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飲食文化 > 正文

網傳「10大垃圾食品」誤導了多少中國人

說起「垃圾食品」,我們腦子裡總會蹦出漢堡薯條大辣翅,炸雞可樂大辣條,烤腸披薩方便麵。

老爸老媽總會拿著網上流傳的各種「十大垃圾食品」名單來「為難」我們,這些年我們因外界的「阻撓」痛失了不知多少頓金拱門。

殊不知,「垃圾食品」這個定義一點也不科學。

「垃圾食品」是一個偽概念

垃圾食品(Junk Food),一般是指含有糖和脂肪的較高熱量,卻缺少纖維、蛋白質維生素或礦物質等營養元素的食物。

生活中,我們就常常聽到「垃圾食品」這樣的說法。

從小學開始,就時常接觸到「珍愛生命,遠離垃圾食品」,「拒絕垃圾食品,健康從我做起」等宣傳標語。

英語書上Junk Food這個單詞上方,就畫著可樂和薯條;報紙電視上,也總有關於各種快餐小吃的負面新聞。

每每經過麥當勞,無論我們的目光有多麼熾熱,爸媽都會把死賴著不走的我們拉走。

因為在大多數中國父母的腦海中,麥當勞肯德基就是「垃圾食品」的典範。

早在2003年,就有一份名為《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十大垃圾食品》的名單在國內廣為流傳。

流傳多年的「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十大垃圾食品」名單

這份名單包含的食品幾乎涵蓋了人們日常接觸的所有食品!

這些「垃圾食品」大多是由於含有過高的糖分、鹽分、熱量或是致癌物質而「榮譽上榜」。

十幾年來,這份號稱WHO發布卻一直只有中文版的名單人氣只增不減。

包括新華網、人民網等各大權威網站和機構都對這份名單進行過轉載。

更有不少地方政府或教育部門據此對市民發出警示,讓大家遠離十大垃圾食品。

直到2015年,世界衛生組織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明確表示,「從未發布過垃圾食品的名單」。

但十幾年間這份虛假名單早已深入民心。

「垃圾食品」從來就不是一個科學概念。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稱:「『垃圾食品』這個詞並沒有嚴格的量化定義,而是民間一種約定俗成的講法」。

另外「垃圾食品」還表示那些提供了超過人體需要的營養素,讓營養素變成多餘成分的食物。

因此,他認為,「垃圾食品」這個概念其實是相對的,對於飢腸轆轆、缺乏能量供給的人來說,所謂的「垃圾食品」就是雪中送炭了。

因此將整類的食品歸入「垃圾食品」的行列,這是「一桿子打翻一船人」的不合理現象。

中國罐頭工業協會秘書長邵雲龍認為,罐頭並非「垃圾食品」,罐頭食品的加工無需添加任何防腐劑。

美國華盛頓大學微生物學家費里克·范恩也表示,硝酸鹽並不全是有毒且致癌的,它對維持體內營養元素平衡也扮演著重要角色。

致癌、高血壓、胃炎、肥胖……「垃圾食品」能夠帶來的負面影響早就在人們腦子裡留下了深刻印象。

其中,以麥當勞、肯德基為代表的洋快餐常常被認為是青少年肥胖的罪魁禍首之一。

但是,美國一個大胖子吸引了人們的注意。

科羅拉多州的一位高中科學老師曾對自己做了一項有趣的實驗,半年時間裡,他每一天都只吃麥當勞。

但是,他每天都吃2000卡路里,嚴格控制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糖和脂肪的攝入量。

同時他每天配合適量的運動,在半年的時間內,他的體重減少了56磅。

不僅如此,他體內的膽固醇下降了,血壓和鈉含量也變得正常。

通過吃半年的麥當勞,這個男人獲得了更輕盈和更健康的身體。

但科學家還是表明,「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長期吃快餐在現實生活中還是不太可行,大部分人並不會時刻控制食物中各種營養元素的搭配。

的確,不安全不恰當的食品製作方式和過量或是不均衡的進食方式,能夠不同程度地使這些食品成為了影響健康的「垃圾」。

但食物本就沒有「健康」與「垃圾」之分。科學營養界一慣的說法是:沒有垃圾的食品,只有垃圾的吃法。

被爸媽貼上封條的垃圾食品,通過科學的搭配方式進食,一點都不垃圾。

那究竟為什麼「漢堡」等洋快餐成了人們口中的Junk Food呢?

有一種說法是,早期美式漢堡里使用的肉都是屠宰之後剩下的碎肉,因此被稱為「垃圾肉」(Junk Meat),以此做成的漢堡自然也被稱作Junk Food。

一般情況下,漢堡由僅含碳水化合物的精白麵粉製成的漢堡坯、沙拉醬、肉餅和太過少量蔬菜組成。

漢堡胚具有很高的升糖指數,升塘指數高的食物在人體內很容易消化吸收,吃完之後血糖峰值會升高。

但其實,我們中國人日常吃的白米飯和麵條也同樣含有非常高的升糖指數。

總的來說,漢堡不能說沒有營養,只不過營養素的比例不合理而已。

這些快餐之所以被稱作垃圾食品,很大原因在於誘惑性的搭配,就是使本不太垃圾的食品垃圾地組合在了一起。

你想吃漢堡,可以,但是你可能還要同時吃下一份沾著醬的大薯條,一杯大可樂和加一元送的甜筒。

要知道,香脆油炸食物含有更高的熱量,一份香辣雞腿堡比板燒雞腿堡多含一百多卡的熱量,薯條就更不用說了。

久而久之你就是一個圓潤的胖子了,所以,要怪就怪這些難以抗拒的套餐組合吧。

「垃圾食品」名單有很多版本,漢堡、薯條、炸雞、可樂等食品之所以能一直「榮譽登榜」,當然是因為它們有一個共同特點。

從營養成分的角度來看,它們所含的能量/脂肪高,而維生素、礦物質等其它營養元素很少。

如果我們按照這個標準判定「垃圾食品」的話,那麼北京烤鴨可比漢堡要「垃圾」多了。

根據2004年《中國食物成分表》,北京烤鴨、烤羊肉串這些很受大家歡迎的食品,它們的能量和脂肪含量甚至是漢堡的兩倍。

據美國農業部測算,一個麥當勞巨無霸漢堡的熱量是257千卡/100克,中餐館常見的糖醋里嵴的熱量是270千卡/100克。

這麼看來,巨無霸的熱量也就是一道中餐硬菜。

照此判定的話,那麼多得是中國菜餚可以登上榜單了。

因此我們需要深思一下,一個人吃的是否營養健康,關鍵在於食物搭配是否合理。

所以說,「垃圾食品」的說法實在有些籠統,這樣的說法可以提醒人們要控制對它的口腹之慾,但並非完全不能碰。

長久以來,不少新聞都傾向於報導洋快餐店的負面甚至虛假新聞。2012年一則火極一時的新聞提到,肯德基的雞有六個翅膀。

但這則新聞隨後被證實為謠言,KFC也起訴了10個造謠帳號,並要求索賠350萬元。

類似的新聞依舊層出不窮,即使後來澄清證實了,快餐巨頭仍然在眾多中國父母心中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冰塊比馬桶水還髒,雞肉都是激素催熟的,一隻雞四個翅膀六條腿……

事實上,比起規模成熟的肯德基、麥當勞,國內許多蒼蠅館子、中式快餐店有更多監管不到位的問題。

食品安全無法保障,環境衛生更令人擔憂。

與麥當勞一同進入中國市場的還有整條高水平的供應鏈,而大多數的普通中餐店都無法確保穩定安全的供應商。

與其拿高熱量、高脂肪作為判定「垃圾食品」的標準,那還不如以不衛生、不安全作為衡量食品是否是「垃圾」的維度。

實際上中餐里多鹽多油、大魚大肉、缺乏蔬菜等的重口味餐飲,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了人們的餐桌上。

絕大部分中國父母將麥當勞肯德基拒之門外的同時,也極有可能不自覺地把孩子帶入了「垃圾得多」的中式餐館中。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提到,我們應以穀物為主,多吃蔬果,優先選擇魚和禽,少鹽少油,控糖限酒。

當然,我們總不會拿著尺子或是稱來衡量自己今天吃下了些什麼。

只不過,相對合理的飲食習慣會使我們有一個更為健康的身體。

中國營養學會認定,一個10-50歲的中輕體力勞動者日攝取標準是1650-2850千卡。

「垃圾食品」只要在安全衛生上無害,在合理的搭配下,完全可以作為我們日常平衡膳食的一部分。

所以不要因為片面或是刻板的認識,總把令人生活愉快的誘人食物拒之門外。

做個聰明又健康的快樂吃貨吧。

責任編輯: 王君  來源:噠噠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7/1213/1039446.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