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溫天納:美元急貶值 全球貨幣戰開打

目前的時間點非常敏感,從美國角度出發,至少從短期來看,當前財政、貨幣與匯率政策的組合是完美的。減稅政策的通過可以吸引本國資本的回流與外國資本的流入,進而提振投資增長與經濟增長預期。加息與縮表一方面可以實施貨幣政策正常化,為應對下一輪經濟波動。美元貶值帶來的輸入性通脹,提升美國產品的全球競爭力,壓制與 大陸貿易逆差的擴大。在這大環境下,匯率的變化變得詭異, 大陸不可不防。

資深投資銀行家暨中國人民大學講座教授溫天納在東方產經「專家點評」專欄表示,人民幣走強還是走弱,投資界甚為關注。在去年,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從年初到年底升值幅度達5.98%。根據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月25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繼續上升,更創2015年12月以來新高。

在環球匯市,歐元及日圓等主要貨幣同樣走強,拖累美匯指數持續走弱。 大陸經濟增長超預期,加上貨幣從緊政策,亦支撐了人民幣匯率。

近年人民幣匯率經歷了不少重要事件:2015年「811」啟動匯改,市場化加速進行,導致匯率下行;2017年5月26日引入逆周期因子,對沖非理性匯市情緒,人民幣匯率隨即上行;2017年12月繼美國加息後,人行亦宣布加息,其後人民幣匯率強勢鞏固。

近期人民幣存在幾項特徵:在過去兩周,國務院總理宣布2017年經濟增速為6.9%,超出環球市場的預期;外匯占款恢復上升,資本項下相關資金外流壓力緩解;2017年1月開始,政府對銀行結售匯和海外投資範圍等加強限制,閘口監控增強;去年 大陸金融監管趨嚴,三行一會落實金融去槓桿,效果陸續出現;在環球經濟復甦提振下,去年 大陸貿易順差回復擴張。

從環球角度出發,宏觀經濟改善導致各主要工業國央行相繼討論加息進程,各國貨幣政策趨緊。一系列效應對美匯指數產生下行壓力。目前,全球經濟穩健復甦或將延續,需求回升理論上支撐了中國製造的供給,但因人民幣匯率上行,減低了出口產品價格的優勢,出口企業更需要透過對衝來平衡匯率風險。

美元匯率下跌,始終存在國際主要經濟體之間的博弈,美匯指數大跌可能受到美國政府有意無意的推動,這意味著2018年初的美匯指數可能發生超調式下行,或者可以說,近期的美匯指數大跌意味貿易戰的開始。

目前,中央政府宏觀經濟政策的主要基調,是在保證經濟增速大致穩定的情況下,通過加強監管來避免系統性金融風險的爆發。控制系統性風險的主要手段,在於通過維持流動性偏緊的格局來敦促金融市場與實體經濟的去槓桿。如果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持續快速升值,將有損於這一目標的實現。作為對沖,人行有可能調低每日中間價、通過逆周期因子調節、離岸市場操作、調整跨境資本流動的非對稱格局,以及審慎收緊貨幣政策等。

美匯指數大跌,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大漲,並非由基本面因素所主導。美匯指數由93左右跌破90,跌幅在過去一年多時間最為急速。有人認為是全球復甦由美國一枝獨秀轉為主要經濟體同步復甦;也有人認為,是全球投資者的股權投資從美國股市向其他股市的轉移,帶來了美元貶值。

不過,目前的時間點非常敏感,從美國角度出發,至少從短期來看,當前財政、貨幣與匯率政策的組合是完美的。減稅政策的通過可以吸引本國資本的回流與外國資本的流入,進而提振投資增長與經濟增長預期。加息與縮表一方面可以實施貨幣政策正常化,為應對下一輪經濟波動。美元貶值帶來的輸入性通脹,提升美國產品的全球競爭力,壓制與 大陸貿易逆差的擴大。在這大環境下,匯率的變化變得詭異, 大陸不可不防。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東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8/0130/1061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