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人物 > 正文

日本美女化解聶衛平父子十餘年仇恨

由於父母婚變,聶衛平的長子孔令文11歲時就與他的父親分離,與母親一起東渡日本生活,他也從此埋下了對父親的怨恨的種子。2006年,他回到中國,與聶衛平冰釋前嫌,在這件事上,他的日本妻子功不可沒。本文摘自《婦女生活》,作者清明,原題為《聶衛平之子孔令文:我和父親那一言難盡的親情》。

棋聖聶衛平(圖源:VCG)

他是「棋聖」聶衛平和曾被譽為「中國女子圍棋第一人」的孔祥明的兒子,他是聶衛平口中最親愛的「驄驄」。當年,因為父母婚變,11歲的他與父親分離,隨母親東渡日本,開始了一段艱辛的異國生活,也在心裡埋下了對父親怨恨的種子。

如今,34歲的他成為推動中日兩國圍棋交流的友好使者,也成為聶衛平身邊最貼心的兒子。

最初的夢想,要給母親爭口氣

對於驄驄來說,他一生中最慘痛的記憶,是父母離婚的那一天。那天,他在街道辦事處大哭,一手拉住父親一手拉住母親,苦苦哀求他們不要離婚。而那也是他第一次意識到,這個世界上有一些事,是自己所無法控制的,哪怕你哀求的人,是深愛著你也為你所深愛的。那是第一次,他知道什麼叫無奈,什麼叫無助。

之後,母親帶著他遠走日本,他的名字,也從「聶雲驄」改成了「孔令文」。

對於孔祥明來說,人生地不熟的異國他鄉,語言不通,想要立足、生存,實屬不易。母親的辛苦,11歲的孔令文看在眼裡痛在心上,內心無比渴望自己能夠強大起來,讓母親活得輕鬆一些。可是現實中,他不但幫不了母親,更無力處理自己生活和學習中的困難。由於不懂日語,又是插班生,他經常受到日本同學的欺負。在當時11歲的孔令文看來,為母親爭口氣、對父親實施報復的最好方法,就是在圍棋上打敗父親!為此,5歲就開始學圍棋的他,在考高中之前慎重地向母親提出,自己不想去參加高中的考試了,而是想要成為日本棋院的職業棋手。

於是,母子倆立下「君子協定」:孔令文如果在18歲之前還不能入段,那就必須乖乖回來重返校園考大學。那之後,孔令文在家苦學了9個月,在次年舉行的定段賽中,他過關斬將,輕鬆獲得第三名,奇蹟般升入專業初段。這一年,孔令文16歲。

兒子成為職業棋手,消息傳到國內,聶衛平自然也感到欣慰和激動,他的第一個想法是希望能親自指導兒子,或者將兒子接到國內訓練。他說:「他在棋上的天賦不錯,但他下棋的環境和國內沒法比,日本棋院沒有國家隊,棋手訓練全靠個人,缺少與同輩高手切磋的機會,自然在棋力上難以進步,時間久了,難成大器。」

可是孔令文不這麼認為,在這個少年的心裡,最大的願望是「打敗聶衛平」,他怎麼可能去拜聶衛平為師呢?他拒絕了父親的好意,說:「在日本我已經有了好多朋友,而且我正跟著藤澤秀行、小林覺老師學棋,不用好成績報答老師就離開,那是不可以的。」

兒子的倔強讓聶衛平毫無辦法,同時也為自己當初的草率離婚而追悔不已。

與父親冰釋前嫌,岳父和妻子功不可沒

儘管兒子不願意拜自己為師,但聶衛平還是想方設法指點兒子。因為都是職業棋手,父子倆在各種賽事中碰面的機會較多,有時候還會住在同一家賓館,聶衛平就會對兒子說:「晚上來我房間一趟。」儘管認為父親「在親情方面做得不夠好」,但對父親的棋技,孔令文還是很佩服的,所以到了晚上,他會乖乖去父親的房間請教。

而在沒法見到兒子的日子裡,聶衛平會拜託相熟的圍棋記者:「你去採訪比賽,如果能收集到孔令文的比賽棋譜,給我帶回來,我要好好看看。」看了之後他就打長途給兒子指點一番。孔令文總是在電話那邊認認真真地聽,末了客客氣氣道謝。這份客氣和生疏讓聶衛平耿耿於懷,他有時候也會犯起小孩子脾氣,說:「你下得這麼臭,我真是懶得教你!」

但孔令文卻一直記得自己最初的夢想——打敗父親,只是隨著學習的深入,他日漸意識到以自己的棋技,根本不足以挑戰父親。在和父親所有的交手中,孔令文只贏過一次。那一次,他高興地用手機把棋局拍了照,留作紀念,說:「總算贏過一盤,很滿足了。」而老聶說:「那是我讓你的,要是我不讓,你根本贏不了。」

父子倆之間的暗自較勁和相互關心交織、貫穿在兩人的所有交往裡,一直未曾停息。在這期間,孔令文和自己的老師同時也是聶衛平的老對手——日本圍棋名家小林覺的女兒小林清芽相識相戀。這份戀情,他並沒有徵求父親的意見,2003年,兩人決定結婚。聶衛平從父子倆共同的朋友口中得知這一消息,心裡很不是滋味,認為「小犢子沒把我放在眼裡」。尤其是兒子結婚,並沒有邀請他,讓他暗自生氣。而孔令文卻認為:你明知道我什麼日子結婚,卻不打個電話來問一下,我只能理解為你不願意參加這個婚禮。父子倆各自揣著各自的心思,導致的結果是聶衛平沒有出席兒子的婚禮,而他托人送上的禮金,也被孔令文拒收。婚後不久,小林清芽生下了兒子,取名孔德志。得知這個消息,升為爺爺的聶衛平高興不已,力邀兒子回國:「把孫子帶給我看看。」而孔令文卻以「孩子太小,不適應北京的氣候」為由拒絕了。看著孔令文和父親之間看似不可調和的矛盾,既是老師又是岳父的小林覺想盡力幫他們緩解,他時常對孔令文說:「人生如棋盤,所經歷的勝負都是過眼雲煙,只有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是永久和值得珍惜的。」除了他從中調和,小林清芽也經常對孔令文說:「什麼時候帶我去北京啊?我也想見見父親。」知道聶衛平想看孫子,小林清芽還特地拍了一堆兒子的照片托人帶給聶衛平。

得知小林覺父女長期開導孔令文,幫助自己化解與兒子之間的恩怨,聶衛平感慨不已。終於,在岳父和妻子的勸說下,2006年4月,孔令文攜妻帶子回京探父。

成了中日友好使者的孔令文,有很多時間待在北京,和父親見面的次數也更多了。父子倆在一起的時光,常常是一人一瓶加了冰的二鍋頭,邊喝邊聊,有時候一聊就到深夜。但有一個話題,聶衛平永遠不敢碰觸,那就是:當年你和媽媽剛去日本時是怎麼生活的?而孔令文,也學會了對過往慢慢釋然:「親情很奇怪,我小時候那麼恨他,但是再和他在一起時,似乎也不需要什麼鋪墊,那條親情的脈絡一下子就又重新接上了,和他在一起的感覺還是很親、很近。」

責任編輯: 王篤若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6/1012/817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