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接盤無止境 中國散戶承接債務風險的歷史演變

作為全球儲蓄程度最高的國家,命運總是喜歡和中國的儲戶開玩笑。20世紀40年代的超級通貨膨脹令許多人財產一瞬間煙消雲散,而近十年政策所引導的存款利率控制和企業的高負債率又讓全民成為接盤俠的風險出現。

在A股牛市的同時,企業的高負債問題正在逐漸轉向個人投資者。通過增發等方式,企業的債務率從歷史高位回落。但是這種風險轉嫁顯然不會是「萬能藥」,一旦股市下跌,消費和整個經濟勢必將受到影響,習近平主席推動消費支出的努力也將面臨挑戰。

彭博數據顯示,在2014年上證上漲53%的大背景下,2015年1月上整體的債務股本比也高達165%,為2005年以來新高。今年至今股市的節節走高則進一步推動了上市公司的融資。截止到本周四,上市公司通過股市共計融資2520億元,其中至少30%的公司利用融資來償還債務,包括黑龍江珍寶島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和天津銀龍。

滙豐控股亞太區股票主管Herald van der Linde向彭博新聞社表示,「從好的方面來看,企業的債務被大眾所分攤,在市場好的時候,似乎都沒問題。但是從壞處想,一旦股價開始下跌,個人投資者或被迫出售股票。而這將導致問題更為嚴重,這一招看起來十分危險。

雖然從理論上而言,沒有人強迫個人投資者購買股票,但是包括新華社在內官方媒體所營造的氛圍顯然讓人躍躍欲試。而監管機構——中國證監會也表態稱股市的上漲反應了實體經濟。

在全民炒股的氛圍下,融資炒股也成為趨勢。截止到5月7日的數據顯示,上證融資規模達到1.27萬億元,比兩年之前翻了十倍;深圳融資規模則為6350億元。

從事金融行業的Zhang Jin現年31歲,她表示也在利用槓桿炒股,並且對企業債務情況並不關注。「我從券商那融資了100萬元,只要股市上漲,利潤就可以抵消融資成本。」

從來歷史來看,上證指數自1990年以來一共遭遇了26次熊市,平均跌幅為35%。其中2008年金融危機導致股市從高位最多下挫72%。和以往不同,槓桿力量在本次市場上漲中發揮了巨大的力量,這也意味著一旦出現下跌的話,也可能帶來更大的破壞力。

Bank Julius Baer& Co亞洲主管Mark Matthews表示,「對於監管層來說,需要密切留意目前的市場變化。很明顯,市場的槓桿資金已經到達了一個明顯的高位。」

自去年11月以來,中國央行已經數次降息降准,但是對於實體經濟的刺激似乎卻並不顯著。包括GDP在內的多項數據均表現不佳。北京理工大學經濟學教授胡星斗認為,人為製造的市場反彈並沒有得到經濟面的支撐。「當市場破滅的時候,許多人將因此痛苦一生。」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華爾街見聞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5/0515/556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