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共被迫轉向?民營經濟占GDP超過60%

中共對民企融資問題開始政策調整。

最近,中共實行「國進民退」的政策造成經濟一路下滑,股市大幅下跌,進入漫漫熊市。在貿易戰和經濟衰退的雙重逼迫下,中共不得不對占據中國經濟過半的民營經濟作出政策調整,中共央行並創製了新的融資工具,以緩解民企融資難問題。有分析認為,該政策缺乏落實的細節,其效果如何需要繼續觀察。

民營經濟占比重太大中共被迫政策轉向

陸媒《新浪財經》10月23日報導,中共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0月22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決定設立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幫助緩解企業融資難。

隨後,中共央行宣布,設立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今年6月,中共央行為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增加了再貸款和再貼現額度1500億元,現決定在此基礎上,再增加再貸款和再貼現額度1500億元,支持對小微、民營企業的信貸投放。

中國民營經濟占中國經濟比重很大。中共發改委9月6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截至2017年底,中國民營企業數量超過2700萬家,個體工商戶超過了6500萬戶,註冊資本超過165萬億元,占GDP的比重超過了60%。

分析:融資措施落實缺乏細節

路透報導稱,中共扶持民營企業融資的措施雖然是一劑強心針,但尚未實施落地,如何實現市場化定價及存量應用,市場仍觀望進一步的細節。

一位險資投資人士認為,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是轉嫁風險的工具,其真正的作用是給風險定價或分散風險,讓原本風險偏好比較高的投資機構能在一定程度上接受民企,給民企融資。

他進一步指出,去年起金融監管層出台的資管新規等系列監管政策,堵上了原本通過非標、通道、分級產品等企業融資路徑,社融數據下降的同時把民營企業也差不多「整黃了」,這個工具屬於補救措施。

該人士稱,「現在這些工具很多都被砍掉,直接讓銀行貸款去對接企業,肯定在風險偏好上無法匹配,因為銀行貸款更願意找央企國企和大型企業,中小民企融資難亦在所難免。」

而該融資工具是否能提高金融機構的風險偏好、實現市場化操作,他認為並不樂觀。他說,金融機構的風險偏好在短期內很難有改變,和企業經營目標、管理風格、人員等相關性都比較大,不是說變就能變的。

某城商行金融市場部負責人表示,從工具本身的作用來講,「我不認為通過信用違約掉期(CDS)等風險緩釋工具這種基本沒有市場成交量的兩個工具就能把幾千億的市場托的住。」

另外,該融資工具如何實現市場化定價也存在諸多難點。招商銀行資產管理部高級分析師陳鄭就談到,「如果真正市場化操作,民企發債還是需要100-200個基點的增信成本,融資成本仍然沒有降下來,但支持力度過大致利率過低,又存在道德風險。」

上述金融市場部負責人則指出,與國外債券市場相比,中國沒有成熟的高收益債市場和相應的信用挖掘機制,投資者對民企債或沒有強擔保債券的定價並不了解。

他說,「想要啟動這個市場可能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但這個需要時間,沒有那麼快。」

民企活力需要公平的營商環境

中國黃金集團首席經濟學家萬喆指出,對民營企業而言,公平競爭是最為重要的,要增強市場的信心穩定需要建立完善的系統性體制。

路透報導認為,面臨持續加大的經濟壓力,中共政府的公權力需要繼續瘦身,這是一個放水養魚、激活實體經濟創新能力的現實舉措,更是一劑釋緩市場對「國進民退」和「稅負偏重」疑慮的良藥。

路透援引一位不願具名的官員的話報導,「涉及處罰企業的條款超過1000條,連營業執照如何擺放都有具體規定,如果不規範企業有可能被處罰。而處罰的尺度從一倍到九倍完全取決於相關執法部門,這自然有了權力的尋租空間。」所以,「要想處罰你,總有一條適合你。」

該人士不無憂慮地稱,一到企業實地了解,就會發現雖然減政放權一直在喊,但很多並沒有落實,有些甚至是明減暗增。

穩經濟的關鍵是要穩民企

FT中文網專欄作家、經濟學家徐瑾10月23日在英國《金融時報》撰文表示,過去數年民企融資條件惡化,股權質押成為不少企業家求助的融資方式,市場動盪之下,高達2.9萬億元的股權質押接近或者到達清盤線,一旦強行清盤賣出,不僅股市面臨血洗,實體經濟與金融安全都面臨重大衝擊。這就難怪中共高層10月21日(周日)召開穩定會議的急迫了。這次專題會議由劉鶴主持,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也參加。

除此之外,中共總書記習近平還以「回信」形式表態,稱40年來,民營企業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

徐瑾認為,中共高層不約而同的喊話,表明提振經濟的核心還在於民企,沒有民企的健康發展,沒有企業家的信心,中國經濟難以破局。

不過,徐瑾懷疑,中共高層會議提出的新思路,落地中能否產生好效果。因為,中共的政令落實一直是老大難問題,即使好的立意也會導致不同的結果。

中共開始恐懼經濟螺旋式下行風險

招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萬釗10月23日發表研究報告,認為中共推出的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就目前的規模來看,其實際效果應該不會太明顯。

萬釗表示,這是中共央行結構性貨幣政策的一個創新,這個措施一開始規模不會太大,主要是嘗試性質;其次,這是迎合支持民營經濟政策的一個姿態。其背後的政策含義,在於中共決策層對經濟螺旋式下行的風險有所恐懼,並開始試圖加以解決。

責任編輯: 秦瑞  來源:希望之聲記者賀景田綜合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8/1024/1193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