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的父母 從不炫耀孩子
上個月,我的一位大學同學攜妻女從外地歸來,約了幾位同學小聚。
六個家庭、六個孩子、十八號人,就這樣圍坐在了一大桌上。
不知怎麼聊著聊著,話題就聚焦在了幾個孩子身上。
A說:
哎,我們這點工資全投資在孩子身上啦。
她每周要學兩次舞蹈、一次鋼琴。為了讓她練習,家裡還給她買了台上萬的鋼琴。不過好在孩子總算學出點樣子。
上周幼兒園來了個電視台節目組的,說要挑選每班兩個小朋友去跳舞,偏偏把我閨女選上啦。
我們也沒想到她在老師眼裡還很有資質,她的鋼琴老師也說這孩子韻律感強。
B聽了,有些不甘示弱:
我們倒沒有帶著孩子學這學那,我們就是每天晚上給孩子講講故事。
可沒想到吧,這孩子不到五歲,竟然一邊聽我們講故事一邊認得了好多漢字。
他現在甚至能自己閱讀一些簡單的故事,專註力也不錯,自己看書一般能看半小時呢。
C當即說道:
哈,那倒跟我們家孩子比較像,都是語言方面比較好。
我們三歲時能背的唐詩就有七八十首。現在她上小學二年級,在班上當語文課代表。
不過我們對她要求也挺嚴,愛好語文可以,但絕不能偏科。所以她目前的每次考試,還算門門優秀。
幾個爸媽越聊越開心,那天的聚會,聊著聊著就變成了各家的“花式秀娃”。大家從才藝、天賦,誇到懂事、獨立……
似乎還不過癮,有個媽媽當場拉起孩子,說:“來,你站到凳子上去!給大家表演一支你最近剛學的舞蹈。”
我不知道那天在場的大多數(包括孩子們)是否聚得開心?但我知道有個爸爸肯定是不開心的。
這個爸爸(且稱他D)後來私下找我聊天,說:
“你們家的孩子現在也報什麼培訓班了嗎?效果怎麼樣?
我兒子眼看就要上小學了,還就只會各種淘氣搗蛋,給他試過兩次體驗課,根本不好好學,注意力完全不集中,還不夠惹老師生氣的!”
和其他孩子這麼一比,這位爸爸的言語里更充滿著焦慮。
2
可是,在D眼裡“只會搗蛋”的孩子,就一定遜於A、B、C家的孩子嗎?
我看未必。
小男孩更貪玩、淘氣,是普遍的天性。
他們只是在用“發散性玩”的方式,來探索和認知這個世界。
D只看到自己兒子閑不下來、精力旺盛、喜歡搞事情,卻未看到他的熱情、主動和冒險精神。
他們通過“破壞”來鍛煉自己的手眼協調、他們“自說自話”形成自己的思維能力,他們不斷“試錯”才發現什麼是對的方式。
哪怕是爸爸看來最無意義的奔跑、大笑、瘋鬧,其實卻最能促進孩子的腦幹發育,激發和調動大腦神經的高度活動能力。
大量研究表明:創新型、靈活性、適應性、順應性的根本,就在於運動。
除此之外,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都有屬於自己獨特的生命發展軌跡。
拿別人家孩子“能唱很多歌”和自己家孩子“五音不全”比,拿別人家孩子“會說流利的英文介紹”和自己家孩子“ABC還認不清”比,其實真的沒有必要。不過是小學課文《田忌賽馬》里,拿別人家的強項和自己家的短項比。
再者說了,作為“過來人”,我們真的覺得模範生就一定等同於未來社會的精英?
“好學生”必然把更多精力聚焦在書本和課業上,而看上去沒那麼好的學生,卻可能無形間把精力投射在了情商、財商、玩商的提高,或創造力、空間思維、審美情趣的培養上……
說不定哪一項,就能讓他未來在多元化的世界裡,真正大放異彩。
並且,我曾在很多場合聽到老師和家長們說,三年級以前,孩子們在知識和才藝上的那點領先優勢,其實微不足道。三年級以後出現逆襲和反超的,實在比比皆是。
所以,你今天對孩子不遺餘力地誇耀,都有可能成為明天打臉的巴掌。
3
再來看看父母炫耀孩子,對孩子究竟意味著什麼?
大多數孩子對自己的認知,來自於身邊人對自己的評價。
父母在公開場合經常炫耀孩子,得到的多半是一種“禮貌認同”。可孩子當真了啊!他們認為自己就應是優秀、閃亮和高人一等的。
有些孩子,甚至深陷於父母用“表揚的話”所編織的那個美麗世界裡。父母越表揚,就等於一次次加固了他們自我想像的圍牆。他們更害怕批評,也更敏感、更脆弱。一旦遭遇小的挫敗,對他們卻是巨大打擊。
還有一類孩子,他們在不斷“被誇”中產生一種慣性,進步的驅動就是為了滿足別人的誇耀。
他們在父母的期待里不斷追趕,以至於忘了問問自己究竟要什麼。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多半也更在意別人的看法,為了贏得別人的肯定,而壓抑真實的內心。
由此看來,誇耀的父母逞一時之快,可對孩子卻可能是另一種傷害。
4
聰明的父母,從不炫耀孩子;也不因為自己孩子看似無從炫耀,而陷入盲目焦慮。
他們既能看到別人孩子的優劣,更善於發現自己孩子的閃光點,他們依據孩子的天性,幫他找到真正適合的成長路線;他們以自己的“平常心”,身體力行地告訴孩子,勝(優)不必驕、敗(弱)不必餒,你只管不斷踏實努力,去做更好的自己。
想說說我童年時代的鄰居一家。
我鄰居有個女兒,恰巧和我同齡。說來有趣,她不僅人長得比我略高一頭、成績略好一點、才藝也更多一些,似乎還比我更有禮貌。
我倆是從小的好朋友,但記憶中我們的父母都很少拿我倆橫向比較。我倆就這樣一路沒心沒肺地快樂長大。
後來我們各自搬家,聯繫少了,我聽說她考上外省的一所985高校,學的是審計專業;再後來,得知她回城考上了本地的公務員,當了一枚女警察,也算圓了童年時的一個小小夢想。
前陣子我碰見她的媽媽,聊了一會兒,我說您的女兒如今當女警,會不會偶爾也有一點不甘心?畢竟我得知她們學審計的,很多出來後進了銀行、會計師事務所、還有進投行的,年薪直奔百萬。
她媽媽跟我很篤定地說:“這個不會。我們從小就教育她,不用去跟別人比。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每種生活也都不一樣。
確實像你說的,她同學有的已經收入很高、全球出差、前途無量,但每種工作都肯定有它的正反兩面。
既然選擇了這一行的‘好’,就不用再羨慕另一行的‘另一種好’。還不如踏實做自己,要比就跟自己比(自己的生活一直在前進,就很好)。”
我豁然想到,鄰居女兒的確從小就是陽光積極、開心快樂,並且一直心態很穩的樣子。
聰明的父母,從不炫耀孩子。
是因為明白孩子的生活從來是過給他自己的,編劇是他、導演是他、主演也是他。
而不是早早就把孩子推向和他人比較的無盡深淵裡。
好的家庭永遠告訴孩子,生活不是過給別人看的,也不用太在意別人的看法,多關注自己就很好。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冬琪 來源:凱叔講故事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教育育兒熱門
- 教育孩子 帶他吃頓飯就夠了(組圖)
- 12歲之前 父母一定要「逼」孩子養成這6種好習慣!受益一生(圖集)
- 父親的責任(深度好文)(圖)
- 長大後最吃虧的 往往是這種孩子(圖集)
- 博士媽媽超厲害 把英語單詞編成三字經 健忘兒子1天記住800單詞(圖)
- 請不要提前透支孩子的福報!(組圖)
- 虎媽痛哭:學霸兒子最多1米65!醫生:家長通病!(組圖)
- 孩子渴望父母說這六句話 你說過了嗎?(圖)
- 第十名現象:考80分的孩子往往比滿分孩子長大有出息 這是為什麼?(圖集)
- 孩子性格養成 「跟誰睡」很重要(圖)
- 斯坦福教授:用以下12種語境表揚孩子 事半功倍!(組圖)
- 一句話影響他一生10句「父母常掛在口邊」的童年陰影禁句(組圖)
- 16歲女生棋霸兼學霸備考清華 一年只看一次電視!(圖)
- 父母最應知道的十條心理學規律(圖)
- 過年期間如何毀掉一個孩子?
- 把孩子培養成優秀管理人才需要哪些要素?
- 成長過程中是什麼導致了孩子不願再跟家長溝通?
- 閱讀是孩子畢生的財富 這19個小妙招 讓孩子愛上閱讀!(圖)
- 下一個博爾特?地球最快的孩子刷爆網路(圖)
- 如果你家有孩子在上學 就一定要好好看看這篇文章!(組圖)
- 對孩子來說 為什麼老師一句話頂家長十句?(圖)
- 6歲之前 孩子總愛問「為什麼」 家長這樣回答孩子更優秀(組圖)
- 哄寶寶睡覺 父母千萬別做這6件蠢事!(圖)
- 推薦10首寶寶啟智古典音樂(圖)
- 這幾類父母很難養出幸福的孩子 尤其是第二種(組圖)
- 6歲女兒患上婦科病 打開衣櫃全明白了 媽媽淚崩!(組圖)
- 孩子的智力遺傳於媽媽?生男孩全部影響 生女孩影響一半!
- 女兒考上清華向父親報喜 父親忘掛電話 得知真相 女兒癱在地上!(組圖)
- 請告訴孩子 讀書才是最容易走的那條路(圖)
- 哈佛教授:排名前5%學生的學習秘訣就3個字 這比勤奮更重要!(組圖)
- 父母越乾淨 孩子越高貴(組圖)
- 為什麼你付出越多 孩子越不心疼你 越不知感恩?教育專家:因為你沒做到這一點!
- 養兒子有三忌 養女兒有五忌 家長早明白 孩子以後少走很多彎路(組圖)
- 告訴孩子 這些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兒(建議永久保存)(組圖)
- 太愛乾淨的父母 往往養不出聰明的孩子 孩子還是「臟」點好(組圖)
- 母子吃完早飯後 老闆搖搖頭:這當媽的 老了等著被送去敬老院吧(組圖)
- IQ210 世界上智商最高的那個孩子 現在怎樣了(組圖)
- 美高科技達人限制子女使用手機
- 「窮養兒富養女」原來是指這樣養 可惜90%的媽媽都弄錯了(圖)
- 「媽媽我去天堂了!」她跳下21樓!殺死她的凶手竟然是…誰都想不到!!(組圖)
相關新聞
- 元宵節猜燈謎 看看聰明的你能猜對多少? (組圖)
- 一位57歲母親退齣兒子家庭的真實經歷 值得每個老人借鑒(組圖)
- 郭富城陪嬌妻方媛及岳父母新年聚餐 一路緊緊抱著女兒滿面笑容! (圖集)
- 哄寶寶睡覺 父母千萬別做這6件蠢事!(圖)
- 魏京生:悼念弟弟魏曉濤(圖)
- 妻子發現丈夫拿著手機在流淚 妻子偷偷看後徹夜難眠!(組圖/視頻)
- 【揭秘】胡耀邦向八老彙報工作 自己的房子自己不要 VS 一個學生三平米(圖集)
- 我帶了個「假對象」回家過年 發現這屆父母太難對付
- 為什麼要回家?這是我聽過最美的答案!(圖集)
- 孩子渴望父母說這六句話 你說過了嗎?(圖)
- 這四類人 第一類適合當老闆 第二類人適合當高管!(組圖)
- 一句話影響他一生10句「父母常掛在口邊」的童年陰影禁句(組圖)
- 小鳥不小心掉進水裡 聰明汪的反應讓人激贊 主人超驕傲:好棒的孩子!(組圖/視頻)
- 媽媽用假娃娃忽悠1歲姐姐說生了個弟弟 寶寶的反應 把媽媽笑噴(組圖)
- 悟空多聰明?看他處理唐僧的問題就知道!(組圖)
- 聰明的最高境界:靠譜(深度)(組圖)
- 「父母在 人生尚有來處」 它的下半句才是精髓 字字扎心(組圖)
- 父母逼婚 逼到我差點兩次被強姦 第二次在自己家 (圖)
- 真正聰明的人 從來不和別人爭對錯!(組圖)
- 父母最應知道的十條心理學規律(圖)
- 楊超越曬照將父母接來上海一起過年 父女倆街上比心太萌了(圖集)
- 父母瘋狂催婚 33歲兒子無奈燒炭自殺!(圖)
- 貓貓剪指甲亂咬 聰明主人給它戴上「零成本口罩」 效果超好!(組圖)
- 有兒子的轉走!沒有兒子 也轉。為自己轉!(圖集)
- 12歲之前 父母一定要「逼」孩子養成這6種好習慣!受益一生(圖集)
- 不知該跟岳父母說什麼?給男性的回娘家教戰守則(組圖)
- 最好的教養 是尊重自己的父母(組圖)
- 算一算經濟賬 年輕人都不愛過年了!(圖)
- 中國700萬留守兒童 10%認為父母已死(組圖)
- 今年回家躲過了相親 躲過了盤問 卻沒躲過父母秀恩愛…哈哈哈哈哈哈(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