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黃樂祈:中共向國民黨投下核彈

—國民黨忽然發現「政治一日也嫌長」的真理

作者:
「九二共識,一國兩制」,真的叫國民黨措手不及,讓藍營新年伊始就趕著救火。月前還說「不排斥統一」,又出自傳批評太陽花學運的馬英九,發現這與他常掛在口邊的「九二共識,一中各表」截然不同,他已不能在群眾面前宣傳自己與中國一邊有什麼共識。這個核彈,炸的當然不只是這位民望曾低到只有9.2%的前總統,還有整個國民黨。

作者認為,選前「韓流」的崛起,在選後反而成為國民黨的夢魔。(攝影:李智為)

老子道:「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回首台灣這一個多月的種種,所言非虛。

民進黨曾迷失在全面執政的雲霧

猶記得,當九合一選舉塵埃落定,興奮的興奮,驚訝的驚訝。畢竟,國民黨只消四年就「翻盤」,還打掉了民進黨執政二十年的高雄。一時之間,國民黨氣勢磅礡,搶著承認「九二『共識』」。另一邊廂,民進黨內鬥四起,甚至有人在議長選舉前忽然退黨。於是,一個問題自然在輿論間浮起:蔡英文會否競選連任?這個疑問,也許很多人在之前從沒想過。

翻開郝明義先生在2016年大選後撰寫的《大航海時刻》,論到民進黨的「大勝」,他說:

「雖然大勝,但他們自己也帶著一些鉛球。過去,民進黨可以辯解那是被對手所拖累,現在完全執政之後,也到了要和鉛球告別的時候了。」

兩年後,被郝先生不幸言中,民進黨未聞外界忠告,在地方選舉體會到四年前國民黨的百感交雜。禍兮福之所倚,全面執政的民進黨被大好優勢沖昏頭腦。郝先生近日發表〈蔡英文和四大老的共同盲點以及大家應該要求的事情〉一文,就點出民進黨在選前的施政弊病之一,在於無視立法程序。民進黨遺忘了昔日國民黨的死因,為自己設下一個敗選的格局。

國民黨和中共太得意忘形

不過,禍兮福之所倚並非只屬用於執政黨。選前「韓流」的崛起,在選後反而成為國民黨的夢魔。諺語也有說「人怕出名豬怕肥」,韓國瑜這三個字,在選前連香港也時有所聞,選後大家不把他的一舉一動置於放大鏡下,除非白天見鬼。「一人救全黨」的韓國瑜在勝選後地方工作如何糟暫且不提,他於兩岸議題的意氣風發顯然犯下大忌,則把自己與中共的關係拉得太近。

韓國瑜忘記了自己不過是個市長,卻高調接受中共喉舌《環球時報》專訪,豪言「兩岸政策中央要跟著地方走」,又不斷重複「承認九二共識發大財」的施政方向,還因此引來不少同黨的和應。他們沒想到,中共在新年的發言會坑了他們。

國民黨以至中共,似乎忘記了地方選舉雖有一定指標性,但它不過是總統大選的前哨戰,且兩者性質不一。國民黨「翻盤」後,中國的國台辦旋即表示「反映廣大台灣民眾希望繼續分享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紅利』,希望改善經濟民生的強烈願望」,似乎為習近平發表《告台灣同胞書》40周年紀念會談話下了基調。中共以為,國民黨意外的逆轉四年來的頹勢,證明台灣人以利為王。這個誤判,錯得過分。

曾是柯文哲競選總部成員的蕭伶伃女士,最近在〈當她選擇成為習近平的敵人誰會是習的代理人〉一文,認為習近平的發言給了蔡英文機會,可能緣於「有了獨派,習在台灣問題上才有角色,才有施力點」之考量。筆者不盡同意。同意部分,是「以政治鬥爭而言,每一個戰鬥者最怕的就是敵手死透」一句,但說習近平因此讓民進黨有機會在大選挽回,而不是讓國民黨乘勝追擊贏得總統之位再裡應外合——一如馬英九年代——於理不合。細心一想,如果國民黨在一年多敗陣而回,習近平有什麼好處?純粹得到一個政治鬥爭的假想敵?

中共向國民黨投下核彈

中共始終改不了個性,它的獨裁本質,讓自己看不清形勢。1996年,中共為了阻止李登輝連任,引發台灣海峽飛彈危機,最後反而把李登輝推上總統之位。時移世遷,習近平可能覺得自己說了很多次「和平」,就會令台灣人感到平和,以為這叫以柔制剛,豈知自己向台灣投下一顆意識形態的核彈。說是核彈,是因為爆炸之後還有嚴重的後遺症。

「九二共識,一國兩制」,真的叫國民黨措手不及,讓藍營新年伊始就趕著救火。月前還說「不排斥統一」,又出自傳批評太陽花學運的馬英九,發現這與他常掛在口邊的「九二共識,一中各表」截然不同,他已不能在群眾面前宣傳自己與中國一邊有什麼共識。這個核彈,炸的當然不只是這位民望曾低到只有9.2%的前總統,還有整個國民黨。譬如主席吳敦義一樣難以向群眾交代「一中各表」的現實意涵。而韓國瑜面對核彈,竟說出一句「不要懷疑中共收復台灣的決心」(下句「台灣追求民主自由的決心」頓時遜色)。

曾和他一同叫喊「承認九二共識發財」的台中市長盧秀燕,則隱了形。甫宣布參選總統的朱立倫更慘,在這個時刻竟出現在中國央視的紀念片,談一個沒有「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被炸得體無完膚。與蔡英文「台灣絕不會接受『一國兩制』,而這也是『台灣共識』」,以及應對中國的非洲豬瘟之決斷一比,國民黨的回應實在慘不忍睹。而這個對比,肯定會大選前夕一再被討論。兩岸議題在大選的份量遠較地方選舉比重大,眾所周知。對藍營是好是壞,大家心中有數。

末了,想起一段日本史,戰國最後的大坂之役。時為1614年12月初,豐臣軍的真田幸村重創德川軍。未幾,德川軍因寒冬欠缺糧食而與豐臣軍議和,條件是豐臣軍只保留大坂城的本丸和填平濠溝。填平濠溝一事,把大坂城淪為無險可守的裸城,成為翌年德川軍翌年壓過豐臣軍,一統日本的關鍵。是繼續「承認九二『共識』」,填平濠溝與中共議和,還是同心與盟友面對中共的軟硬兼施,台灣還有得選擇——這是實行一國兩制的香港和澳門早已失去的空間。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上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9/0114/1231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