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本身是為了自己,而不必為了配合別人,演出大家期待中的你。
一、被綁架的生活,被低配的人生
那天深夜,發小叮叮突然打電話給我,我立馬翻身坐起,睡意全無。
耳邊傳來叮叮的哭腔:「安安,你說我怎麼會把日子過成這個樣子呢?我真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待她情緒緩和,我才聽清她的煩惱。
叮叮結婚四年有餘,女兒3歲,一家三口其樂融融。但是,自從二胎政策放開後,叮叮的婆婆便不斷旁敲側擊,希望她能再生一個孩子。
在叮叮心底,二胎並不在她的人生計劃內。
眼下女兒上了幼兒園,她正想報考金融理財師,給自己的職場升級之路添磚加瓦。如果再生一個,在競爭激烈的金融行業,她的晉升空間基本為零。
我婆婆天天念叨,故意在我面前唉聲嘆氣,擺臉色給我看;三天兩頭跟親戚說,現在的年輕人貪圖享受,不情願多生;連住在樓下的鄰居都跟我說,你婆婆一心想給你們帶小孩,你趕緊去生一個呀……安安,你能體會我的處境嗎?我真的受不了了,我一想到她說的話就頭皮發麻,我乾脆順了她的意,就再生一個吧……
叮叮越講越低落,我也不禁心疼。
我忍不住開口:「親愛的,你何苦那麼在意她,這件事情決定權在你們兩公婆手上,別人指手畫腳又如何?你心裡真正想要什麼,才最重要啊。」
叮叮無力地「嗯」了一聲,我知道她並沒有聽進去,從小到大,她總是很容易因為別人的看法,改變自己的心意。
上學時,叮叮有天扎了個丸子頭。走進班裡時,有個女生不懷好意地笑她:「你頭那麼大還搞這樣的髮型,一點也不好看。」
周圍也有幾個人笑著附和。叮叮沒有回應她們,只是從那以後,我們再也沒見她扎過頭髮。
工作後,有位優秀的男生喜歡叮叮,對她窮追不捨,她對男生亦有好感,但仍是狠心把人家拒了。
因為,她媽媽明確告知:談戀愛可以,不要找外地人。很可惜,那個男生偏偏是外省人。
我總覺得,叮叮的人生本來可以像花兒一樣盛放的。但是,別人的評價猶如一張密不透風的網,把她牢牢纏住,令她動彈不得。
她用自己的身體,活出別人的人生。
二、一味依附他人,只能失去自我
叮叮總讓我想起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裡的女主角。
影片中,松子在悲慘的一生里,重複著相同的人生道路:不顧一切地付出愛,被虐待,被拋棄。
小時候,由於家人把精力放在體弱多病的妹妹身上,讓松子覺得自己被忽視。
為了獲取父親的關注,松子去馬戲團學會了做鬼臉,終於逗得父親對她開心一笑。
那一刻開始,松子便產生了這樣的認知:原來我要通過付出和討好,才能得到你的注意。
從父親身上得不到愛與認可,松子的心裡留下了傷口,在她成長的過程中,傷口不僅沒有得到修復,反而進一步惡化。
她在心裡認定:我不值得被愛,也沒有存在的意義,唯有通過犧牲自我,才能獲得別人的關愛。
帶著這樣的認知,她進入了一段又一段糟糕的情感關係。
她在內心無法認同自己,只能依附於他人,祈求從別人身上得到肯定。結果,她接連遭受打擊,直到最後慘死於壞學生的棍棒之下。
這部電影在豆瓣的評分居高不下,許多影迷直呼「看完之後哭成傻X」,也有很多人留言:我覺得我就是現實版的松子,我已經在他人的評價中迷失了自己。
可憐的松子,她把自己做當成一扇門,喜怒哀樂的鑰匙通通交給別人,完全失去了自我。
三、無懼輿論風雨,方能闊步向前
也有人無懼他人的評價,還因此成功升級了自己的人生層次。
2017年夏天,許多人因為《我們相愛吧》這檔真人秀節目,被「無尾熊」CP圈粉,我也入了坑。
節目中有一集,潘瑋柏和吳昕談起他出道後碰到的挫折。
當時擔任DJ的潘瑋柏透露自己要發唱片,很多觀眾反映說:「潘瑋柏先生,請你不要每天談你的唱片夢,你去馬桶里,看看馬桶里的水,看看你長得是什麼德性。」
唱片發行之後,他的公司也頻頻接到投訴:「你們幹嘛發潘瑋柏,他又不行。」
2011年獲封金鐘獎視帝,媒體卻一片唱衰聲;2014年小巨蛋演唱會,他在舞台上不慎發生意外,導致頭部大量出血,輿論普遍認為,他的演藝生涯要止步於此。
這麼些年,潘瑋柏經歷的輿論風雨,鋪天蓋地,但是,他不僅沒有被評論壓垮,反而闖出了自己的天地。
從當年的「嘻哈小王子」到今天的「嘻哈男神」,他步伐沉穩,信念篤定。
面對認真聆聽的吳昕,潘瑋柏坦然地說:「太多人跟我說,潘瑋柏你不行,你做不到,但我證明給你看,我可以。別人不認同我沒關係,我就是寫,我就是唱。」
他的人生重心,永遠在自己身上。
至於別人的否定,他只是輕描淡寫地說:沒關係。
所以,他堅持創作,發行十一張專輯,多首歌曲廣為傳唱;堅持鍛鍊,身體狀態良好,重登各大舞台;堅持推廣嘻哈文化,開始擔任節目製作人。
娛樂圈風雲變幻,有些人不堪輿論的壓力,就此沉寂;有些人在輿論中迷失了自己,再也找不回初心。
幸好,潘瑋柏漂亮地實現了反轉。
過往種種負面評價,於他而言,不是壓在心上的大石頭,而是腳下的雲梯,讓他一步一步向著人生的更高處走去。
他在歌曲中唱:殺不死我,只會讓我變得更堅強。
四、我們為什麼如此在意別人?
可是,普通人如你如我,該怎麼做才能像潘帥一樣強大呢?我們又為什麼如此在意別人的評價呢?
心理學家認為,我們從來沒有學習如何建立內在對自己的評價。
大量研究分析證明,很多人在童年時期,總是被父母要求成為他們所期待的樣子。
但是,和父母自幼的相處模式,對一個人一生中的生活認知、思維模式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由於沒有通過父母得到全然的接納,我們心裡總想往父母期待的方向努力,害怕被拋棄,被忽略。
無形中,我們把重心向外移,無法從內心獲得支撐,而不得不從外界尋求認同和力量。
所以,在內心深處,我們並沒有接納自己的空間。
於是,很多人會認為一切都是原生家庭的錯,把問題歸結於此,除了可以讓你說錯誤都是父母造成的,繼續逃避自己的責任之外,於事無補。
原生家庭只是其中一個因素,它不該為我們的人生背鍋。
五、學會向內看,讓生命重心回歸
既然如此,我們怎樣才能夠把向外看的眼光收回來,讓生命的重心回到自己身上呢?
來自心理學家的建議,或許可以幫到我們:
1、真正地看見自己
這種看見,是覺察,是分析,是對自己的全然接納。
當別人的評價讓我們感覺不舒服,負面情緒撲面襲來,我們的本能反應是壓抑或者宣洩,這兩種方式對我們毫無益處,情緒沒有得到有效釋放,心結無法打開,重心仍舊停留在別人身上。
麻省理工學院的卡巴金博士提出「正念訓練法」,可以幫助我們覺察自己,直面情緒:
當某種情緒升起,我知道我在充分地感受它,比如,我知道我正在生氣,正在難過,正在嫉妒。
我放下對所有情緒的評判,不管它是好的還是壞的。我也不急於把它按壓下去,讓它快快消失。
我只是安住在這個當下,和我的情緒在一起。
我的身體就像管道,情緒猶如流水。我讓情緒流經我自己,任其自然地流動。看它升起,也看它流走。
是的,一念起,我知道。一念落,我也知道。
按照卡巴金博士的方法,因衝突事件引發情緒時,遵從覺察、觀照、共處、接受、放下的過程,可以讓我們清楚看見情緒起伏的脈絡,由此逐漸將重心移回自己身上。
活著本身是為了自己,而不必為了配合別人,演出大家期待中的你。
這一生,你選擇輕鬆地愛自己,還是痛苦地迎合別人?
2、真正地為自己承擔責任
心理學上說,自我負責可以理解為:願意承擔自己行為給自我帶來的後果,並且本著自知、自愛、自尊的原則,選擇合適的行為來對待自己。
不管是叮叮,還是在生活中處處委屈求全的人們,他們都以為自己過得糟糕透頂,是別人的緣故造成。
其實,正是因為他們允許別人的意志凌駕於他本人之上,習慣了忽視自己,把別人的喜好和需求放在首位,把自尊和肯定抽離,導致他們的人生出現了困擾。
所有事情的發生,都經過你的允許,沒有偶然。
張德芬說過:「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除了你自己。沒有人能夠傷害我,也沒有人能夠治癒我,除了我自己。」
所以,建立自己為人處世的邊界意識,無論遇到何種情況,選擇以合適的行為對待自己。
有些人會說,我不敢,我害怕,他們怎麼可能允許我這麼做,他們肯定會指責我……
看,以這種逃避的理由,假想的藉口,導致不能做自己,完全是我們在自作自受。
我們自己的人生,別人理解或不理解,和我們又有什麼關係?
你在別人眼中並沒有那麼重要,重要的是,遇到衝突時,你應該選擇怎樣的行為,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潘帥已經給我們做了最好的示範,不是嗎?
3、真正地關愛自己
我們有足夠的力量去選擇,成為心目中的那個自己,放下別人對我們的評判,也放下我們對自己的評判。
允許自己可以做自己,不往身上套枷鎖,讓愛,自然而然從心底生根,發芽,滋養身心。
就像一朵花兒,不論有沒有人觀賞它,它只是自然地開在那裡,讓所有人感受到它的芬芳。
我們,也一樣,面對他人的評價,我們可以說:
我不認同你,但我尊重你本來的樣子;我不認同你,但我為自己的情緒負責;不管你如何評判我,我知道那並不是真實的我,我也無需為你改變。
是的,不因為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也不因為外界苛刻的環境自怨自艾。
因此,只需允許一切如其所是,這才是最真切的關愛,也是把力量聚焦到自己身上的關鍵。
醫學博士羅伊·馬丁納說:「我生命里最大的突破之一,就是我不再為別人對我的看法而擔憂。此後,我真的能自由地去做我認為對自己最好的事。只有在我們不需要外來的讚許時,才會變得自由。」
關愛自己,放下評判,人生才能還原自由的本色,充滿無限可能。
我們每個人都是生命的創造者,也是自己人生中的主角。很多人忘了這一點,只能在別人的評價里團團轉,低配了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