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藏族血統一半美國血統的益西‧德成,22歲大學畢業後,來到父親的老家西藏。10年過去了,這位美國姑娘不但在仁多瑪鄉安家設籍,結婚生子,還將西藏氂牛絨圍巾打造成國際品牌,一條售價從幾百元到上千歐元不等。
如今,德成的工坊諾樂(Norlha)製造出來的產品已被法國權威網站列入奢侈品行列,Hermès、LV、Balmain、Sonia Rykiel、Lanvin和Haider Ackermann等國際知名品牌,都開始啟用這個小村莊產品。
成長經歷
益西‧德成和母親Kim。(視頻截圖)
德成深受母親Kim影響。母親來自富裕的歐洲移民家族,在法國成長並受教育。母親是人類學家、宗教學家、設計師和攝影師,嫁給藏族男子為妻。
德成的外祖父是名希臘人,做生意賺了許多錢,在法國有自己的酒莊。德成出生在法國,從小就在外祖父酒莊生活。幼年美好的時光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德成,母親告訴她,人活著不僅為了掙錢,更重要的是找到有意義的事情做。
從小跟隨父母遊歷歐亞各地的德成,18歲才回到美國接受大學教育。2006年,她大學畢業後,來到父親的故鄉西藏。鍾愛西藏文化的母親,對織物也非常感興趣,她鼓勵德成開發氂牛絨產品。
(視頻截圖)
神賜的財富
德成建立諾樂工坊,以當地氂牛絨為原料,用傳統編織工藝和全天然礦物染料,製作圍巾和披肩。諾樂是藏族人對氂牛的稱呼,它的另一個意思是「神賜的財富」。德成解釋說,這不是直接拷貝西藏風格產品,而是從藏族文化中借鑑一些元素,然後進行再創作。
所謂氂牛絨,就是牛毛下一層更細密的「底絨」,用以防寒。底絨每年秋季生長,次年春季自然脫落。與山羊絨相比,雖然氂牛絨在色澤、光潔度和柔軟度上略遜一籌,但其更加結實耐磨,藏文化內涵讓其更具吸引力。
(視頻截圖)
即便如此,直到今天,在藏區,氂牛絨依然算不上是一種普遍的產品。甘南地區的牧民認為,氂牛的生長成熟周期比羊更久,這意味著飼養氂牛的投資更大,而成年後的氂牛通常是以奶、油(牛油)和肉等產出經濟效益。
氂牛絨非常細,直徑小於20微米,長度為3.4至4.5厘米。兩歲大的氂牛產的絨最好,每頭小牛每年只能產大約100克絨。在諾樂工坊,每條純氂牛絨圍巾大約要4頭小牛的絨才能製成,更大披肩要7頭小牛的絨。
氂牛絨產品走向世界
2007年,諾樂氂牛絨手工作坊正式成立。在這裡,一個工人要用4天時間,才能製作出一條圍巾需要的紗線,製作一條圍巾也需要同樣時間。由於採用最古老製作方式,德成必須從零開始培訓員工,要培訓6個月才能上手。
(視頻截圖)
諾樂工坊採用從瑞士進口的染料給產品染色。這種染料從礦物中提取,對草原環境影響降到最小。為開拓更多產品種類,諾樂工坊加入諸如尼泊爾、印度、緬甸等地織布技巧,並請來尼泊爾紡織大師教授工人。
諾樂產品顏色樸素自然,以磚紅、藍、青、黃、米、褐、灰為主。德成說,不是染不出其它顏色,而是這幾種顏色代表藏區特色,從「碧藍」到「幽藍」的天空,青草翠「綠」的草原,「黃色」的格桑花,「紅褐色」的寺廟,棕色或白色的氂牛……
(視頻截圖)
(視頻截圖)
德成在宣傳諾樂產品時,堅持用線上的工人當模特。比如有一款紅色圍巾,在身高一米九的染布工萬代的演繹下,透出真正青藏高原味道。
如今32歲的德成,已經在仁多瑪鄉立業成家,並已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她不再像20歲一樣白皙,臉上已有高原紅。但她說,她不再羨慕20歲的年輕歲月,30多歲的她,已經走出當年的迷茫,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