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精彩視頻 > 正文

哈佛持續76年跟蹤700人一生:什麼樣的人活得更幸福?

學業優異,事業有成,豪華住宅高級轎車這並不一定是幸福。(資料圖片:pixabay)

Robert Waldinger教授,哈佛大學醫學院麻省總醫院(MGH)精神科醫師,哈佛成人發展研究所第四任所長,他分享了哈佛跟蹤724名男性連續做了75年的實驗結果。

Robert Waldinger教授以這項75年的研究為背景,做出的演講(視頻截圖)

故事要從1938年說起,那一年,時任哈佛大學衛生系主任,阿列·博克(Arlie Bock)教授覺得,整個研究界都在關心,人為什麼生病、失敗、潦倒,卻沒有人仔細研究一下,人如何才能健康、成功、幸福?

於是乎,博克提出了一項,雄心勃勃的研究計劃:追蹤一批人從青少年到人生終結,關注他們的高低轉折,記錄他們的狀態境遇,即時記錄、滴水不漏。最終將他們的一生轉化為一個答案:什麼樣的人,最可能獲得人生的幸福?

這個計劃選定的追蹤對象,全部是當時哈佛大學的精英本科生,博克認為他們有很強的自制力,對他們進行跟蹤分析,一定能全面找到促使這群優秀年輕人,獲得人生幸福的各種心理和生理素質。

75年前哈佛大學的校隊精英,他們擁有高智商和健壯的體格和美好的理想。

整個實驗組織了一支橫跨各領域的科研團隊,成員來自醫學,生理學,人類學、心理學、精神醫學和社會工作,甚至包括赫赫有名的阿道夫·邁耶。

阿道夫·邁耶(資料圖片:wikimedia)

阿道夫·邁耶,是對整個20世紀精神醫學產生巨大影響的泰山北斗,基於醫學記錄、學業成績和哈佛的推薦,研究團隊選取了268名學生,作為實驗對象。

這些年輕人在當時堪稱完美:他們是美國最好的大學裡的學生,體格健壯,心理健康,學業優良。

和這個被稱為格蘭特研究項目並駕齊驅的,還有一個名為「格魯克研究」的項目。

這個項目由哈佛大學教授、波蘭裔美國犯罪學家謝爾頓格魯克主持,研究對象包括456名,出生於波士頓附近貧困家庭的年輕人。他們大部分住在廉租公寓裡,

有的家庭甚至連熱水也沒有,受教育程度不高,父母也沒什麼文化。

另一群被研究的對象,一群貧困的少年(視頻截圖)

最終,兩個項目合併,這724名男性被全面追蹤分析,組成人類歷史上最漫長的研究之一,The Grant& Glueck Study。至今為止,這個項目,已經持續了70多個年頭。相關負責人更替到了第四代。

博克醫生為追蹤對象做體檢分析,上世紀20年代拍攝,每2年這批人都會接到調查問卷,

他們需要回答自己身體是否健康,精神是否正常,婚姻質量如何,事業成功失敗,退休後是否幸福。研究者根據他們交還的問卷給他們分級,E是情形最糟,A是情形最好。

每隔5年,會有專業的醫師,評估他們的身心健康指標。

每隔5-10年,研究者還會親自拜訪,通過面談採訪,更深入地了解,他們目前的家庭親密關係、事業收入、人生滿意度,以及他們在人生的每個階段是否適應良好。

以「格蘭特」研究為基礎這724名男性可謂是,「史上被研究得最透徹的一群小白鼠」,他們經歷了二戰、經濟蕭條、經濟復甦、金融海嘯…

他們結婚、離婚、升職、當選、失敗、東山再起、一蹶不振…有人順利退休安度晚年,有人自毀健康早早夭亡。

這裡面包括形形色色的人,也記錄形形色色的人生。其中有不知名的商販走卒,也有後來成為民權運動家的領袖,甚至還有國會議員,和一名總統,那個人就是大名鼎鼎的甘迺迪

甘迺迪總統(資料圖片:wikimedia)

現如今這群人裡面,還有許多人健在,已是90多歲高齡,項目能持續如此之久,連哈佛自己都深感意外。

70年間,相關負責人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將追訪的資料整理成書籍,作出一些概括性的結論。

最近一本,便是2012年的,《Triumphs of Experience》。

那麼,七十多年來,幾十萬頁的訪談資料和醫療記錄,最終給了人們怎樣的啟發呢?

究竟什麼樣的人,最終能夠比別人活得更有幸福感?

2015年,項目第四代主管,哈佛醫學院教授Robert Waldinger,在TED上介紹了他們的研究成果。

什麼樣的生活才會更有幸福感(資料圖片:pixabay)

是社會名望嗎?

是財富的擁有程度嗎?

還是獲得世俗社會眼裡,所謂的巨大成功?

不,幸福和它們沒有直接關係,經過70年的研究分析和觀點提煉,哈佛大學告訴我們:只有好的社會關係,才能讓我們幸福、開心。

與周圍人之間的關係,決定著一個人的幸福感(資料圖片:pixabay)

無論是受過高等教育的精英也好,還是從貧民窟走出來的人也罷,不管你是風光萬丈,還是碌碌無為,最終決定內心是否有充足幸福感的,是我們與周圍人之間的關係。

而好的社會關係,總的來說體現在三個方面。

和朋友鄰居家人相處融洽容易獲得幸福感(資料圖片:pixabay)

首先,孤獨寂寞是有害健康的。

那些跟家庭成員更親近的人、更愛與朋友鄰居交往的人,會比那些不善交際離群獨居的人,更快樂、更健康、更長壽。

那些「被孤立」的人,等他們人到中年時,健康狀況下降更快,大腦功能下降得更快,也沒那麼長壽。

朋友有幾人就好,不用太多(資料圖片:pixabay)

其次,關係的質量比數量重要。

有多少朋友、是否結婚,這都不是最關鍵的決定元素。

最讓人感到受傷和不幸的,是人生中的齟齬、爭吵和冷戰。

互相傷害、沒有愛情的婚姻,帶來的危害會比離婚更加致命。

夫妻間互相信任會讓彼此更健康(資料圖片:pixabay)

參與者中,一對最幸福的夫妻說,在他們80多歲時哪怕身體出現各種毛病,他們依舊覺得日子很幸福,可以互相依賴。

而那些婚姻不快樂的人,哪怕有一點不適,壞情緒就會把身體的痛苦無限放大。

朋友之間亦是如此,不要追求數量的多少,該看兩人是否趣味相投。

幸福的婚姻會減少彼此老年患病的機率(資料圖片:pixabay)

再者,好的人際關係,可以保護我們的大腦。如果在80多歲時,婚姻生活還溫暖和睦,對另一半依然信任有加,知道對方在關鍵時刻能指望得上,那麼記憶力就不容易衰退。

反過來,那些無法信任另一半的人,身體很快就會走下坡路。

當然,幸福的婚姻並不意味著從不拌嘴。有些夫妻,八九十歲了,還天天鬥嘴,但只要他堅信,在關鍵時刻能依賴對方,那這些爭吵頂多只是生活的調味劑。

「溫暖的人際關係」會讓人更容易成為有錢人(資料圖片:pixabay)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結論,可以為我們帶來啟發:

當智力達到一定水平之後,一個人金錢上的成功主要取決於他與他人的關係水平;

一個擁有「溫暖人際關係」的人,在人生的收入頂峰(一般是55到60歲期間)比平均水平的人每年多賺14萬美元;

智力水平在110-115之間的人與150以上的人,在收入上沒有明顯差別;

兒童時代受到良好母愛關懷的人,平均比沒有母親關懷的人,每年多賺87000美元;

孩提時代和母親關係差的人,年老後更有可能換上老年痴呆症;

在職業生涯的後期,一個人兒童時代和母親的關係,與他們的工作效率正相關;

童年受到父愛關懷的人,成年後的焦慮較少。

兒童時代的家庭幸福感決定著成年乃至老年的幸福感(資料圖片:pixabay)

既然和睦的人際關係,對我們人生的幸福,有著如此巨大的促進作用,為什麼我們偏偏就做不到呢?我們時常會因為有口無心的話,陷入失去理智的爭吵…

我們花了太多的精力和時間,去記恨、憤怒乃至嫉妒他人。我們從瑣碎到不能再瑣碎的小事上,不斷壯大我們的負能量和怨恨,為了不值一提的事互相指責。而這些寶貴的時間,我們本該可以拿來陪伴家人,與朋友遠行,與戀人看一場電影…

面對面的交談彼此之間的互動會產生幸福感(圖片:Pixabay)

我們越來越痴迷於社交網絡,可以不斷地為陌生人點讚,與一塊冰冷的屏幕日夜不離,和140字的段子交流內心,卻未曾努力打開我們的心扉,和真正那些需要我們也被我們需要的人,來一場坦誠相對的談心…

對於陌生人,我們保持友好,可對於最親近的人,我們反而用盡了猙獰與惡劣。我們理所當然地認為,基於信賴與愛,對方終會原諒我們。

而我們卻嚴重地忽略了,自己的言語之失,冷漠以待和長期疏遠,最終會讓每一份原本可以和睦的關係,變得越來越糟糕,直至徹底喪失人與人之間的溫情。

而往往,我們自負,走捷徑,寧願花巨大的精力在工作上,以功利的目的去結交各路人群,卻不肯花更多的時間,用在維護和經營一段,「毫無用處」的人際關係上,並以為很多事仍在我們的控制之中,全然未曾察覺到我們早已失去了什麼。

最重要的人卻成為最容易被自己忽略的人(資料圖片:flick)

記得一部電影中有這樣的一段話:「一家人,即便是各過各的日子,但只有家人之間心底的那份顧忌,才讓一個家有家的意義。」

推而論之,愛情、友情,莫過如此,短短的「顧忌」二字,在日常生活之中,我們又有多少人是全心全意做到了?

在TED演講的最後,Robert教授說,在研究的一開始,不管貧窮或富有,年輕人都十分堅信,名望、財富和成就,是他們過上好日子的保證。而當他們蒼蒼老去,回顧自己的一生,他們發現事實並非如此。

100多年前,馬克·吐溫回首自己的人生,寫下這樣一段話,那是對我們最好的啟示:

「時光荏苒,生命短暫,別將時間浪費在爭吵、道歉、傷心和責備上。

用時間去愛吧,

哪怕只有一瞬間,也不要辜負。」

責任編輯: 陳柏聖  來源:問對教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7/1202/1034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