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金融股大跌意味著什麼?系好安全帶 波動性要來了

金融股和金融債券連遭重創,歐洲銀行業成為了暴風中心。歐洲斯托克600指數中的歐債金融機構板塊周一重挫5.6%,創歐債危機以來第二大單日跌幅,今年迄今以來已經下跌了24%。

德銀策略師Oleg Melentyev和 Daniel Sorid在周一的報告中指出,金融板塊遭受的壓力可能外泄。從歷史上看,金融板塊承壓通常是市場即將步入動盪時期的前奏。

「金融板塊成為領先指標不僅是因為它們在系統性風險面前十分脆弱,還由於它們對(即將)陷入危機的行業有著直接的風險曝露,」他們寫道。

據德銀,自去年8月以來,美國金融板塊跑輸標普500指數7.5個百分點,儘管美聯儲加息本應提振美國銀行業;歐洲銀行股更跑輸斯托克600指數10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高風險債券也遭遇重創,銀行用以在危機時刻補充資本的或有可轉換債券(Contingent Convertible Bonds,簡稱CoCo債)遭遇嚴重拋售。例如,德銀自己的CoCo債價格最近幾周就下跌了20%至歷史新低。為此,德銀昨日被迫發布聲明,強調擁有充足的流動性償還今明兩年的債務。

這可不是什麼好兆頭。德銀指出,在此前三輪債務危機中,金融股均在企業債違約潮爆發前的1-12月中遭遇重擊。

鑑於金融機構在經濟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從以往的信用周期的經驗來看,當前市場對銀行證券(股債)的定價變化趨勢顯示,可能會有一段更加混亂的日子即將來臨。美國銀行股債迄今的相對強勢顯示,它們大體仍然被認為是市場的避險天堂;但是它們與歐洲金融業表現的脫節讓我們意識到,當前信用債危機的不可持續性是更加全球性的問題。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華爾街見聞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6/0209/689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