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中國文化 > 正文

儒家的智慧——儒者的最高境界不是富貴 而是這個字!

儒家的智慧:儒者的最高境界不是富貴……(圖片:維基共享資源)

《中庸》提出,「天」賦予萬物「性」。「性」是萬物之所以存在的「理」。按「理」而生活,完成天所賦予的使命,就是「道」。《中庸》甚至用了三分之二的篇幅來講所追求的修養的最高境界。

《中庸》,是儒家經典的《四書》之一,原是《小戴禮記》第三十一篇,作者是誰尚無定論,一說是孔子嫡孫子思(即孔伋)所作,另一說是秦代或漢代的學者所作。

宋朝學者對《中庸》非常推崇,而將其從《禮記》中抽出獨立成書,朱熹則將其與《論語》、《孟子》、《大學》合編為《四書》。

中庸一詞的意思有兩方面的思想差異:

宋明理學傳統闡述的是:「中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之名;庸,平常也。」

也有學者認為宋明理學傳統對於中庸的闡釋有所錯誤。他們認為先秦「中庸」一詞所謂的「中」乃是指「心中內在」的修持功夫,而非是指「不偏不倚處於中間」的行持處事。

《中庸》提出,「天」賦予萬物「性」。「性」是萬物之所以存在的「理」。按「理」而生活,完成天所賦予的使命,就是「道」。

《中庸》在字面上的解釋即是「中道及常理」之意,所追求的修養的最高境界是「至誠」,甚至用了三分之二的篇幅來講,究竟有怎樣的玄機?

網文分享了中庸所談的「至誠之道」,從修身養性中來看,其實也是「真誠之道」。

真誠,是心之至誠,以誠待人則無人不信,以誠處事則無事不克,以誠立業則無業不興。

真誠,是心之至誠……(示意圖)(圖片:pixabay)

•以誠待人則無人不信

清人方苞曾言:「感人以誠不以偽。」用自己最真實和真誠的心去對待他人,沒有半點虛情假意,不以誑語欺人,這是做人必須具有的品格。誠之者,人之道也。以誠待人有誠意,君子之交淡如水。誠意的多少並不會以金錢衡量,也不會以功名去較量,以誠相待的雙方,是指彼此有一顆互相諧和的心,沒有攀比,沒有嫉妒,只有最誠摯的祝福和願景。

君子以誠待人即為德。「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真誠滿德的劉備待人之誠,無不被後人讚譽。他求賢若渴,對人才誠心誠意,故不顧奔波之苦,三顧茅廬,諸葛亮感於劉備之誠,於是決意出山輔佐劉備,從而使劉備能在後期成功入蜀,穩定戰局,與吳魏形成三足鼎立之勢。以誠待人是一種品德,從而能感化他人,心想事成。

朋友之間心照不宣,肝膽相照,如此「共飲一江水」的豪邁,不就在於一個「誠」麼?「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人人真誠,則人人相信。切記:以誠待人。

•以誠處事則無事不克

宋人吳處厚曾言:「誠之所感,觸處皆通。」為人處事難免會碰到疑慮困惑,那是因為不夠誠心,只要誠心向上,則無事不克。求學即如此,常懷有一顆真誠之心,則能入門而博學。楊時與游酢虔誠求學,不畏艱辛,程門立雪,求學如此誠心向意,終能有所成。

生於南北朝的祖沖之,他對科學研究的誠心可謂感天動地:當時他創製了一部新的曆法叫做「大明曆」,而大臣戴法興認為祖沖之擅自改變古歷,是離經叛道的行為。祖沖之當場用他研究的數據回駁了戴法興,最終「大明曆」得以頒布。此「誠」,是一種誠心堅持自我,無所畏懼的態度!

中庸言之:「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說的是由真誠而自然明白道理是天性,由明白道理後做到真誠是教育;真誠也就會自然明白道理,明白道理後也就會做到真誠。用真誠的心去學習和做事,就能修心立人,真誠是最好的處事態度。切記:以誠處事。

•以誠立業則無業不興

「至誠則金石為開」。創業之艱辛,或櫛風沐雨,或披星戴月,但只要時常懷有一顆真誠之心,則百業俱興,金石亦會為此而開。只要以真誠之心去做一件事,事業的成功也總有一天會降臨。

正如孟子所說:「舜發於畎畝之中」,舜在被發掘為人才之前,只誠心躬耕。在成為帝王之後,他懷著對江山社稷的誠心默默地去為百姓謀福祉,勵精圖治,最終功夫不負苦心人,為華夏大地的早期文明立下豐功偉績。

孟子(圖片:維基共享資源)

中庸有言:「誠則形。行則著。著則明。明則動。動則變。變則化。唯天下至誠為能化。」其大意說的就是:人做到了真誠就會表現出來,表現出來就會逐漸顯著,顯著了就會發揚光大,發揚光大就會感動他人,感動他人就會引起轉變,引起轉變就能化育萬物。只有天下最真誠的人才能化育萬物,使萬業俱興。切記:以誠立業。

真誠的力量,小至興人,大至興業。至誠不息,則萬物俱興。

只要抱著一顆真誠的心,又愁何事不成?

「誠者自成也」,有真誠的信念去修善自身,完善自己,待人接物處事滿懷真誠,中庸之道談「誠」如此,而你又何不為?

真誠,就從「心」開始吧!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騰訊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8/0905/1168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