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分析:中國債務問題全貌之國企篇
描繪中國的債務全貌,是一件非常非常痛苦的事,其原因在於嚴重缺乏數據。中國從未系統的統計過國內各經濟主體的總資產和總債務,因此我們也並不真正了解這個國家的債務問題到底嚴重到了什麼程度。老蠻我作為全國首屈一指的經濟數據狂,試圖在本文中集合各種分散數據,以拼湊出中國債務問題的全貌。這是中國經濟學界前所未有的嘗試。我相信本文一定可以再次顛覆各位的三觀。——是以為序
一、國企篇:地王現象背後的經濟邏輯
國企的資產及負債數據算是相對完整,從2013年開始,中國財政部每個月都會公布國有企業的運營報告,從中可以摘錄出下表中的數據。這是一份很有意思的表格,不再建議各位先花兩分鐘看一看,建立一個基礎印象之後再繼續往下看……嗯,這也是筆者第一次建議各位閱讀原始表格數據。
2013年以來中國非金融國有企業資產數據一覽表(單位:億元人民幣。作者製表)
這裡先解釋一下,前述國有企業的資產運營數據,包含了除金融企業外的全部央企及地方國企,也就是從中石油中石化鐵路總公司,到各地的供水供電供氣公司,全部的資產運營數據均已包含在內。之所以要排除金融企業,是因為金融企業的負債率事實上都無限接近100%。比如銀行吸納的存款其實就是銀行對存款人的負債,銀行拿著存款出去放貸,掙個利差,本質上是一種無本生意。考察銀行的負債率演變沒有意義。
從2013年到2017年,國有企業的總資產從91.1萬億上升到151.7萬億,增幅66.5%,總負債從59.3萬億上升到99.7萬億,增幅68.1%。總資產增幅和負債增幅同步大增。從這種資產和負債增幅數據看來,似乎中國的國有企業經營規模,在這五年里有了長足的發展。然而真正的經營數據一擺出來卻嚇人一跳。經營收入從2013年的46.5萬億增加到2017年的52.2萬億,增幅僅僅只有12.3%,甚至還沒能追上通脹率,與狂熱的資產增幅和負債增幅根本就不在同一個位面。至於利潤數據,從2013年到2016年,始終呈現下降趨勢,從2.4萬億下降到了2.3萬億,毫無增長性可言。2017年,在供給側改革(即理直氣壯“做大做強國企”政策)的推動之下,國企利潤恢復增長,到了2.9萬億,但是與2013年相比的增幅也只不過是20.5%,同樣無從與資產增幅與負債增幅相提並論。
中國的“巨無霸”國企之一的中國石化公司標識
這麼看起來,國有企業從2013年到2017年的五年間,其真實的經營規模並沒有什麼像樣的增長,但是資產和負債規模的增幅超過60%。對這個問題,筆者的解釋如下:
2013年之後,地產泡沫愈演愈烈,國有企業對自己持有的房產地產等固定資產進行市場公允值評估,不斷提高自己的資產評估總值,並因此獲得更高的抵押融資額度。資產還是那些資產,但是價格提升了,因此負債也相應提升了。然而問題的關鍵在於:國有企業的實際經營情況並沒有什麼像樣的提升,無非就是供給側改革,強行提升上游的原料價格,讓國有煤鐵銅紙等原料生產企業恢復了一定的利潤增長而已。正因為此,國企的收益率指標越來越難看。總資產收益率(利潤/總資產)從2013年的2.64%下降到2017年的1.91%,凈資產收益率(利潤/凈資產)從2013年的7.57%下降到2017年的5.57%。由於利潤是償還債務的終極來源,這意味著國企的償債能力事實上在劇烈下降之中。
國企5年來的資產總值提升了66.5%,這事真是荒謬得無以言表。中國商品房均價,2013年6237元/平米,2017年7892元,增幅也不過是26.5%罷了。五年下來,國企的資產升值幅度,竟然比全國商品房價格漲幅還高出了40個百分點。為了能夠獲得更強的融資能力,全國各地的國有企業們不約而同的豁了出去,選擇了最極限的評估方式,就手頭的那些資產,能評多高就評多高,能貸多少款,就貸多少款。
而一旦地產泡沫破滅,通過極限評估方式獲得融資的國企,將會首當其衝,它們將會普遍面臨抵押物價值不足的困境。補充徵信?提供更多的抵押物?對經營情況並沒有實質提升的國企而言,根本就不現實。因此,在目前的情況下,維持資產泡沫,竟然成為了全體國企的首要任務!從央企到地方國企,為了確保生存,都必須死死的守住房地產價格的生死線。從這一點出發,我們就可以理解,大型國企集團的地產分公司,在全國範圍內兇猛的競拍地王背後的經濟邏輯:一旦地王現象停止,地產降溫,國企資產超溢價評估融資的窟窿就會暴露,這種後果,中國根本就無法承受。
接下來的問題順理成章:地產泡沫和地王現象,能夠持續嗎?(未完待續)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秦瑞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中國經濟熱門
- 習近平受巨壓 無法翻盤 專家:中國經濟會愈來愈慘 最新數據凸顯貿易戰衝擊
- 重磅!2019年 中國印鈔方式要變天!
- 重磅!高官披露人民幣換錨!這是直奔委內瑞拉去了!向松祚:中國經濟靠借債是海市蜃樓
- 中國經濟危機有唯1解藥 俄媒曝中共一直悄悄做1件事
- 特朗普:對中國徵收關稅3月1日從10%上升到25%(圖/視頻)
- 向松祚2019最新演講:很快要全面崩塌 沒有一個人逃得出去
- 中國經濟灰犀牛防不住!專家:習近平同意川普條件 沒反彈(組圖)
- 俄媒揭秘中國經濟最大秘密 雪崩滿足所有條件!中共還大撒幣
- 劉鶴帶來習近平「見面禮」 川普滿意嗎?中國經濟怎麼辦?4個字(圖/視頻)
- 中國經濟昨天出現極差預兆 黨的金母雞=20個阿里巴巴 巨無霸國企令貿易休戰無望
- 中國經濟數據驚人跌回入世初 英媒:美不要協議 就是要制裁中共
- 王岐山服軟 虛晃一槍?川普態度硬 連鴿派都變臉 4000億債務到期 房企現違約潮(組圖)
- 中共維穩最新指令 泄露2019房市要「變天」(上)(圖)
- 中國經濟恐「斷崖式下跌」 美企業界還熱傳中共重磅信息
- 醒醒吧!樓市上半場真的結束了 請珍惜手裡的錢!(組圖/視頻)
- 證監會為何突然換人?華爾街日報:習近平化解一大焦慮
- 習近平會用嗎?賀江兵:中國經濟有「最後一劑葯」
- 嚴重透支了未來!房地產這尿壺已經滿了!(組圖/視頻)
- 證監會副主席釋放信號:這是一個非常可怕的數字...
- 華爾街日報披露最新內幕 劉鶴中美貿易談判前景流出
- 深圳樓市爆倉百態:拆借千萬買12套房 最終家破人散(圖)
- 中共GDP有內部公開兩版本 習近平講話信息量大(圖)
- 大陸牛羊肉價格坐上火箭 蔬菜連漲七周 大放水惡果來了!(圖)
- 貿易戰 中南海看到新希望 川普就此軟化 北京這樣跳下去
- 深度好文:中國外貿凈出口全景圖(組圖/視頻)
- 中國供銷合作社回頭 離「憑票買糧」有多遠?(圖)
- 中國經濟內需為何被壓垮? 前高官曝貿易戰決策內幕 北京挑戰美元地位也慘敗
- 中南海理念一如既往?死亡稅下 民企哀號遍野 中國富豪蜂擁移資海外信託
- 貿易戰還沒談妥 中國珠三角廠商 大撤退至東南亞(圖)
- 習近平在高層會議上就經濟問題發出警告(圖)
相關新聞
- 驚爆中國企業一生產就虧 白宮設伏中美協議隨時破局
- 大陸地方債1天發行近1390億 創單日新高
- 中共發2019「出清令」 殭屍企業僵局難破(圖)
- 為何中俄為馬杜羅撐腰 地緣政治遊戲和債務(圖)
- 落入中共債務陷阱 斯里蘭卡尋求再借300億蓋高速公路(圖)
- 中國經濟昨天出現極差預兆 黨的金母雞=20個阿里巴巴 巨無霸國企令貿易休戰無望
- 比14間阿里巴巴還會賺!中國最賺錢企業是這家(圖)
- 深度好文:中國外貿凈出口全景圖(組圖/視頻)
- 習近平不應把國營企業和政治掛鉤 外國也有國企
- 中國製造利潤跌慘還下墜 國企私企槓桿率持續分化 只2省敢上調GDP 有你省?
- 習近平的「國企反擊戰」:政權鞏固和增長熄火的矛盾(圖)
- 民企現金流緊張 中共負債式增長威脅實體經濟(圖)
- 國民果汁被誰榨乾?再曝10億債違約 負債114億 要把企業當豬養(組圖)
- 債券到期高峰洶湧而來!房企20多天融資近1400億「借新還舊」
- 中美新一輪貿易談判將聚焦中國國企(圖)
- 2018國家賬本背後!賣地和債務的隱秘世界(組圖)
- 習近平給劉鶴壯行向川普示威 央視來個大動作 但高科技生產銳減 債務創新高
- 極不尋常 習近平在中央黨校竟然這樣說
- 人民幣與美元 誰更美?(組圖)
- 文武:中美貿易談判最主要的分歧是什麼 (圖)
- 歐盟委員會副主席提醒與中國企業合作有風險(圖)
- 美銀美林:中國救市未夠力 國指下跌空間達30%(圖)
- 中國債務違約創900億元新高 標普:經濟放緩更難還(圖)
- 王岐山服軟 虛晃一槍?川普態度硬 連鴿派都變臉 4000億債務到期 房企現違約潮(組圖)
- 證監會副主席釋放信號:這是一個非常可怕的數字...
- 4000億債務到期 大陸房企或現違約潮(圖)
- 俄專家:追求GDP 中共吹大債務泡沫(圖)
- 政府債務佔全球8成GDP
- 美國企業研究所:中國人口未來將減少 終結快速經濟增長時代(圖)
- 魯比奧敦促美企與政府合作 抵抗中共打壓台灣(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