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張扣扣二審結果引爆中國網絡 庭審細節流出

作者:

震驚中國社會的張扣扣「為母復仇」殺人案近日在陝西省漢中市中級人民法院舉行二審,法院當庭做出宣判,駁回上訴、維持死刑判決,並報最高法院核准死刑裁定。這一沒有根據涉案人投案自首情節從輕量刑的判決再次引爆了中國網絡輿論。有評論指出,法律不允許任何人未經法律審判肆意剝奪他人生命。也有批評人士認為,法庭對張扣扣死刑判決不夠慎重,同時也是對民間反抗的一種打壓。

漢中市中級人民法院4月11日宣判稱,「張扣扣對其母親被傷害致死心懷怨恨,加之工作、生活不如意,心理逐漸失衡」。

張扣扣堅稱為母報仇否認報復社會

36歲的張扣扣當庭表示自己是為母報仇,否認報復社會。庭前會議上,張扣扣和辯護律師要求對庭審過程視頻直播,最終法院在微博上發布了文字稿,公布了部分庭審視頻。

張扣扣在庭審過程中稱,不認同公訴人稱其生活不順殺人,關於生活的事情,都是辦案人員誘導說出的

庭審結束後,張扣扣的辯護律師鄧學平在微博上表示,張扣扣聽到裁定後對律師表示感謝,並且向旁聽人員問好,張扣扣沒有表現出任何恐懼和焦慮,他確實做好了應對一切結果的準備。律師會見過程中,張扣扣表示不後悔,但談及20多年前母親被打死的遭遇時多次流淚。

有報導說,退伍軍人張扣扣關押在看守所期間仍然堅持鍛鍊身體,並且在法庭上表示「我是有血性的男人」。

辯護律師在開庭前向法院申請對張扣扣做精神鑑定,並申請三名精神病法醫專家出庭,遭法庭駁回。

支持死刑判決者稱法律不鼓勵血親復仇

新浪網有署名青鋒的評論說,宣判表明,法律不鼓勵血親復仇,更不允許任何人未經法律審判肆意剝奪他人生命。

張扣扣的另一名辯護人殷清利律師認為,對一個涉嫌故意殺人的被告人,判決其死刑固然容易,但要讓他本人真心服判,讓關切的民眾認同裁判結果,卻是一件不易之事。殷清利指出,保證程序正義,方能實現實體正義。

鄧學平律師認為,張扣扣的行為不應該被社會所仿效。鄧律師指出,張扣扣也許很快就將遠行,但沒有張扣扣的社會是否就一定會更加安全?這位辯護律師寫道,這場悲劇的唯一啟示就是,我們的社會必須要進一步加強法治建設,讓司法變得可觸及、可信賴、可依靠。

前檢察官指司法不公致私力救濟

庭審中,檢方發表陳述意見認為,「血親復仇」作為民間陋習早已被摒棄,國家救濟渠道暢通,不允許私力救濟。

安徽省前檢察官沈良慶認為,在當前中國存在司法不公的問題,當局缺乏公信力,致使一些人採取私力救濟手段。

沈良慶:政府的公信力本身有問題,司法機關缺乏公信力,這樣無論前面的案件處理是否公正都可能引起非議,在這種情況下,它會造成張扣扣用自力救濟的方式強行正義。這個本身是否正義就涉及到前面案件處理是否正義的問題。而在政府沒有公信力的情況下,無論網友還是事主張扣扣本人都有可能做出誤判,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所以我不當然的認為網絡民意或者張扣扣報復殺人就一定合理。但是中國現行司法體制應該是造成了這種問題,我想這才是更麻煩的問題。

張扣扣案判決再起爭論

張扣扣被判死刑,大量網民評論表示同情。中國社交網站微博大量評論顯示網民對張扣扣表示支持,反對將張扣扣判處死刑。而「央視新聞」關於張扣扣案二審宣判的微博下方僅有少量評論顯示。

辯護律師從審判管轄、定罪證據、精神鑑定等角度為張扣扣辯護,不過多數辯護意見未被法庭採納。

贊同張扣扣死刑判決的青鋒評論認為,判決再次彰顯了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評論指出,「即使是血親復仇,雖能讓人同情,但也不能逃避法律的制裁。」

近年來因揭示社會現實而知名的藝術家華涌將張扣扣案維持死刑原判與原中共高官薄熙來的妻子谷開來謀害英國公民命案的死緩判決作了對比。他在網上留言說,「薄谷開來殺人沒有投案自首情節可以活,為什麼有投案自首情節的張扣扣不可以?」

安徽省前檢察官沈良慶認為,法庭對張扣扣死刑判決不夠慎重,同時也是對民間反抗的一種打壓。

沈良慶:這個在當前維穩的大格局下可能有政治考慮,最高法院院長就不諱言。夏俊峰案件是沒有爭議的,是個簡單明了的案件,夏俊峰就帶有正當防衛性質,他居然要判他死刑,周強對判夏俊峰死刑對外的解釋就是維護政治穩定。無論張扣扣是否涉及司法不公,事後採取報復殺人的做法,那麼我都要加以鎮壓,以防民間群起效法

1996年8月,張扣扣的母親汪秀萍與鄰居王正軍及其多名家人發生衝突過程中被王家人用木棍擊打頭顱致死。結果事發時只有17歲的王正軍被法院認定為主要攻擊者,判處有期徒刑七年,後減刑兩年出獄。目擊母親死亡及其屍體被露天解剖過程的張扣扣發誓為母報仇,為此參軍鍛鍊身體。

有報導說,案發前,張扣扣將其銀行存款全部取出留給父親。2018年農曆大年三十,張扣扣祭祖後,持刀殺害了王家三人,並縱火焚燒王家一輛汽車,兩天後投案自首。

責任編輯: 秦瑞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9/0414/1274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