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胡錫進與前中共大使吳建民罕見公開交鋒

中國老資格外交官吳建民回到其當過院長的外交學院發表演講談新時代的中國外交,其中批評《環球時報》經常刊發「極端文章」,並說環時總編胡錫進「眼睛裡沒有全局,抓不到主流」。胡錫進隨後在《環球時報》上發表回應,稱吳建民在外交上是典型「鴿派」,有「舊外交官」的思維。有網友評論:兩人之爭是黨的嘴和手之爭。

胡錫進(左)、吳建民(右)(網絡圖片)

3月30日,吳建民在外交學院發表題為「準確認識今天的世界」的講座,談到在新時代不應該用戰爭與革命的慣性思維看待世界,並提醒在座的同學不要盲目「夜郎自大」,要努力保持中國發展的勢頭。

吳建民在演講中批評了環球時報,提到去年他受胡錫進邀請參加環球時報論壇,胡錫進「一上來把這個世界講得一塌糊塗」,認為胡雖然有學問,但是眼睛裡沒有全局,抓不住主流。吳建民說:胡錫進是報社主編,有學問,但「搞不清楚狀況」。吳建民沒有詳細展開說,一個報社老總,為何搞不清狀況,胡錫進沒有搞清什麼狀況。

胡錫進在4月7日的環球時報上刊文回應了吳建民,說吳建民代表了「舊外交官」的思維方式,是外交圈子裡典型的「鴿派」。胡錫進對比了吳建民和李肇星的講話風格,說李是「開放式發言」而吳說話「中規中矩」,讓人感覺在「背稿子」。其實,中共外交部設立發言人制度這麼多年來,沈國放被認為是最「開放式的」,而李肇星,則被稱為中國外交「紅衛兵」。

胡還講了自己的早年的經歷來證明中國外交官的「軟弱」,他說自己在國外當記者時開車經過一個小國邊界,遇到態度蠻橫的邊防。事後他找中國駐該國的大使,要求向該國媒體投訴,被大使告知「千萬別招事」。

不過,吳建民也談到了中國有輿論說外交「軟」的狀況。吳建民說:中國外交決定權在「中央」。他說,哪一件事情是外交部自作主張的呢?沒有。大事兒全是中央定的。「你對中央有意見不對中央說,拿外交部撒氣算什麼本事?」吳建民提到自己之前在國防大學講課的經歷,說軍方常會認為中國外交「軟」,但是軟硬都是手段,應該吸取兩次世界大戰的教訓,善於利用談判解決問題。吳還強調說,外交的大權在中央,外交部不能自作主張。

胡錫進還說,各國的媒體都要比外交「鷹」一些,而作為鴿派的吳建民,「對國內媒體上的『民族主義』卻很『鷹『「。胡錫進還說環球時報是中國外交的「正資產」。

胡吳之爭,兩個幹部瞎打嘴仗

作為對鷹派的回應,吳建民提出的中央決定外交論,的確是事實。周恩來曾說過:「外交工作無小事」。但胡錫進把外交軟弱的板子打在吳建民身上,同樣有失公允。吳建民對環球時報的「極端」展開抨擊,似也道理不足,因為環球時報說到底,也是聽中央的,也要歸中宣部和新聞辦來管,甚至要到最高層來管。

的確,吳建民已經離開的外交部,其部長王毅曾當著環時記者的面說:環時的問題一向很犀利。習近平在考察人民日報工作時也提到環球時報:「我那裡有你這份(環時)報紙」。

網民對胡吳之爭發表了看法。網民劉恆濤說:「胡錫進和吳建民,一是嘴,一是手。嘴硬手軟,符合我國國際形象定位。如今嘴和手打架,兩個黨幹部在吵吵,是不懂定位,不懂事。」

胡錫進來自火星,吳建民來自金星

微信時評公號「牛彈琴」(bullpiano)套用「火星vs金星」的說法評價了二人的論戰:「在胡錫進眼裡,吳建民無疑來自金星,是典型的鴿派,老是和平發展,太軟弱;在吳建民眼裡,胡錫進應該來自火星,是典型的鷹派,老是打打殺殺,太魯莽。」公號小編引用了一位粉絲的留言,說胡吳二人各有道理,無非是角度不同,但是如果「外交只講鬥爭,那各國就不需要外交部了,有軍隊就行。大家都感情用事,結果就是天天讓軍隊來擦屁股,而戰爭是沒有贏家的。」

也有人不同意胡錫進「鷹派鴿派」這種說法。國際關係學院國際政治系一位研究生對美國之音說,鷹派和鴿派不只是言論上的,必須有能力發起相關行動,「八十年代到現在歷屆領導人都不想動武,沒有那個實力,對中國也沒有什麼好處。2000年台灣大選的時候,朱鎔基講話了,話說得很硬,大家覺得他是鷹派,結果反倒給陳水扁加分,但是(陳水扁)上來了大陸也不能去打。」他還表示同意吳建民談到的「外交歸中央」的說法,「基調是中央定的,它(外交部)只有具體做事。」

旅居澳大利亞的觀察人士張鶴慈也在博客上反駁了胡錫進「各國媒體都比外交『鷹』一些」的說法,張寫道:「(胡錫進)真的了解全世界的媒體?又看過多少海外媒體?越戰,伊拉克戰爭後期,美國的媒體被反戰的籠罩,同仇敵愾的聲討政府的戰爭政策。」

胡錫進民族主義者還是機會主義者

2013年《鳳凰周刊》的一篇報導《環球時報是怎樣煉成的》中寫道,「大陸網上有個廣泛流傳的說法,管理這個國家的人讀《人民日報》,自以為管理這個國家的人讀《環球時報》,認為自己應該管理這個國家的人讀《南方周末》,認為國家已經被外國人管理的人看『烏有之鄉』。」文章中還提到《環球時報》以每天150萬份的發行量高居中國報紙市場銷量的第三位。

環時的影響力和頗有爭議的言論,使得網絡上對它的評價呈明顯的兩極化。它的讀者多讚揚它「反精英、反公知」的立場,而且因為環時有時候會選擇性地報導一些其他官媒不報導的新聞(如有關海外民運、「巴拿馬文件」等被官方封鎖的消息),也有人認為它促進了當下的新聞多元化。

同時,媒體對於其報導的準確性和專業性多有質疑,很多網民也認為它的作用是煽動民族主義,幫助政府轉移矛盾。知乎用戶冰厚引述網友總結的評價:「環球時報的騙子三板斧:在民族立場上,無恥宣揚崛起中國論;在民生問題上,無恥強調複雜中國論;在民主進程上,無恥堅持獨特中國論。」

2012年,原鐵道部部長劉志軍因腐敗被開除黨籍後,環時發表了題為《反腐敗是中國社會發展的攻堅戰》的社論,其中提出「腐敗在任何國家都無法『根治』,關鍵要控制到民眾允許的程度」、「民間也要在大道理上理解中國無法在現階段徹底壓制腐敗的現實性和客觀性」等觀點,被概括為「允許中國適度腐敗論」,引起輿論抨擊,《中國青年報》專門發表文章指環時的適度腐敗論「反法治、反常識」。

與此類似的各類公共危機事件後,環時總會幫政府打圓場,接住甩出去的飛盤,因此胡錫進「飛盤胡」的外號也在網絡上廣為流傳。

2015年9月,胡錫進因涉嫌公款旅遊受到處分(警告和罰款)。消息公布後,微博上不乏網友叫好。胡錫進本人的微博停止更新兩個月,回歸後發布了「胡侃」視頻欄目,並表示「既然來了輿論場,我就不會走」。

胡錫進有時也會發布一些「畫風突變」的言論。今年2月,美國之音報導了胡錫進在微博上呼籲中國應該廣開言路,寬容對待批評的消息,引網友懷疑他被盜號。當時人民大學教授周孝正向美國之音表示,胡錫進奉行的是政治上的機會主義,並說胡錫進應該是得到了中央的指示,「如果上邊沒有明確的指示,作為他們這種風口浪尖的傳媒,我們叫黨的喉舌,甚至於我們可以說他們是黨的嗓子眼兒。那你黨的嗓子眼兒的這種人他非常的敏感,他絕對不會胡說,絕對不會違背一把手的意思。」

責任編輯: 王篤若  來源:VO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6/0410/721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