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1周10大驚奇:下周之後 全世界前景更悲?圖

《1周10大驚奇》自10月16日起每周高呼小心,換來的部分劣評是「亂講、唯恐天下不亂、靠嚇」等。事實勝於雄辯。港股本周跌穿2萬2,距離坊間的年底目標2萬3以上又遠了,轉軚之聲不斷。回顧《1周10大驚奇》自年初推出至今,絕不是每周喊驚,分別在3月28日及10月2日指出,股市有上漲或反彈空間,你當時信幾多?下周之後會否更驚?

1、新債王:美下周倘加息 全球進入新時代

下周是聯儲局議息的大日子,經過多番磨難,或許正式加息0.25厘。這會否一如市場預期,消除不明朗因素,明天會更好?

去年底已預言油價將見40美元,並會發生災難後果的「新債王」岡拉克本周向未經歷過加息周期的年輕基金經理表示,要警惕加息之後將是一個全新的世界。據調查,目前有2/3基金經理未經歷過加息周期。

岡拉克警告,現時有兩項特別令人擔憂的金融指標:垃圾債和槓桿貸款。今年以來,追蹤垃圾債券的JNK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包括券息在內的報酬率為-6%。在這種情況下,聯儲局還打算加息,簡直「不可思議」,因隨時引發大規模「爆煲」,他預言一旦加息,1年之內將掉頭再減。

另外,槓桿貸款指數在最近幾個月也暴跌,該指數追蹤級別最低的借款公司貸款,這意味信貸市場面臨很大壓力,市場缺乏流動性。

2、華爾街預言家:美下周倘加息 明年悲慘世界

「新債王」靠嚇?那以下人兄更「靠嚇」。過去一直批評聯儲局主席耶倫是「財演」的歐洲太平洋資本行政總裁、有「華爾街預言家」之稱的Peter Schiff本周預言,如果聯儲局下周加息,這不是貨幣緊縮的開始,而是「終結」!

他說:「正如我前兩年說,2013年聯儲局停止量化寛松(QE)後,貨幣緊縮已開始。如果真的依照經濟數據決定利率,下周是不能加息,因零售、製造及服務業PMI,也顯示美國經濟加快衰退。至於11月所謂的強勁非農就業報告,在21.1萬份新增職位中,包括了31.9萬人做兼職,因他們已找不到全職工作,數據顯然充滿水分。」

Schiff續稱,歷史告訴你,自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經濟平均每逢6年就陷入衰退,2015年很快過去,意味美國經濟復甦將邁向第8個年頭。今年「垃圾債」報酬率先自2008至2009年金融危機以來錄得負回報,這是經濟衰退的先行訊號。若聯儲局堅持加息,不要以為世界更美好,反而明年全球將更痛苦。

3、金融異象:PMI出現災難預警訊號

Schiff提及PMI數字,究竟有幾驚嚇?原來美國製造業及服務業PMI已出現異象,對上兩次出現時均是壞事的開端。

德銀指出,現時兩個PMI指數相距9點,歷史上有如此大的距離只出現過兩次,分別是2000年12月至2001年2月、以及2005年8月。當年出現此異象後,一切都開始轉壞,每次PMI背馳,最終都是服務業PMI跟隨製造業PMI。換句話說,如今製造業率先收縮,恐怕服務業也不會好景。

德銀表示,此前兩次事後都證明是經濟衰退開始,現時油價尋底,恐怕製造業PMI進一步下滑。(本文附圖)

4、金融異象:全球1萬億美元垃圾債高危

上述兩位人兄均提到「垃圾債」,究竟有幾大鑊?據報導,現時企業盈利開始下滑,但借貸槓桿仍高,加上美國或即將加息,對債市而言不是好消息。瑞銀髮表報告指出,現時有高達1萬億美元的「垃圾債」陷入「危險區域」。美銀美林報告指出,「垃圾債」孳息已升至平均17%,為2009年以來新高,較歐債危機最差的時候更勁。

有俗稱「央行中的央行」的國際清算銀行(BIS)表示,市場現時處於「令人不安的平靜」狀態,亞洲多個國家或地區、包括「金磚四國」在內的償債保障比率(Debt Service Coverage Ratios)大升。償債保障比率是負債總額與經營活動現金淨流量的比率,該比率愈低,企業償還債務的能力愈強。

BIS指出,市場現時較2013年聯儲局「縮減恐慌」(Taper Tantrum)時更脆弱,除美國將加息外,美元強勢將影響新興市場的償債能力,而且環球經濟並不比2013年理想。

5、金融異象:標指連續26日未試過兩連升

除PMI及「垃圾債」,圖表有否啟示?現時美股出現一個異象,就是標指自11月初以來未試過連升兩日,此情況截至本周四已持續了26個交易日,根據往績,這是不祥訊號。

有分析員指出,此異象在20年以來僅出現過幾次,是「嚴重熊市或巨大調整」的訊號。在今年初時,亦曾出現過連續29個交易日美股未實現兩連升,結果8月狂瀉。若今次再跟歷史,之後是向下炒。(本文附圖)

6、商品泡沫破滅 大鑊過07年次按

本周商品市場大冧,油價走勢再度惹關注,被視為「商品界雷曼」的嘉能可(00805)又成為焦點,違約風險暴增。據外國傳媒報導,若果說2007年美國樓市泡沫破滅使全球經濟陷入衰退,能源與大宗商品泡沫破滅將帶來更毀滅性的影響!隨著聯儲局加息在即,投資者十分擔憂亞洲通縮。野村預計,人民幣、馬元、新台幣、菲律賓披索會在明年貶值。

數據顯示,今年將是自2008至2009年美國次按爆煲引發金融危機以來,全球經濟增長最緩慢的一年。其中俄羅斯正深陷經濟增長低谷;作為大宗商品重要供應國巴西,已跌入自1930年代以來最嚴重的「蕭條」;嚴重依賴石油出口的委內瑞拉被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評為全球最差經濟體;沙特阿拉伯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產國,不得不在2007年以來首次藉助債券市場渡過財政難關。

值得一提的是,油價仍沒有見底跡象,意味災難威脅仍未解除。

7、港人悲歌:供子女讀書要700萬

本港經濟受外圍影響,恐怕凶多吉少。港人平日為生活奔波勞碌,無論你是90後年輕單身族,或已成家立室,本周有兩個調查均極具啟發性,不可不看。

現今女性撐起半邊天,卻要為退休而憂,如為人父母更要為教育操心!大新銀行(02356)調查501名流動資產最少達50萬元的家長顯示,家長認為培育子女成才平均需280萬元,若要出國留學,成本更大增2.5倍至700萬元。70%家長認為子女獲高收入工作,或有充裕的經濟能力方屬「成才」;70%家長期望子女入讀知名學府,有54%指會考慮安排子女海外讀書。

調查又指,子女開支占平均家庭總收入32%,多用作正統教育、補習及興趣班等。有56%家長更打算在子女大學畢業後提供財政資助,當中80%指會資助子女置業。

培育子女成才開支龐大,但有73%家長仍未預備足夠金錢,51%認為尚欠100萬至400萬元。

8、港人悲歌:「女人40」愁更愁

當子女慢慢長大,工作媽媽又要為自己煩惱。富達國際調查顯示,本港女性對退休生活感悲觀,尤以40至49歲的「女人40」群組最為擔憂及欠缺準備。專家認為或與本港樓價高企有關,置業困難令她們擔心一輩子要負擔沉重租金。

富達國際訪問1,000名40歲或以上的香港女性,結果顯示處於「女人40」階段、年齡介乎40至49歲的女性對退休生活最為擔憂,只有27%人有信心決定何時退休、22%人表示無退休儲蓄,及28%人無信心退休生活美滿。

9、現時是否買港樓良機?美樓神也沽

總結港人的兩大煩惱是置業及子女教育。相信現時最令人關注的問題是:究竟是否買樓良機?以下就有一個美國樓神例子。不要以為與香港無關,兩地樓價走勢其實差不多,港息又跟美息,2008年港樓跌也是美國拖累。

美國芝加哥地產大亨、被譽為樓市「山姆大叔」的Sam Zell於07年美國樓市處於高峰時(當時港樓也處高位),以390億美元高價狂沽540幢高級辦公樓。現時Zell重施故技,狂沽近3萬個單位!有分析員表示,Zell的訊息很明確,就是樓市到了沽貨時候(香港樓市資深投資者現時也沽港樓)。(本文附圖)

資料顯示,美國房地產投資信託是08年危機以來最火爆的投資領域,股價自09年3月以來已累漲286%,高於標指同期的209%,主因是聯儲局大規模放水和超低利率。不過,標普REIT指數現時表現較標指差,這是09年以來第2次,首次出現在2013年,當時聯儲局停止QE。Zell選擇今次聯儲局加息前逐步減持,意味樓價確實危危乎。

10、一定要讀大學? 恐37歲仍未還清「大學債」

家長一定要花700萬送子女讀海外大學?現時專上教育雖然普遍,但要獲得大學學位反而愈來愈昂貴,讀大學變得不划算。此觀點連著名大學畢業生也夢寐以求的華爾街大行高盛亦認同。

高盛報告指出,對許多學生來說,最好不要再讀「野雞大學」,尤其是排名在倒數25%的學府,因平均來看,畢業生收入甚至連高中生也不如。即使能進入排名中等的大學,也需要慎重考慮,因平均回報正在下降。

高盛發現,在2010年,一位普通大學畢業生需工作8年,才能收回獲得大學學士學位的成本,即年屆30歲才能還清「大學債」。隨著大學學費不斷上漲,收回成本所需的時間也愈長。高盛預測,今年大學畢業生需到31歲時才能收本;2030年則需達33歲;2050年更需到37歲。

若純以投資回報來說,如果高中學業成績不甚理想,不妨考慮先在「社會大學」打滾。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東方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5/1212/659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