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學者:「一帶一路」或改變中國政府與維吾爾人關係

根據華盛頓智庫新美國(New America)國際安全項目成員派屈克·邁耶(Patrik Meyer)的研究分析,中國政府對維吾爾人的管控從1980年代和1990年代至今有一個逐漸嚴格的過程。他認為,習近平倡導的「一帶一路」建設則可能成為兩者關係緩和的一個契機。

從中國出發,覆蓋中亞、西亞、東南亞、南亞等國,到達歐洲、非洲,這是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2013年提出的「一帶一路」構想,沿途諸多伊斯蘭國家。因此,現任北京大學穆斯林問題外國專家的派屈克·邁耶看到了一個契機,一個使中國政府與維吾爾人雙贏的契機。

他說:「我認為,利用一帶一路,漢人或是中國政府與維吾爾人之間的暴力循環或是關係的惡化至少可以放緩,甚至逆轉。」

邁耶分析稱,維吾爾人的宗教、文化便於同伊斯蘭國家建立更深入更持久的民間交流,可以幫助非穆斯林中國人更好地與「一帶一路」上的多個國家互動。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中國政府不再漢化維吾爾人,而是保護其民族身份與文化傳統。

2009年新疆烏魯木齊爆發七五事件後,中國政府進一步將維吾爾民族問題上升到國家安全層面,並把中國所說的「反分裂」與「反恐」聯繫在一起。

邁耶稱,他能夠理解當局對該區域不穩定的擔憂。然而,現在政府官員在當地自大、粗暴的管理方式只會激化矛盾,讓維吾爾人憤怒升級。

他說:「主要是態度。我可以對某人強硬,但我不能不尊重這個人。不能讓警察看到某人留鬍子,就逮捕、毆打他,或是當場把他的鬍子剃了,不能看到婦女就拿掉她們的頭紗,不能任何時候闖進他們家中到處搜查。這樣做沒有尊重可言,會製造憤怒。」

邁耶說,雙方都應實際一些,合作才是走下去的方式。

派屈克·邁耶於今年兩會前在中國官媒刊登文章《西方應學中國「微血管民主」》,被中國歷史學家章立凡稱為「洋五毛」的言論。他曾任教朝鮮平壤科學技術大學,教授結構工程和國際商貿。現在北京大學擔任外國專家,與中國學者合作,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新疆的衝突。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6/0409/721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