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紐約時報:中國股市暴跌的根源在哪?並非政府所想的那樣

紐約時報/上海媒體界面翻譯


中國股市在四周內下跌26%,從數字上來看,這次下跌並不像是一次令人震驚的事件,而更是對充滿金融泡沫跡象的股市進行的一次調整。

近年來,股票投資已經成為中國中產階級的一項消遣活動。股市大跌使中國股民損失慘重。中國政府已經出台一系列措施,如降息、運用政府提供流動性支撐市場等,試圖扭轉股市下跌。

但是,數據顯示,股市下跌其實並不像中國政府所想的那樣毫無理由。經過數年的逐漸上漲,從去年7月到今年6月,上證綜合指數飆漲151%。

由於個人的傾向不同,說法不同,傳遞的信息也會產生極大差異。例如,「中國股市在一個月內下跌26%」,這種說法可能會讓人覺得股市前景堪憂,但是如果說「中國股市比去年上漲83%」,則會讓人覺得股市一片大好。

從這個方面來說,上個月損失慘重的股民其實在過去的幾個月都收入頗豐。所以投資數月的股民其實並未產生多少損失。回首過去幾年,中國股市的波動其實也很常見。2010年至2013年期間大部分時間裡,中國股市並未保持穩定,股價也並未持續上漲。

在2007年大牛市,2008年快速下跌,2009-2010年恢復期間,中國的股市波動都超過了世界上其他國家。而且,這些波動比此次下跌更為猛烈。大波動對於中國股民來說或許是噩耗,但是並不會像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2010年歐洲債務危機那樣,在全球產生連鎖反應。

那麼,中國股市為什麼會有如此多的波動呢?因為中國並不像其他國家那樣擁有更為發達的金融市場。許多中國大公司都選擇在香港或紐約上市,而中國上市公司的商業模式和公司管理都並非十分完善。這在某種程度上助長了中國股市的大起大落,導致個人投資者在最近的股市下跌中損失慘重。

但是,根本原因是什麼?

一年之前,中國股價仍較為合理,平均本益比為10倍,這意味著一位投資者購買一支10美元股票,將會盈餘1美元。而同樣是在去年夏天,美國的一名投資者必須購買一支17美元股票,才能獲得1美元的收益。

2014年後半年,中國股價急劇上升,但每股盈餘卻未隨之上漲。六月初,上證綜合指數的本益比已經飆漲至26倍,這意味著去年用10美元獲得的盈利,今年必須用26美元獲得。之後,本益比維持在19倍,但這仍高於美國股市,也高於去年中國的股票估值。

但是在經濟衰退的大背景下,這些公司真的可以增加收益嗎?

10年之前,中國經濟每年增長10%-12%,在這樣的環境下,公司利潤隨之上升。但近年來,中國經濟增長速度已經跌至7%。中國努力以消費推動經濟發展,而非房地產、基礎設施建設以及進口等。但這個過程是緩慢且不穩定的。

在經濟增長速度已經放緩的情況下,股價估值仍相對過高。但是從2014年7月到2015年6月,中國的經濟狀況和政策沒有做出任何變化,沒能及時調整此次下跌之前的股價暴漲。

總之,去年中國股價的上升基本是由投資者心理驅動的,而政府沒能及時做出調整,導致上個月股票紛紛遭到拋售。

以上也解釋了為什麼中國出台的各種政策並未收到任何效果。

現在中國乃至全世界所面臨的問題是,中國股市究竟會跌到什麼程度,會帶來多大的損失。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紐約時報/上海媒體界面翻譯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5/0709/582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