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獨家17000字解密-川普如何操縱美國大選

作者:

第三部傳統主串流媒體與網路社群的利益與影響力之爭

 

在網路上,網友們三不五時互相傳川普在世界摔角娛樂WWE上的片段演出。川普做為一個「娛樂」品牌出現在媒體面前比網際網路的出現還要早,有人做了統計,川普出演過的43部影視作品。 1990年參演電影《做鬼也風流》(Ghosts Can't Do It),演的角色就是他自己,一舉被提名金莓獎最爛男配角及最爛新人,最後拿下最爛男配角。主串流媒體根據長年以來川普的品牌形象做出如下報導也算合情合理。底下是僅僅3月份三天內的報導。

3月18日,新華網轉載了環球時報的一篇新聞,題目是《川普堪比「大規模恐襲」,英智庫評估「全球性風險」》。這篇報導把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英國廣播公司(BBC)、經濟學人智庫和瑞士《新蘇黎世報》總結對川普可能當選的評估。

3月16日,NBC網站首頁使用大標題「川普一旦當選將是全球風險」來提醒美國選民,支持川普不僅會給美國帶來災難,也會給全球帶來巨大風險。
3月17日,BBC稱,在經濟學人智庫列出的全球十大風險名單上,「川普當選美國總統」風險等級提名第六,這是經濟學人智庫首次把一名美國總統參選人的可能當選作為全球風險進行評估,他們認為什至比英國公投脫歐或南海發生戰爭衝突更危險。
3月17日,瑞士《新蘇黎世報》稱川普是「世界經濟的毒針」,世界經濟界拉響川普警報。川普將給美國帶來不確定性,而這正是美國和世界經濟的毒藥。

在川普確定當選的那一刻,一群好萊塢的名星心中的OS可能是這樣的:「天!像我們一樣在電視上娛樂大眾的川普居然成為美國總統了!你能想像一個低級的脫口秀的主持人成為美國總統嗎?」雖然歷史上,雷根身為一個演員成為美國總統,但雷根當年的形象相比川普可是正面多了,當年所有的媒體一致是雷根正面形象的報導。相較於今日,可說是一個極大的反差。

然而川普身為一個不動產開發商與演藝圈經驗,極度擅長銷售自己的品牌,也非常清楚顧客想要什麼,在整場的大選中不斷製造話題,攻占媒體版面。
社交媒體上,川普就是喬治華盛頓大學的教授Kerric Harvey口中的「 teddy bear of social media」(社交媒體中的泰迪熊)。豪華的波音757專機,漂亮的老婆——45歲的斯洛維尼亞裔超模,美呆全世界的女兒伊萬卡....真是超強人生勝利組。

媒體分析機構media Quant測算,若把川普在社交媒體被提到的次數換算成金錢他得到的免費廣告效益迄今為止已高達約20億美元。且這項數據到11月8日的大選後,可能將上漲至50億美元。

媒體廣告方面,就NBC指出,在近一億美元的電視大選廣告之中,希拉蕊陣營占了九千一百萬,而川普跟他的支持者占約八百廿萬。希拉蕊的外圍組織還另投入了三千七百萬美元一般廣告,川普陣營則是沒花一毛錢。

看看電視廣告的支出。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8月9日報導,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蕊的團隊在電視廣告上已經花費了5200萬美元,而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的競選團隊則至今未花一毛錢。

是的,你沒看錯!一毛不拔!

臨近大選,根據Spot.tv的數據,希拉蕊的廣告支出超出川普210萬美元,其全國廣告投放播出量是川普的2.5倍。

由於川普在傳統主串流媒體比如電視廣告花費有限,足以讓人高度懷疑主串流媒體為了自身利益,希望川普增加主串流媒體的廣告預算,在可能的範圍內大量報導川普的負面新聞。 川普現象:眾多美國媒體試圖摧毀總統候選人

事實上,川普做為一個商人深知,無論花多少錢做電視廣告,這些支持者的或廣告受眾的輪廓依然是模糊的,最後這些廣告支出都無法量化出合理報酬。現今的網路廣告則隨者廣告的投放產生的數據進行反饋,支持者的輪廓愈來愈清晰,投放廣告的單位成本不斷下降,內容不斷優化,針對不同的族群設定不同的議題。最後在網路建立起和支持者最直接的連繫管道與通路,茟者認為不論選舉輸贏,川普最後都會成立一個新媒體,藉此來擴大他的支持群眾。只是在網路上媒體的形式與定義和傳統媒體完全不同,最後這個媒體將會以什麼樣的面貌出現在大眾面前只能將來看。此外,別說選舉期間近90%的媒體都是站在川普的對立面了,當選後99%的媒體站在政府的對立面對媒體來說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如果只以川普在傳統主串流媒體廣告投放的金額與比例來說明為何這次美國大選95%的媒體都選擇站在川普的對立面,這仍然不足以說明。若我們從希拉蕊得票的分布來看,所有的大城市的都是希拉蕊領先,而大城市的經濟體系才足以讓媒體生存,所以為了利益媒體選擇靠邊站也就不足為奇了。在網路未興起以前,以報紙為例,用戶訂閱是媒體主要收入來源,網路興起的今日,廣告和商展則成為媒體主要收入來源,在網路上,主串流媒體廣告要賣的出去就有要流量和影響力。流量就有如選票一張張等值一樣,不同的是選票只有滿十八歲美國公民才有,網路流量不管是合法移民、非法移民、美國綠卡或是未滿十八歲沒有投票權的美國居民都算是流量。而影響力則是有消費能力的人看到廣告後是否願意買單,比如到店消費或購買某種服務或產品,所以對主串流媒體來說他們的聽眾和民主黨的選民或是受眾高度重疊民主黨的族群年輕,這些人會花時間泡在網路上,民主黨用褔利政策養了一大批選民和非選民,這些人沒事就泡在網路上,看名星的mtv之類的,大部份的大學生都是民主黨的理想主義自由派,這些人看主串流媒體的新聞後,不斷轉發與嘴泡在網路發表各式意見與看法,一副好不熱鬧的景像,而城市裡的高收族群既是企業主或相關的管理層,也是主要的都市消費來源,整個構成了城市經濟分配與相互依賴面貌。都市裡的精英現實生活中的豪宅與名車,網路上的誇誇而談的言論主宰了這個城市,享受底層人民仰望的角度。


對企業來說,大城市的人口與消費才足以讓企業生存,人口不論合法、非法移民,買的起買不起,都能幫企業散播品牌形象。對心存不良的企業來說,非法人口的低工資,幹些底層沒有人願意的工作活更是撐起整個繁華都市的經濟循環見不得陽光的黑暗面。而大學學歷以上的精英族群則是主要消費來源。在都市的經濟循環系統下,企業生產產品與服務,透由主串流媒體宣傳廣告,最終有消費能力的人買單。
深陷在經濟體系的主串流媒體是不會注意到低收入的藍領。在城市裡,這群人白天認真工作以求溫飽,晚上抱著疲憊的身驅回家後,電視中政論節目或脫口秀成為沙發上最好的催眠曲,早上起來洗好澡便上班去了,這是一群在城市裡沉默求生存的平民。大都市裡的高級時裝與奢侈品都不是他們負擔的起的商品或生活中的談話內容。而這些奢侈品的廣告則是主串流媒體標榜自身的豪華品位與重要的收入來源。
住在美國96%土地的鄉民,鄉下人民由於幅員廣大,相對來說反而是一群擁有投票權比例較高的族群。但這群人對媒體能貢獻的流量,並產生現金流回到企業實在很少。也因此美國大選明顯的呈現出鄉村和都市的對決。

對傳統主串流媒體來說,輸的不是民調預測失准,而是影響力與實質的廣告收入,美國大選證明了新的網路平台,faebook , twitter加上新的廣告追蹤與定向技術使得企業主不需要在透由傳統媒體下廣告接觸到第一線的消費者,在這次大選過後,企業主比任何人更想知道身為商人的川普是如何贏得這場大選的商業操作模式,一但他們發現傳統的主串流媒體所能提供的遠遠不及facebook的廣告系統時,那時主流的傳統媒體將面臨再一次的生存殘酷考驗。這也是為何有人放話說,臉書充斥的假新聞以及「同溫層」是川普當選的原因之一;對此臉書執行長祖克柏激烈反斥,表示這種想法非常「瘋狂」。
祖克柏強調,大多人只是低估了川普的支持者,臉書固然有假新聞存在,但是有川普的也會有希拉蕊的,他不明白大家怎麼會認為只有其中一人的;而被問到對於臉書同溫層的看法時,祖克柏則表示實際上臉書使用演算法後,自由派與保守派網友看到的對方立場新聞,只比臉書不用演算法少1%,同溫層不會大選造成影響,的確,網友不願意去點擊與自己不同立場的文章。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阿波羅網首發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6/1117/836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