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荒謬絕倫的「豫西民眾活埋5萬國軍」

作者:
中共的鐵血論壇之流,甚至說什麼:1944年5萬國軍被河南民眾繳械活埋。那麼歷史真相是什麼呢?本文還原真實的歷史。

豫中會戰最有名的就是大撤退。

豫中會戰的許昌會戰打響之後,日軍突然出動包括坦克第3師團在內的主力向西急進,試圖合圍嵩山地區的湯恩伯集團主力。

在危急時刻,湯恩伯果斷指揮部隊放棄嵩山西撤,從而保住了13軍在內的約6到8萬中央軍主力。

這些有生力量在稍後的桂柳會戰中,發揮了作用。

此次撤退是比較慌亂的。其一在於日軍推進速度很快,已經搶在湯恩伯之前封鎖了從許昌到洛陽的公路。

萬幸的是,日軍急於攻打洛陽搶功,加上沒有想到湯恩伯突圍如此迅速,公路部署兵力不多,給了我們可趁之機,最終全部順利突圍。

即便如此,突圍也是非常緊張的,出現一定程度的混亂。

這是第一次大突圍,還有第二次。

所謂第二次,就是日軍10萬主力圍攻洛陽。第一戰區司令長官蔣鼎文明白,洛陽已經不可防禦。

為了掩護洛陽附近國軍主力撤退到地形複雜的豫西山區,蔣命令武庭麟將軍一部在洛陽死守。

在武庭麟死守的20多天時間,國軍第二波主力向豫西撤退,這次撤退規模也很大。

撤退部隊同樣面臨日寇追擊和攻擊,不斷發生激戰,李家鈺上將因此犧牲。

撤退本身沒有什麼,因為畢竟所有主力都撤退成功了,沒有一個師被日軍殲滅。

這些撤退到豫西的主力,協同趕來的胡宗南集團中央軍主力,在靈寶會戰重創日軍,迫使日軍停止了豫中會戰,還是很成功的。

大撤退的關鍵,在於出現了一些所謂民眾攻擊撤退部隊的情況。

這也是以往某些人口誅筆伐的東西。

所謂:湯恩伯的部隊見到日軍就跑,還一路殺人放火,河南老百姓自發起來攻擊國民黨部隊,甚至繳了一個團的槍。

馬屁精劉震雲之流寫到:農民們一直等待著這個時機。連續幾個月以來,他們在災荒和軍隊殘忍的敲詐勒索之下,忍著痛苦的折磨。現在,他們不再忍受了。他們用獵槍、大刀和鐵耙把自己武裝起來。開始時他們只是繳單個士兵的武器,最後發展到整連整連地解除軍隊的武裝。據估計,在河南戰役的幾個星期中,大約有5萬名中國士兵被自己的同胞繳械了。

至於要錢不要臉的鐵血論壇之流,甚至說什麼:1944年5萬國軍被河南民眾繳械活埋。

整個豫中會戰中,國軍傷亡總數只有2萬多人,其中大部分是傷亡於戰爭。居然還真有敢說5萬這個數字的。

那麼歷史真相是什麼呢?

第一,用屁股也能想到,老百姓不具備攻擊軍隊的能力

薩沙寫的似乎不太文明,但道理絕對沒錯。

作為一個老百姓,給你一把大刀,你敢去攻擊武裝到牙齒的正規軍嗎?

這和送死有什麼不同?

在抗戰期間,國軍一個班裝備1挺輕機槍,若干步槍,不少手榴彈,中央軍主力還配備輕型迫擊炮也就是擲彈筒。

這樣一個班的火力,如果放到當年清末庚子事變對付義和團,一個班至少可以對付一二百人。

而當年1萬多拿著單發步槍的八國聯軍,都能殺得幾十萬義和團作鳥獸散。

那麼,裝備先進武器的中央軍1個團可以對付多少人?

一二萬老百姓也打不過吧!

5萬國軍,要多少老百姓來對付?恐怕需要100萬人。

誰能有本事組織豫西100萬老百姓,發動對軍隊的攻擊?

那麼問題來了,這些老百姓靠什麼去繳國軍大部隊的槍?

況且,義和團終究還有些戰鬥力,動輒搞什麼刀槍不入,自我催眠,往上硬沖。

而普通老百姓,絕對沒有這個膽量。別說老百姓,就算是部隊,在只有大刀長矛土槍的情況下,也不敢不要命的去沖敵人主力部隊,這不是送死嗎?

如果中國老百姓真的這麼牛,也不會出現5個日本兵扛著個膏藥旗,趕著幾萬老百姓跑反了。

這是最基本的常識,任何一個有正常思維的人都應該明白。

薩沙就不明白,這種荒謬的說法為什麼能流傳這麼久?

難道中國人都是白痴?

摘錄一段湯恩伯第13軍軍長石覺將軍的話:我看到一份雜誌說:「三十三年春日軍進犯中原時,湯部兩個集團軍撤退之際,屢遭豫西民眾攔截……」這是荒唐不過的話,慢說是兩個集團軍,即使是一個戰鬥的班,民眾也根本吃不動,攔不住。我曾見在遠方擔任警戒的班,暴民四五十人逼近,意圖奪械,班長警告之後,發射兩枚槍榴彈,該等暴民即行鳥獸散;附近村民連忙送茶送水前來,連連好話,表示親熱。

第二,那麼存不存在繳槍這回事?

確實存在。

根據國軍眾多回憶錄,確實存在國軍小股部隊、後勤人員和零星散兵被繳械的。

劉茂恩回憶,曾經有民團憑藉險要攔住他的司令部,對他們攜帶的物資進行哄搶。雖司令部戰鬥人員不多,但在劉茂恩下令警衛部隊開槍掃射以後,這些民團也作鳥獸散了。槍械沒什麼損失,但民團乘亂搶走了大車上的一些物資。

85軍炮兵營營長馮堯和也回憶,曾有民團攔住運送大炮的車隊,要留下武器。炮兵沒有什麼槍,不好對付。好在後面開來了步兵一個排,民團立即跑散了。

中央軍的劉戡也回憶,曾經有寨子的民團攔住部隊,要求繳槍。

這說明,零散的民團攔路要求繳槍,確實是存在的。

第三,繳械的是普通民眾嗎?

當然不是,這些都是豫西地方武裝。

一些回憶錄已經寫得很清楚。

比如李家鈺36集團軍上尉黃開仁的回憶:我們司令部一行人走到一個叫做菜園的地方,前面一座山擋路。山上人聲槍聲鼎沸,只聽山上很多人呼喊:同志們,來我們這裡幹事吧。如果不願意的可以把槍留下,放你們過去。這是偽軍張天明的土匪武裝,據說平時就在這一帶活動,招納人馬,收繳槍枝,擴充勢力。由於地形險要,張參謀長有些惶恐,舉止失措。李家鈺司令來了以後,面帶微笑說這點小問題有什麼不好解決。他下令特務連槍上刺刀,發揮所有火力向山上射擊。那幫烏合之眾,亂放一陣槍就作鳥獸散。我司令部全體人員安全無損通過險境。

第29集團軍新8軍軍長胡伯翰也回憶。在和日軍激戰後,他們在澠池撤退遭遇了地方土匪武裝上官子平的攔截。上官子平是半土匪武裝,擁有1000多人槍。新8軍暫編29師本來是雜牌軍高樹勛的武裝,戰鬥力不強。在和日軍激戰中,該師傷亡很大,一部分部隊被打散,餘部奮力突圍。突圍期間,打散的部隊又被上官子平武裝占據險要地形設伏攔截,損失了幾百人。

豫西這個地方從清末開始,就是全國著名的四大匪地之一。

就土匪相對數量來說,豫西土匪數量極高,絕對不比另外三個,也就是四川、東北、湘西要差。

這裡每縣都有大量土匪武裝,豫西幾個著名的人物,比如軍閥劉鎮華(曾經的陝西省主席),劉茂恩(國軍集團軍司令),別廷芳(豫西土皇帝),孫殿英(這傢伙大家都知道),武庭麟(死守洛陽的抗戰英雄)均是豫西土匪出身。

豫西的土匪並不同於山東劉黑七那種四處流竄的土匪,而是一種半民團半土匪的武裝。

這些武裝多由土匪被政府名義收編,轉為半正規軍,駐守一方,可能是一縣甚至幾個村子。

豫西從清末到民國初年,戰亂連連,土匪橫行,所以地方實際是由這些傢伙來管理的。

他們和地方鄉紳力量結合,成為地方實際控制者。

蔣介石的命令在這裡是無效的,以別廷芳為例,在他盤踞的十多個縣,他要殺誰就殺誰。就算蔣介石派去的人,別廷芳一句話就殺了。

到了南京國民政府控制全國,尤其是河南省後,傳承清末民初的特點,豫西地方尤其是縣城以下的各村,幾乎還是自治的,仍然有這些武裝盤踞。

在別廷芳統治區,他殺過偷掰包穀穗的小孩和偷扒紅薯的農民。這種顯然是違背國家法律的,但你能把擁兵2萬的別廷芳怎麼樣呢?

這是一個社會問題,也是歷史問題,短時間內是解決不了的。

抗戰期間,這些武裝力量多處於中立,也就是既不支持日軍,也不支持國軍,是牆頭草。湯恩伯蔣鼎文對他們多是拉攏,以防止他們投靠日軍。

這些人不是普通的民眾,他們其實就是土匪。少則一二百人,多則幾千人,裝備步槍、機槍、手榴彈甚至迫擊炮等武器。

自然,他們的兵力和裝備和中央軍相比是遠遠不如的,但乘火打劫散兵,尤其是後勤輜重等沒有什麼自衛能力的部隊,還是可以的。

其實,八路軍的游擊隊也曾參與打劫。

原於河北抗過日的孫華永率領青年武裝,在馬峪川上口繳獲潰兵步槍30多支。中共地下黨員甄德寬和藺大林組織的游擊隊,在穎陽九龍口繳獲潰兵長槍五支、子彈五箱,騾子兩匹、布五捆。「(《登封縣誌》,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6月版,P193)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博客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8/1204/1213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