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揭秘:當年定陵悲劇的教訓 沒事別打皇陵的主意

定陵,位於北京大峪山東麓,是明十三陵之一,這裡安葬著明神宗萬曆皇帝朱翊鈞及其皇后,因萬曆皇帝在位長達48年之久,而定陵開工日期則在萬曆十二年(公元1584年),可以說這是整個明朝修建周期最長最費錢的皇陵,費時6年,耗白銀800萬兩。當時大明王朝經過萬曆中興的短暫振興,國家府庫尚且充裕,故定陵修建的規格和檔次也相對高於其他皇陵。

萬曆皇帝朱翊鈞

公元1620,萬曆48年,朱翊鈞駕崩,正式進入了等待他三十多年的定陵。據記載,定陵中陪葬的物品及其奢華豐富,因為萬曆皇帝執政中後期不僅怠政還非常喜歡斂財,各地徵收礦稅銀就是其中之一,這些收入是不進府庫的,而是進內帑,也就是皇帝的私房錢(視頻),所以說,萬曆的小金庫是相當豐裕的。

不過,朱翊鈞雖然貪財,他的內帑卻也並非都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窮奢極欲,史書記載萬曆年間,朱翊鈞多次在國家庫銀不多的情況下,掏內帑來賑災和充軍餉,也算是做了不少好事。

定陵外景

定陵是如何被開挖的呢,這還得回到1956年,那個時候,我國的文化界和考古學界幾名重要人士,吳晗,沈雁冰,郭沫若等人制定了一份《關於發掘明長陵的請示報告》,這份報告得到了領導人的批准,領導人當然是出於對國家文化的研究方面而批准的,但是沒曾想到,這份報告不久之後卻給長陵不遠的定陵帶去了滅頂之災。

一切似乎是天意,原本想開挖的長陵卻因吳晗,郭沫若等人臨時改變主意而躲過一劫,開挖的對象轉為萬曆皇帝的定陵。據說是當時長陵的開挖由於根本找不到地宮入口,開挖隊伍遇到了重大的難題而被迫放棄。之所以選擇定陵,實際上也有著定陵修建年份晚於長陵,地面建築保存較為完整,修復起來更為方便的考慮。

但是,當年我國還是一窮二白,文物被保護意識和開挖技術都很落後的情況下貿然打開皇陵,其結果只能是滿足部分人的好奇之心,然後帶來永久的災難。

定陵地宮的入口發現也是很偶然的,當時的考古發掘隊隊長趙其昌帶著隊員們在勘探定陵時,無意間在寶城一角發現了一處地方城磚坍落了些許,距地面有三米多的高度,一名隊員借著梯子爬上去一看,竟然發現裡面露出了一個黑洞,旁邊隱約是不同的城磚砌築的,很明顯,這背後另有乾坤。

定陵地下玄宮的入口就這樣展現在了考古隊面前,入口發現了,接下來就開全力投入開挖工作了。這是一項浩大的工程,發掘委員會僱請了十三陵周圍村莊的農民60多人參與。但是當年沒有什麼先進的探測技術,地下玄宮那麼大,想要進去考古不可能派幾個專家從小入口鑽進去,所以只能採用探溝法,找到地宮大門。

1956年5月17日,定陵開挖的第一鍬土被挖起,當時的方法很土,僱傭的農民就直接拿著干農活的鐵鍬就上了,所以當時挖的過程中就對陵墓造成了破壞。

定陵的地宮大門有多難找?考古隊整整挖了一年,1957年5月19日,定陵地宮的金剛牆才被發現。當時登了簡報,學術界界整個被轟動了,無數學者激動地不遠千里前往定陵就為了等待地宮開啟的一刻,為了保密需要,獲准進入的人還是相當少的,尤其是外國人,被遠遠擋在外面。

定陵的秘密就這樣暴露在世人面前,當地宮的大門打開後,帶著防毒面具,拿著手電筒的考古隊員們穿過地下墓道,進入了塵封300多年的前殿,前殿中陳列著許多石刻,盛放長明燈燈油的瓷缸,以及熄滅的燭台,顯得空蕩蕩的,沒有看到什麼隨葬品。

萬曆皇帝和兩位皇后的棺槨卻不見蹤影,後來考古隊搜遍了前殿和東西偏殿也沒發現,正當大家一籌莫展的時候,後殿那裡傳來了消息,棺槨發現了,三具棺槨都躺在後殿裡。後殿是地宮的主體部分,它比前中殿都要高大,南北長30.1米,東西寬9.1米,地面至券頂高9.5米。地面鋪砌花斑石,細膩光滑,遠勝於今天普通的陶瓷地磚。而殿中部偏西處三個棺床上赫然並排立著三口朱漆的棺槨,這裡正是萬曆皇帝和孝端顯皇后、孝靖太后(繼任君主追封)的棺槨!

朱翊鈞怎麼也沒想到自己死後300多年,還有再重見天日的機會,只是這方式有點.....。

定陵最大的毀壞就在於處理帝後棺槨上,當時技術落後,棺槨幾乎是匆匆打開的,也沒有考慮到怎樣處理屍骨,可能重心都放在陪葬品上面了,萬曆帝屍身早已腐爛,僅剩骨骼,但是裝束還是能看清的,身著刺繡袞服,腰系玉帶,頭戴烏紗翼善冠,下身穿黃素綾褲,足蹬紅素緞高繡靴。

定陵中價值連城的那些文物當時都是被放置在一旁隨葬的朱漆木箱中,共有29個,箱內裝滿了金銀器、冠、帶、佩、飾、銅錫明器、武器、諡冊、諡寶和木俑等物,共計2648件,其中不少珍品均屬首見。其他棺槨內陪葬品,包括皇帝的腰帶和錦緞等尚有幾百件,總計文物竟然達3000餘件之多。

金絲翼善冠

定陵的開挖絕對是錯誤的決定,當時國家尚且窮困,根本不可能抽出大量預算來保存這些文物,不少珍貴文物甚至被裝在紙箱裡面堆在研究所的儲藏室里,一放就是數年!很多容易碳化的絲織品被隨意裝在盒子裡就拿出去了,結果不久就黑化了,成了一堆碎渣。當時不少工作人員都是非專業的,一些珍貴的瓷器拿起來就在手裡把玩,不經意間弄壞了不少,許多紙質典籍更是沒有重見天日的機會,因為他們因保存不合理,很快便化成了灰燼。而萬曆皇帝的屍骨和棺槨也沒能倖免,下場在此不便明說,後面見評論區。

責任編輯: 林億  來源:慕容史家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7/0201/875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