秦國滅魏,他二人就去當城門看守,日常工作,就是對面而立。一個小插曲是:某次陳余得罪了小吏,被打,按捺不住,想發怒,張耳踩了他的腳,止住了他,事後還訓教陳余:怎麼能沉不住氣呢?這裡可以體現,張耳比較能忍,同時,也是兩人中說話更有分量的那一位。

後來陳勝吳廣鬧起義,他二人去跟隨起事,去趙國開闢了一片疆土,分別當了復辟趙國的將與相。倘若到此為止,這像是兩個好朋友患難與共的復國故事吧?

然後命運的磨難來了。

秦國章邯大軍前來,張耳的人馬被圍在巨鹿。秦國合軍數十萬,諸侯都只敢看熱鬧。這時候就考驗陳余了:他與張耳是生死之交,然而這時候,他自知兵少,不敢去救。張耳被圍著,大怒,派了張黛陳澤二位將軍,前去責備陳余:咱是什麼交情,你都不救我?

陳余還是沒動窩,只給了張黛陳澤五千人,讓人帶回去,當然被秦國大軍吞沒了。

此後,項羽橫空出世,破釜沉舟,大破秦軍,解了巨鹿之圍。本來是大喜事,但張耳和陳余就得面對面對質了。張耳上來就責怪陳余不救,然後質疑了:咱派來叫救兵的張黛陳澤呢?

陳余:他倆逼我去以命相拼,我就讓他們帶五千人去,結果沒出來。

張耳不信,接著罵,陳余就生氣了,做了《史記》中第二搞笑的事:

您懷疑我是吧?我把我的印綬都拍在這兒!你要不信我就拿去!這將軍,我不當了!

張耳遇到這情況,愣了。此時陳余做了《史記》中最搞笑的事:他去上廁所了——把印綬就拍在這裡。

張耳就看著桌上的印綬發呆,他身邊的人可不笨:「蒼天給您的,您不拿,會遭天譴的!」

陳余上了個廁所回來,發現變天了:張耳已經把印綬拿了,把他的人馬都接管了。陳餘氣死了:剛才賭氣時,您不拿;上趟廁所的功夫,都變了?

從此他二位反目,走向不同的道路。又幾年後,張耳跟了劉邦,成了漢開國功臣;陳余則成全了韓信著名的背水一戰,完蛋了。

上一趟廁所能上出這樣大的事來,也是命數使然。

回頭總結下,張耳和陳余誰對誰錯?

張耳覺得,他和陳余是好朋友,陳余理當冒死去救他——嗯,聽著沒錯。

陳余的理由則是:我去了也救不了趙國,徒然犧牲軍隊罷了。我是想保存實力,幹掉秦國,為張耳和趙國報仇。今天非得逼咱倆一起死,那就是拿肉去餵餓虎啊!(「吾度前終不能救趙,徒盡亡軍。且余所以不俱死,欲為趙王、張君報秦。今必俱死,如以肉委餓虎,何益?」)——嗯,聽著也有道理吧?

這裡的問題在於:

兩個朋友,平時誓同生死。在生死之際,一個希望對方不顧生死來救自己,一個希望對方體諒自己,顧一顧自己的生死。畢竟誓同生死這種事,說來容易,但當真面對生死的抉擇時,他們都做了一個正常人會做的選擇。

至於此後的上廁所事件,也是如此。吵架中,陳余將印綬拍在了桌上。當然這是氣話,但張耳受不了誘惑,就拿起了印綬。

權力的誘惑,也是很大的。

總結一下就是:偉大友誼之所以破裂,是因為他們二人遇到了生死和權力的巨大誘惑。

如果在現代,可以這麼打比方:

女朋友落了水,男朋友考慮到自己不會游泳,於是不去救。

女朋友最後得救了,差點淹死,當然不高興,於是抱怨男朋友不真心,男朋友要她考慮自己不會游泳。

兩人吵不停,最後,男朋友把全部積蓄一千萬的銀行卡拍桌上:你不信我就把銀行卡拿走!——然後上廁所了。

等回來,發現女朋友把銀行卡就收了。

在這個事件里,雙方都有錯,但雙方最後面對生死和利益的考驗,還是做了最符合自己利益的選擇。

不是他倆多麼不講情誼,只是,人類遭遇了生死和權力這種可怕之極的誘惑,本來就難以承擔。張耳和陳余,只是兩個,恰好被命運安排了變態考驗的普通人而已。

所以,咱們可以這麼說:上廁所時,記得別把機要文件擱面前,把手機隨身帶著——並不是每個人都能經得住誘惑,不去手賤的。

更進一步:

永遠不要用任何誘惑,去試探他人的情誼。誘惑並考驗別人,試圖誘發他人的不道德一面,其實本身就不那麼道德。再偉大的情感,都有扛不住的一天。《教父》裡所謂「給他一筆他無法拒絕的錢」。

最後:人類都是有其極限的,無論情誼多麼深厚,都不可以,也不能,要求他人將自己看得最重要。相信並接受人性中自私的一面,並對這一點保持寬容,這算是現代文明社會比起上古時代來,一個必備的心理素質。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澎湃新聞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5/0502/550578.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