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大唐對外戰爭:唐太宗武功蓋世 四夷賓服

作者:

"一個受到震驚的亞洲從他身上看到了一個陌生的、史詩般的中國。決不向蠻族求和,也不以重金去收買他們撤兵,唐太宗扭轉形勢,戰勝他們,使他們害怕中國。"——【法】勒內•格魯塞:《草原帝國》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最意氣風發的時代,這個"大有胡氣"的朝代中,邊疆戰爭之頻繁和戰勝次數之多,在中國古代史上非常罕見。所以只有唐朝才能誕生專門的邊塞詩派,誕生像"年年戰骨埋荒外"這樣的詩句。而至於"漢家旌幟滿陰山,不遣胡兒匹馬還,願得此生長報國,何鬚生入玉門關?","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這種豪言壯語,則由於後世朝代偃武修文的風氣,甚至成為了古代史上中國人尚武精神的絕響。尤其是貞觀年間,大唐帝國四面出擊,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可惜的是,儘管大家都知道唐朝武功了得,我卻從未在網上看到有人能將唐代邊疆戰爭進行系統的記錄。筆者在讀《舊唐書》的突厥、回紇、吐蕃、東夷、西戎、南蠻、北狄等列傳的時候,突然冒出個想法,按照編年將唐代歷次規模較大的邊疆戰爭(這裡因為很多作戰對象是唐朝的屬國,所以用"對外戰爭"的說法不貼切,筆者傾向於使用"邊疆戰爭"或者說"拓邊戰爭"的字眼。)列了一下,然後大致能整理出唐代邊疆戰爭的脈絡。於是我就按照《舊唐書》,結合《資治通鑑》整理了一下,整理完後特與諸君共享。這裡先放上唐太宗時代,即貞觀年間的邊疆戰爭記錄。

第一個時期,唐太宗時期,全面擴張,四面出擊。

隋朝時期,突厥曾經遭到隋軍的沉重打擊。隋末動亂,中原分裂殘破,損失很大,突厥復振。唐高祖在位的時候,唐朝的國力難以對抗正處於興盛狀態的突厥。因此當時的突厥讓唐朝受盡了屈辱。唐高祖不得不向突厥稱臣,因為突厥的進攻和騷擾,唐朝曾經一度考慮遷都。唐太宗這個鐵桿大鷹派即位後,再也不想向外來壓迫屈服了。於是唐朝開始了上百年的猛烈拓邊史,其結果是中國的領土和屬國總面積達到了歷史性的頂峰。

貞觀年間是唐朝拓邊最猛烈的時期,也是獲勝最大的時期。貞觀年間,唐朝依次取得了對東突厥、吐蕃、吐谷渾、高昌、焉耆、西突厥、薛延陀、高句麗、龜茲甚至可能還包括印度用兵的勝利。這些勝利奠定了唐朝300年的基業。

古代中國歷史上最大的邊患,永遠來自北方的草原帝國。突厥是唐朝最嚴重的邊患。尤其是東突厥的頡利可汗,野心勃勃,擴張性超過了他的前任。正是他讓唐太宗和他的父親承受了中國皇帝少有的羞辱感。因此,唐太宗的矛頭首先指向了這個塞北大患。

草原帝國,一方面受益於它所處自然環境的惡劣和生產力落後,使得當地人經過自然選擇活下來的人普遍英勇善戰,忍耐力強於其他地方的人。另一方面,也由於環境惡劣和生產力落後,難以抵禦重大自然災害。貞觀元年(627)開始,突厥就好運氣就到頭了,也許是因為頡利可汗人品太差,所以突厥接下去可謂禍不單行。貞觀元年,突厥遭遇一場罕見的大雪災(《狼圖騰》中叫"大白災",類似的大雪災曾經在漢朝時幾乎毀滅了盛極一時的匈奴帝國),羊、馬、人凍死、餓死了一大批。同年,可能是對頡利可汗不滿,突厥北方的鐵勒諸部(鐵勒是個很有前途的民族,它的兩個部落後來都名垂青史,分別叫薛延陀和回紇)進行了反抗突厥的鬥爭。有意思的是回紇部的首領名叫"菩薩",有他在果然鐵勒如有神助。傳說幾千人打敗了幾萬突厥兵。領兵的突利可汗回來遭到了頡利可汗的鞭打,直接導致了另一件對突厥極為不利的事件:貞觀二年,突利可汗投降唐朝。

內憂、外患、天災,使突厥這個曾經讓周邊所有國家顫抖的草原帝國陷入空前的危機中。而最大的危機,則是南面唐朝的皇帝是唐太宗:一個充滿主動進攻精神的中國皇帝。在今後的朝代中,這種類型的皇帝可不多。貞觀三年,唐軍第一次大規模出塞進軍,將領有李靖、李績、蘇定方等等,沒一個是省油的燈,結果可想而知。唐軍首戰告捷。頡利可汗被擊敗後北退,同時派人向唐朝謝罪求和。李績和李靖兩個人一商量說,別看頡利可汗請求"舉國內附",口氣軟得要死,其實要是放他走,下次誰知道還會弄出什麼麻煩?一合計就打算偷襲,有人說使不得啊,我們的使臣還在頡利那裡呢。李靖說滾,那幾個使者算什麼,死掉就死掉好了,抓頡利可汗要緊。於是蘇定方乘霧帶唐軍連夜出擊,配合李靖大破突厥兵,斬首萬餘(注意,古史所說"斬首"數量不一定就是敵軍的陣亡數量,有的敵人死掉但是首級沒有取得,比如趕入河中淹死的時候。而且斬首的數量肯定還沒有包括敵軍戰傷的數量。所以敵軍實際損失要遠遠超過"斬首"數目)。頡利可汗想逃跑,卻被李績堵住了退路,結果……可憐的人。頡利可汗恐怕是有史以來第一個被中國軍隊活捉的草原帝國最高統治者。唐軍出擊定襄,痛殲突厥,活捉頡利可汗,也是唐朝歷史上拓邊戰爭中最輝煌的勝利。頡利可汗被抓到長安,當時還活著作為太上皇的李淵欣慰至極,說老子當年給他稱臣,今天親眼看到他成了老子兒子的階下囚,太爽了!晚上,皇帝、太上皇、諸王、妃同上凌煙閣。李淵親自彈琵琶,李世民起舞(唐朝果然大有胡氣……),熱烈慶祝,通宵達旦。東突厥經過此次打擊後,其部眾被迫南遷,並由投降的被俘突厥將領阿史那思摩統率。東突厥的故鄉便被鐵勒諸部之一的薛延陀占領。牆倒眾人推,東突厥是拔了毛的鳳凰不如雞。薛延陀多次襲擊阿史那思摩,阿史那思摩向唐朝告狀。唐朝問起來,薛延陀解釋說想當初突厥禍害你們唐朝多厲害啊,我現在是幫你們出氣呢。問題是:現在突厥已經歸順唐朝了,你打狗也得看主人吧?唐太宗對薛延陀很不滿,為日後滅亡薛延陀埋下了伏筆。

突厥是唐朝最大的邊患,作為同時存在的兩個超級大國之一遭到毀滅,建立單級世界就變得容易多了。但是唐朝的事情往往是這樣,就是按下葫蘆起了瓢。剛剛平定突厥,貞觀八年,一個註定要讓唐朝的下半輩子不得安寧的國家開始走向崛起。那就是吐蕃。松贊干布成為了吐蕃的贊普之後,精於擴張,很快就狠狠打擊了位於今天青海一帶的吐谷渾。擊敗吐谷渾後的松贊干布志得意滿,乘著國勢向唐朝請求和親。(漢朝的和親是中國的屈辱,而在唐朝和親卻往往作為一種對周圍屬國的賞賜和榮耀,唐朝政府常常用拒絕和親來對屬國表示不滿和懲罰。打個不恰當的比喻,唐朝的和親有點類似今天向外國贈送大熊貓。)唐太宗和吐蕃來往不多,顯然還沒親密到能攀親的程度,於是非常順理成章地拒絕了。這下松贊干布不幹了。老子是什麼人?吐蕃有史以來最猛的贊普哇!向你求婚是給你面子,你還給臉不要臉?吐蕃立刻發兵,擊敗唐軍邊防軍,進圍松州,放話說不許和親就打。吐蕃的聲勢不能說不嚇人,可是……誰讓他碰到的是唐太宗呢?唐太宗不是那種在邊境上放幾門大炮就能讓你霸占一個女人的軟弱統治者。於是唐朝的另一個著名將領候君集奉命帶兵修理驕橫的吐蕃人。候君集通過夜襲擊敗了吐蕃軍,斬首千餘。吐蕃軍退兵後,松贊干布做了頡利可汗也做過的事:派使者謝罪求和。但是他沒有放棄和親的請求。可能是被他的執著感動,7年後他的要求終於得到了滿足。貞觀十五年,文成公主入藏。

擊敗吐蕃的第二年,一些附唐的党項人叛唐歸吐谷渾。唐軍迅速做出反應,帶隊的都是些一聽名字就能士氣大震的主兒——李靖、薛萬徹、候君集。吐谷渾可汗伏允初戰敗於李道宗之手之後做出了遊牧民族視為洪水猛獸的一招:焚燒草原(《狼圖騰》上還說只有漢人才放火燒草原呢……)。伏允以此堅壁清野來嘗試打消唐軍絕漠遠征的念頭。李靖採用了候君集的意見:一日縱敵,數世之患,犯盛唐者,雖遠必誅,出其不意,長途奔襲。唐軍分南北兩路進攻,南路由候君集、李道宗帶隊,深入無人之境二千餘里,走過盛夏都能降霜的險境,人吃冰馬啖雪地走過缺水田區,終於追上了並沉重打擊了伏允。伏允逃跑功夫了得,準備逃往于闐。唐軍再次遠征,途中缺水,就刺馬飲血,終於襲破伏允的牙帳,伏允丟下老婆孩子溜之大吉,不久在沙漠中被部下所殺。吐谷渾從此被納入唐朝的勢力範圍。

貞觀十五年之後,西部和北部邊疆的戰事沉寂下來。貞觀十六年,薛延陀向唐朝求婚,唐朝開始答應,但是要求先把聘禮送到。薛延陀距離唐朝很遠,貢品在半路損失很大,送到的時候所剩無幾,唐太宗認為是薛延陀對唐朝無禮,拒絕了婚禮的要求。看到遭到重創的薛延陀和唐朝關係不好,早就惦記著薛延陀的阿史那思摩抖起來了,哈哈原來你也有今天?看我不揍死你!薛延陀和阿史那思摩戰爭不斷,唐太宗勸告無效,非常惱火。但是唐太宗的目光已經轉向了東部的高麗,這個讓隋朝皇帝數次折戟飲恨不已的國度。貞觀十九年,唐太宗決定親征高麗(確切說是高句麗),放話給薛延陀:我們父子都要去打高麗,長安空虛,你要是想犯賤只管放馬過來!(整個中國古代史的所有皇帝中,敢這樣對草原民族叫囂的,唐太宗不知道是不是絕無僅有的一個。)這麼生猛的話,薛延陀當時就嚇得氣短了一截(《舊唐書》載後來高麗用厚利誘惑薛延陀叛唐,但是"夷男氣懾不敢動")。

貞觀十九年,唐軍向遼東進軍。唐太宗在路上對手下人說,四方基本安定了,就剩下這一塊地方了,趁著我還沒死,良將們還有精力,一定要解決掉。這話說得那是相當有道理。歷史不止一次證明,一個朝代的開國將領和領導人往往是這個朝代中最厲害的一批。而且一個朝代中領導層中精良文武人才最密集的時期也往往是開國初期。在這陣銳氣消逝之前,真的必須抓緊時間打開局面,不然今後很可能就不再有機會了。典型的教訓就是宋朝。宋朝沒能乘著宋太祖宋太宗時期收復燕雲十六州,註定了今後數百年要在窩囊中度過。

夏季,李績暗渡陳倉,突然出現在遼東城下,高麗兵大駭。(這是唐朝用兵的重要特點,兵貴神速。常常採用長途奔襲或隱蔽進軍路線的方式,突然出現在敵軍面前,把敵軍嚇得魂飛魄散,達成攻擊的突然性。)營州都督張儉和另一個前面出現的優秀將領(也是個王爺)李道宗也率兵進入遼東,擊敗高麗兵,斬首數千。四月,唐軍攻破高麗蓋牟城,俘虜兩萬多人,繳獲糧食十多萬石。五月,另一路唐軍從山東渡海攻破高麗卑沙城,俘虜八千人。上百年來中國軍隊第一次得以在鴨綠江邊閱兵。

不久,李績和李道宗所部進逼遼東城下。高麗軍數萬來援。有人建議說高麗軍多唐軍少,應該堅守。可是李道宗說高麗人仗著人多以為我們不敢拿他們怎麼樣,我們就是要攻擊他們,殺殺他們的銳氣。李績說9494,我們被派來就是負責替皇上掃馬路的。現在馬路不乾淨,我們怎麼能躲呢。於是唐軍處於劣勢卻猛烈出擊,高麗兵始料不及,被沖亂陣型大敗而歸。唐太宗大軍兵到後,把遼東圍得水泄不通,日夜攻打。乘著刮南風的機會,唐太宗指揮士兵點燃城池西南樓,順風放火。高麗軍抵擋不住了,遼東陷落。唐軍殺高麗兵一萬多人,俘虜一萬多人,此外還有百姓四萬多人。

攻克遼東後,唐軍繼續向白岩城進發。烏骨城派兵一萬支援,被唐軍擊退(據說此戰唐軍只用了800人,寒之……)。六月,白岩城不戰而降。唐軍繼續向安市進發。高麗將領高延壽等人率領靺鞨、高麗兵十五萬來救援。唐太宗評價:高麗軍如果堅守不出,派小股部隊襲擾唐軍補給,為上策,唐軍將困于堅城下,日久不得不退;高麗軍帶著城中百姓物資迅速逃遁,為中策,唐軍追之不及;不自量力,迎戰唐軍,為下策,破之必矣。唐太宗怕高麗軍不上當,特地命一千騎兵去迎戰,詐敗而回。高延壽中計,以為唐軍不堪一擊,遂放心前進。唐太宗再進一步派使者去聯繫高延壽,表示這次來高麗並非為了征服,只是聽說你們國內臣子殺了國王,所以前來問罪。本來並不想攻打城池,只是唐軍補給不夠,不得已破城收集糧秣,只要你們重修臣禮,便可歸還罷兵。高延壽信以為真,防備鬆懈。於是唐太宗做了布置,由李績、長孫無忌和唐太宗自己帶兵分別攻入高麗軍營。高麗軍遭到突襲,全軍大亂。此戰中,一個日後名揚四海而實際上並不怎麼會帶兵打仗的人開始嶄露頭角,這個人姓薛名禮,字仁貴。那次襲擊中,薛禮著異服突入高麗陣中,左衝右突,所向無敵,深得唐太宗賞識。

高延壽失敗後率殘部逃上山,長孫無忌毀掉了他退路上的所有橋樑。唐軍將高麗軍團團圍住。高延壽見大勢已去,十五萬之眾潰散,身邊只剩三萬餘人。於是高延壽向唐軍乞降,來到唐軍軍營,一進門就跪下,挪動膝蓋向前,拜伏在地。(《資治通鑑》上說"延壽、惠真帥其眾三萬六千八百人請降,入軍門,膝行而前,拜伏請命。")唐太宗對他們說:"東夷少年,跳梁海曲……自今復敢與天子戰乎?"(自唐以後,還有幾個中國的皇帝能對任何一個外國說這麼狠、這麼長志氣的話呢?)高延壽等人"皆伏地不能對"。唐太宗將降軍中的高麗軍官、酋長三千餘人虜往中原,其餘高麗人悉數釋放。

秋季,唐軍張亮所部到達建安城下,可能因為一連串的勝利把唐軍沖昏了頭腦,士兵竟然還未建立營寨就紛紛外出打獵砍柴。高麗軍乘機出擊。據《資治通鑑》上說,張亮嚇得坐在胡床上直著眼,大腦一片空白,一動不動。結果士兵看到主帥這樣,還以為是主將臨陣勇敢,鎮定不慌,於是軍心穩定,擂鼓反擊,竟然將高麗軍擊退。這大概是大唐軍事史上贏得最不可思議的一仗。

這次偷襲失敗後,高麗人也許是真的嚇破了膽,放棄了主動出擊的所有企圖,一心一意堅守。自此唐軍士兵即使到距離安市城牆很近的地方築營,高麗軍也不敢出擊。唐軍士兵在城下來去自如,像在自己的國土上一樣。但是高麗軍還是進行了一次失敗的嘗試。一天,唐太宗聽到城中似乎有很多雞鴨的叫聲,對李績說:被圍很久的城池,因為糧食越來越少,雞鴨的叫聲也該越來越少。今天突然雞鴨叫聲多起來,想必是想出城偷襲,殺雞宰鴨給敢死隊吃最後的晚餐呢。於是唐軍晚上防備森嚴,高麗軍果然出動,但被輕鬆打垮,又退回城中。

安市城小而堅,唐軍圍攻數月不克。不止一次有人提出繞過安城突襲平壤。可能是因為皇帝在軍中,所以唐軍始終沒有採用這種多少有些冒險的計策。(《資治通鑑》記載"高延壽、高惠真請於上曰:『奴既委身大國,不敢不獻其誠,欲天子早成大功,奴得與妻子相見。安市人顧惜其家,人自為戰,未易猝拔。今奴以高麗十餘萬眾,望旗沮潰,國人膽破,烏骨城耨薩老耄,不能堅守,移兵臨之,朝至夕克。其餘當道小城,必望風奔潰。然後收其資糧,鼓行而前,平壤必不守矣。'群臣亦言:『張亮兵在沙城,召之信宿可至,乘高麗凶懼,並力拔烏骨城,渡鴨綠水,直取平壤,在此舉矣。'上將從之,獨長孫無忌以為:『天子親征,異於諸將,不可乘危徼幸。今建安、新城之虜,眾猶十萬,若向烏骨,皆躡吾後,不如先破安市,取建安,然後長驅而進,此萬全之策也。'")而這種方式過去一直是唐軍克敵制勝的法寶。最終唐太宗決定暫時停止這次出征。9月,唐軍班師。這次征伐高麗,攻克玄菟、橫山、蓋牟、磨米、遼東、白岩、卑沙、麥谷、銀山、後黃十城,遷徙遼、蓋、岩三州戶口入中國七萬人。新城、建安、駐蹕三大戰,斬首四萬餘級。在唐軍,戰士陣亡的約2000人,損失最大是戰馬,損失了七八成。

此戰雖重創高麗,但是戰事曠日持久,耗費巨大,最終卻未能滅亡高麗。因此,唐太宗認為這戰屬於戰敗了,痛心地說:如果魏徵還活著,肯定不會讓我進行這次遠征。但這戰的意義還是比較重大的。這是自三國時期毋丘儉攻破高麗屠王城以來上百年中國軍隊第一次真正戰勝高麗人,收復了今天遼寧一帶很多南北朝時期被高麗奪取的土地,為今後唐朝徹底征服朝鮮打下了基礎。

貞觀二十年,西邊戰火又起。同時臣服突厥和唐朝的龜茲首鼠兩端,唐朝由郭孝恪、阿史那社爾、楊弘禮率軍出征,並發鐵勒兵十餘萬騎征討龜茲。龜茲守將望風而逃。龜茲王俟利髮帶兵五萬迎戰唐軍。唐軍先頭部隊人少,見狀假裝退讓,龜茲軍中計跟進,遇上唐軍大部隊,遭到痛擊。阿史那社爾隨即進軍龜茲首都,龜茲王輕騎逃走。郭孝恪守城,薛萬備(薛萬徹的弟弟)率騎兵窮追猛打六百里,終於將其俘獲。這一戰中僅以身免的龜茲國相那利倒是個不甘服輸的愛國者,他討來突厥兵襲擊唐軍,竟然殺了郭孝恪。但立刻遭到唐軍沉重打擊。這次進擊龜茲,先後破大城五所,虜男女數萬口。從此,唐朝在西域設立安西四鎮,分別是龜茲、于闐、疏勒、碎葉,作為控制西域的據點。

同年,唐軍再次打破薛延陀。薛延陀自貞觀十五年大敗後放棄了奪取的突厥領地,逃回北面的故鄉。但是鐵勒餘部害怕薛延陀,向唐朝請救。李績於是率領鐵勒九姓騎兵兩萬出征。薛延陀"見官軍奄至,惶駭不知所為"(大唐天威,已經打出來了。從高昌、龜茲到薛延陀,一次次證實了大唐帝國具有一種能讓敵人聞風喪膽的沖天霸氣。可惜如此雄壯的天威,中國在唐以後再也沒有恢復過。),向唐朝請降。但是鐵勒諸部向唐朝告狀,說薛延陀是口是心非。於是李績縱兵追擊,斬首五千餘,虜男女三萬人。從此薛延陀幾乎"亡散殆盡"。一直到武則天時期,薛延陀終於為突厥所並。

貞觀年間的大規模戰爭主要就是這些。貞觀二十二年,倒是有個印度的小插曲。王玄策作為唐朝的使者去印度。中天竺大臣那伏帝阿羅那順篡位,劫持唐使。王玄策隻身逃到吐蕃,借來吐蕃軍和尼泊爾軍向印度進發。連戰三天,印度軍大敗。唐軍斬首三千餘級,水中淹死印度兵約萬人。阿羅那順棄城逃跑,副使蔣師仁追上並俘虜之。此外虜男女一萬二千人,牛馬三萬餘匹。

貞觀年間,唐朝實際上處於連續動亂尚未完全回復的時期。大分裂時期,北方先是經歷十六國的動亂,然後由北魏統一,但是很快又分成東西兩國相互攻伐。北方統一不久,很快又是隋末大動亂。而唐太宗即位時,唐朝開國還不到十年,客觀地估計,與漢武帝時期完全不能比。漢朝是經歷了漢文帝、漢景帝兩代的休養生息才積聚起向匈奴進行反擊的力量。而唐太宗之前,中原只有九年左右的休息時間。然而唐朝卻能那麼快取得如此輝煌的勝利,為什麼呢?

首先,必須歸功於從南北朝時期就建立的府兵制。唐代的府兵是世兵,職業軍人,和漢朝缺乏訓練的農民軍不同。眾所周知,全民皆兵,生產工具就是戰鬥工具,生活就是戰鬥,這是遊牧民族戰鬥力強的重要因素。唐代利用世襲職業軍人的大訓練量,造就出戰力更強的農民兵,在相當程度上抵消了遊牧民族的優勢。

第二,唐朝的馬匹很多。這是唐朝戰鬥獲勝的基礎。與宋朝相比,唐朝疆域內產馬之處更廣,足以訓練大量的馬匹供作戰使用。馬匹多的時候甚至多達上百萬匹。這使得唐軍的機動性大大增強,決定了唐軍有能力屢次使用長途奔襲的攻擊方式,令敵人防不勝防,而且在戰勝後,極少有敵人能逃脫唐軍的追襲。

第三,唐太宗重視軍隊建設,軍人地位高,部隊士氣高昂,求戰心強。唐太宗經常和禁軍士兵一起練習騎射,關心士兵生活。唐太宗親征高麗時,親自慰問生病計程車兵,親自祭奠在陣亡的將士,親自為阿史那思摩的箭傷吮血,親自為李道宗的腳傷針灸。在皇帝如此關照的情況嚇,唐軍士氣高昂自不待說。據《資治通鑑》記載,隋朝出征高麗時,百姓紛紛逃避軍役。而在唐太宗出征高麗時,百姓卻紛紛主動報名當志願兵,以圖建功立業。在高麗攻城略地時,唐軍士卒也摩拳擦掌,沒有怯陣。

第四,唐太宗的主要對手——突厥,內訌太厲害了。突厥很強大,但是卻遠遠沒有建立成熟的政治體制。任何一個部族首領都可以稱可汗,實際上互不統屬。這就導致突厥內部爭鬥很難避免。從隋朝開始,突厥帝國就分成了東西兩部分。這樣分裂以後還不消停,東西突厥各自內部仍然在沒完沒了地內訌。突厥倒霉就倒霉在唐太宗是個懂得利用甚至製造敵人內訌的統帥。利用突厥的內訌加上天災,唐太宗果斷抓住時機,在即位第三年就揮軍出塞,以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首的氣概奔襲突厥,一舉成功。正如上文所說,在當時的東亞,突厥和唐朝可以算是兩個超級大國。一旦其中一個受到重創,建立單級世界就變得容易多了。突厥的邊患消除後,剩下的其餘對手就能輕鬆一一擺平。當然這裡也不能忽視唐太宗的敏銳眼光。並不是每個中國皇帝都能如此有效利用草原民族的窩裡鬥的。

第五,善於利用少數民族軍隊。呂思勉先生曾經說唐朝武功不如漢朝,因為唐朝很多戰爭中利用了胡人,而漢朝更多地是利用漢人自己的力量。這種說法無法成立,唐朝善於利用少數民族軍隊,正是唐朝的優點。除了唐朝之外,很少再有哪個朝代(元、清這兩個本身就是少數民族統治的除外)能如此有效利用少數民族的武裝為中國服務的。利用少數民族,優點很多。其一,少數民族生產力落後,死亡率高,因此活下來的軍人通常比漢族人要強壯。其二,少數民族,尤其是遊牧民族動員起來更容易。看過《狼圖騰》的都知道,遊牧生活簡直可以用"枕戈待旦"來形容。如果徵發同樣數目的漢軍,絕不如徵發少數民族人來得迅速。其三,在邊疆戰爭中,少數民族人可以作為嚮導,這在邊疆戰爭中是很重要的優勢。唐軍的長途奔襲,除了馬匹多以外,當地少數民族作嚮導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其四,利用少數民族的人,對中原來說損失較小,不大容易損傷唐朝國力。這也是為什麼唐朝能經受那麼頻繁的戰爭而國計民生不受大損。要是放在明朝,這麼頻繁的戰爭恐怕早就把帝國拖垮了。

公元647年,唐命王玄策為正使,與副使蔣師仁出使印度。但此時中天竺發生了政變,纂位的新王阿羅順那聽說大唐使節入境,竟派了二千兵將伏擊。王玄策從騎多死難,玄策被擒扣押。後來,王玄策尋機逃脫。他策馬自印度大陸北上,渡過甘第斯河和辛都斯坦平原,以喜馬拉雅山脈為目標,一路來到了尼泊爾王國。在這裡,王玄策與尼泊爾王談判,以迎娶文成公主而與唐具友好關係的吐蕃的王中之王的名義,向尼泊爾借得七千騎兵。玄策又檄召臨近唐各部軍府節度使及近處各大唐藩屬國,又集兵馬萬餘,自為總管,蔣師仁為先鋒,直撲天竺。吐蕃贊普松贊干布聞悉後也發兵一千二百人助玄策。

在北天竺茶博和羅城外,王玄策一仗擊潰天竺數萬象軍。天竺王大驚,守城不出。玄策一心報仇,拿出唐軍攻城的各種伎倆,雲梯,拋石車,火攻,狠攻月余。648年,茶博和羅城兵潰城破,玄策一路追來,斬殺天竺兵將三千,天竺兵將落水溺斃者萬餘,被俘萬餘,阿羅順那逃回中天竺。

王玄策乘勢攻入中天竺,發誓要盡滅天竺。而天竺兵將與唐軍(算是外籍軍團)一接仗便潰不成軍。阿羅順那棄國投奔東天竺,求助東天竺王尸鳩摩援兵,接著再收集散兵殘將準備反攻唐軍。玄策,師仁欺天竺人不通兵法,只知蠻鬥,設分兵伏殺計引阿羅順那上鉤,一舉全殲阿羅順那殘部,活捉了阿羅順那,餘眾盡坑殺。最後,阿羅順那妻子擁兵數萬據守的朝干托衛城也被師仁攻破,遠近城邑望風而降,中天竺滅亡。

由於東天竺援兵阿羅順那,王玄策準備順勢再亡東天竺,尸鳩摩嚇得魂飛魄散,忙送牛馬萬頭,弓刀纓絡財寶若干,向唐師謝罪,以示臣服大唐,玄策方才罷兵回朝述職,同時將阿羅順那披枷帶鎖押回長安。太宗皇帝大喜,下詔封賞玄策,授散朝大夫。

當真是英雄風流不盡數,刀馬所至皆漢土,出塵有詩讚曰:大漠狼峰孤煙直,天蒼地茫嘯西番。鐵騎踏破極樂土,揚鞭異域蔑沙場。開疆自有王朝散,何必不忘驃騎郎。

高宗顯慶三年(658年),王玄策再次出使印度,行程主要是去各大寺廟參拜,禮佛而歸,中華的謙讓表現得淋漓盡致,讓人佩服。由於在中國境內他並沒有做過什麼,因此也沒有什麼特別提拔和任命。再加上當時大唐開邊將星如雲,玄策"不務正業"的功績(尤是對唐本無意征伐的國家)也不那麼顯眼。在從印度回來後,也只是辛苦了就結束,算是有點可憐。玄策晚年寫過回憶錄《中天竺行記》,但不為世人重視,後來也失傳了。

玄奘的圖表現一下天竺吧

西域,這個充滿的黃沙,戈壁灘,綠洲,幾乎是歷代強大的中原王朝都會經營的地方,在唐朝也是如此。唐朝立國之初,和漢朝的形勢頗為相像,都處在北方少數民族的壓迫之下,李淵太原起兵,也不得不先向突厥稱臣,然後才能無後顧之憂。突厥在唐朝立國之初,卻很不給太宗李世民面子,居然傾國之兵南下,這就造就了中國歷史上的一個經典橋段——渭水之盟,太宗皇帝六騎赴會,談笑之間退強虜,終於使得唐帝國免受開國時的磨難。上天是很眷顧大唐的,沒有讓唐朝重複漢與匈奴長達數百年的戰爭,在貞觀四年(公元1104年),驚才絕艷的不世名將李靖,僅僅以三千之眾,奇蹟般使得突厥主力土崩瓦解,而後與另一位大唐名將李世績的配合之下,一舉將東突厥徹底消滅。(這裡被消滅的突厥是政權名而不是民族)於是在大約50年中(630-682年),東突厥汗國臣屬於中國。和碩。柴達木的突厥碑文上記道:「貴族子弟,陷為唐奴,其清白女子,降作唐婢。突厥之匐,棄其突厥名稱(或官銜),承用唐官之唐名(或銜),遂服從唐皇,臣事之者五十年。為之東征向日出之方,西征遠至鐵門。彼等之克國除暴,皆為唐皇。出力也。」唐朝利用投降的突厥軍隊作為先鋒,在西域建立了自己的統治地位。

消滅突厥之後,唐朝正式開始了對西域的經營。在伊吾(哈密)、鄯善等國臣服於唐朝之後,唐朝又於貞觀十四年攻滅了西域上的絆腳石——高昌國,建立了西州和安西都護府。此後唐朝連續剿滅了焉耆、龜茲、疏勒、于闐等二十幾個不聽話的西域小國,建立了以安西四鎮為核心的西域統治體系。當時的安西四鎮為龜茲(今新疆庫車)、疏勒(今新疆喀什)、于闐(今新疆和田西南)、焉耆(今新疆焉耆西南),安西都護府則座落在龜茲鎮。中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詩人之一李白,即是出生在西域的碎葉城中,這也算是唐朝經營西域的成果之一吧。顯慶二年(657年),唐軍滅西突厥汗國,將整個西域納入了自己的掌控之下。唐朝在中亞碎葉川以東置昆陵都護府,以西置蒙池都護府,皆隸屬於安西都護府。於是原臣服於西突厥的昭武九姓等中亞諸國紛紛歸附唐朝,唐朝的直接統治已經伸延到帕米爾地區。(昭武九姓國即是位於今阿姆河(Amudar'ya)及錫爾河(Syrdar'ya)流域,原隸屬俄羅斯並位居中亞細亞以南的地域中,最遠至鹹海(Aral Sea)、裏海以東一帶的康國(Samarqand)、安國(Boukhara)、石國(Chach)、史國(Kesh)、曹國(Khebud)、何國(Koshana)、米國(Maimargh)、燖(Khwaresm)、戍地(Betik)等九個國家。該九國因其祖輩世代居住甘肅祁連山昭武城,雖然分成九個國家,但仍以昭武為姓。所以歷史上統稱昭武九國,也被稱作粟特(al-Sughd)諸國。)

她是一條世界上最長的有著非凡貢獻的古老商路

她,橫跨占世界陸地三分之一的歐亞大陸,萬水千山一線穿。

她,交融古代人類四大文明,把黃河流域文化、恆河流域文化、希臘文化、波斯文化融會貫通。

她,把中國人民奉獻給人類的以絲綢和指南針、火藥、紙張、印刷術為代表的科技成果轉化為世界人民的共同財富,在世界人民間架起友誼彩虹。

她就是古老的絲綢之路。這千年的古道至今還在啟迪著我們,還在深沉的呼喚著我們……

古絲綢之路以古城長安(今西安)為起點,取道甘肅、新疆通往中亞細亞。我們這次「十年徒步古絲綢之路—2005′NISSAN西安首站國際市民徒步大會」走的是下面這條路線。從長安到敦煌走南道,以長安西行過咸陽、隴西再到蘭州。古時候這一帶自然條件惡劣,但卻是古絲路的一條主幹線,張騫出使西域,霍去病抗擊匈奴,唐玄奘西出取經都出自此道。

十年徒步古絲綢之路,是一次歷史探尋,也是一次藝術朝聖……

和漢朝僅僅是屯墾戍邊不同,唐朝對西域是實實在在的開發和統治。首先唐朝在西域建立了十分完善的軍政管理機構,以都護府為最高行政機關,下轄軍事和行政兩大管理系統,官有定員,職有專任。二是著眼於綜合開發,使各方面建設相輔相成。因地制宜,既推行屯田制,又在東疆地區引進 大陸的均田制和租庸調製,對招募的屯民則實行租佃制和分成制。軍事上推行兵農合一的府兵制,使駐軍很好地擔負起屯墾戍邊的雙重職責。三是尊重各民族的權益,不搞民族歧視。任命其本民族的首領管理其內部事物,各少數民族不必向中央政府繳賦稅。這些政策使得以安西四鎮為中心的西域地區開始繁榮興旺起來。下面是安西都護府的具體統治範圍。唐朝在中亞南部暨阿富汗地區大規模建制行政區劃有兩次。659年,設立了217個州縣。661年,在興都庫什山以南的16國設立了8個都督府;76個州;110個縣,126個軍府。這些單位均受安西大都護府管轄。

早期建制的主要地區:(前面為今地名)塔什干:當時稱為「石國」。658年已經設立了大宛都督府。費爾干納:當時稱為「寧遠」。658年設立循州都督府。撒馬爾罕:總稱為「康」。631年設立康居都督府。米國:在撒馬爾罕南部。658年設立南謐州,任命刺史(唐朝的州長叫刺史)。卡塔-庫爾干:當時稱為「何國」。641年設立貴霜州,任命刺史。烏拉-提尤加:在寧遠西南四百里,當時稱為東曹。唐高祖時已經歸附。沙赫里夏勃茲:當時稱為「史國」,642年設立劫法州,任命刺史。布哈拉:古代成為「安國」,設立安息州,任命刺史。661年的區劃設置主要在阿姆河中上游及今阿富汗境內。

經過這兩次建制後,唐朝在中亞南部暨阿富汗地區的主要行政區劃包括:鳥飛州都督府:主要在今瓦克汗走廊——就是阿東部與我國相連的那個長尾巴。另管轄1個州,州治所在今薩爾哈德。至拔州都督府:在今塔吉克斯坦的達爾瓦茲地區。天馬都督府:在塔吉克斯坦的卡非尼河盆地。下轄3個州。悅班州都督府:治所在烏茲別克斯坦的迭腦。高附州都督府:在今阿、塔邊界一帶。下轄2個州。漢朝時的高附指喀布爾,與唐朝的高附州都督府位置不同。王庭州都督府:在今塔吉克的西南角。姑墨州都督府:治所在今烏茲別克斯坦的蘇爾漢河口。月氏都督府:治所在今阿富汗的昆都士。下轄25個州。大汗都督府:下轄15個州。旅獒州都督府:在今土庫曼與阿富汗之間的安德胡伊一帶。奇沙州都督府:治所在今阿富汗西北的希巴干。昆墟州都督府:在土庫曼東南的木耳加河一帶。修鮮都督府:治所在今喀布爾。公元619年已向唐表示歸附。管轄10個州。寫鳳都督府:治所在今阿富汗的巴米揚。管轄5個州。條支都督府:在阿富汗南部,管轄9個州。李白有詩云:「洗兵條支海上波」,因此有人認為唐朝軍隊可能曾越過阿富汗到達阿拉伯海邊。波斯都督府:不在伊朗,而是在今錫斯坦。阿拉伯哈里發東侵後,波斯不能抵擋,王子親赴長安求援。唐朝冊封定立三代波斯王室後裔為波斯都督,有的晉封為波斯國王,在今阿、巴、伊邊境一帶立國,但終於未能恢復薩珊王朝在波斯本土的王統。

隨著大唐帝國的興起,同時代也有兩個強國正在悄悄崛起,一個就是青藏高原上有史以來最強大的帝國——吐蕃帝國,還有就是中東崛起的阿拉伯帝國。這兩個國家同唐帝國成為了這段時期西域歷史的主角。

先由吐蕃談起,安西四鎮的興旺很快就引起了吐蕃的覬覦,吐蕃於公元670年唐高宗咸享元年對安西都護府發動了第一次攻擊,拉開了兩國爭奪西域的序幕。此後唐朝與吐蕃在四鎮幾番爭奪,四鎮數度易手,終於唐朝在公元692年武周長壽元年,由唐武威軍總管王孝傑與武衛大將軍阿史那忠節聯兵攻破吐蕃,安西四鎮的爭奪戰終於暫時告了一個段落。

下面羅列一下這其中反覆的戰鬥過程。咸亨元年(670)吐蕃陷安西,四鎮;上元二年(675)唐朝收復安西四鎮;儀鳳三年(678)吐番西取龜茲等四鎮;調露元年(679)唐朝復置龜茲、碎葉、於聞、硫勒四鎮;永隆元年(680)吐蕃又攻陷龜茲等四鎮;永淳元年(682)安西副都護王方翼平西域,恢復龜茲等四鎮;垂拱元年(685)吐番攻占龜茲等四鎮;垂拱二年(686)唐朝金牙軍收復龜茲等四鎮;永昌元年(689)吐善擊斬安西都護閻溫古,破龜茲等四鎮;武周長壽元年(692)武威軍總管王孝傑大破吐善,復收四鎮,重置安西都護府於龜茲,駐唐兵3萬。

從唐高宗到武則天這62年間,唐朝在西域與吐蕃進行了連續不斷的拉鋸戰,終於將太宗皇帝所打下的基業維持住了。吐蕃在西域受挫之後,也不得不承認唐朝的實力,吐蕃史料裡面就有描寫。「聖神贊普鶻提悉補野,自天地渾成,入主人間,為大蕃之首領,……建萬世不拔之基業焉。王曾立教法善律,恩澤廣被,內政修明、熟嫻謀略,外敵懾服,開疆拓土,權勢增盛,永無衰頹。此威德無比雍仲之王威嚴煊赫,是故,南若門巴天竺,西若大食,北若突厥、拔悉蜜等雖均可爭勝於疆場,然對聖神贊普之強盛威勢及公正法令,莫不畏服俯首,彼此歡忭而聽命差遣也。東方之地曰唐,地極大海,日之所出,此王與蠻貊諸國迥異,教善德深,典籍豐閎,足以與吐蕃相頡頑。」(王堯編著《吐蕃金石錄》,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P43.)

從這段出自吐蕃之口的話可以看到,吐蕃將其周邊的天竺、大食、突厥、拔悉蜜等均列入了「莫不畏服俯首,彼此歡忭而聽命差遣」之國。而在吐蕃眼中,唐朝則是唯一「與蠻籍諸國迎異,教善德深,典籍豐閎」並「足以與吐蕃相頡頑」的文明大國,唐朝在吐蕃心目中的這種強大和顯赫的地位,正是軍事上的勝利和文化上的強盛帶來的。

時間流逝,終於到了玄宗皇帝的時代,唐朝的國力經過幾十年的休養生息,在玄宗皇帝時期達到了頂點,而玄宗皇帝也是一個有遠大志向的皇帝,他並不滿足於只是作一個守成的君主。於是在他的領導下,唐朝開始了大規模的對外用兵。由於府兵制的崩壞和朝廷連年用兵,玄宗皇帝用募兵制代替了府兵制,唐朝政府在邊疆地區大量的招募兵源,蕃兵們於是大量進入軍隊。由於蕃兵驍勇善戰,加上李林甫的私心,少數民族將領很快就成為了唐朝對外戰爭中的主角。同時,由於軍隊由邊防軍改成全部由長期服役的健兒組成的職業軍,使得唐朝軍隊的戰鬥力大大的提升,這樣的改革帶來的效果在唐朝的對外戰爭中被證明是極其有成效的(當然這種改革也是導致安史之亂,藩鎮割據的根源)。此時的阿拉伯帝國也已經加入了爭奪西域的行列,並且在開元三年(公元715年)和唐朝有了第一次衝突,西域終於變成三個大國之間的角逐。

由於國力的強盛,在西域方面優勢開始向唐朝一邊傾斜,吐蕃在西域的擴張受到連續挫敗,甚至與阿拉伯帝國聯盟也不能占得絲毫的便宜。

首先在開元三年(公元715年),吐蕃與大食共同立了阿了達為王,發兵攻打唐朝屬國拔汗那國。監察御史張孝嵩與安西都護呂休璟率旁側戎落兵萬餘人,擊敗吐蕃大食聯軍,奪得中亞重要的屬國拔漢那,威振西域。然後是開元五年(公元717年),突騎施聯合吐蕃和大食(阿拉伯)攻打四鎮,被唐朝再次擊敗。接著是開元十年(公元722年),吐蕃大軍攻打唐朝屬國小勃律,北庭節度使張孝嵩率疏勒副使張思禮以步騎四千救援,大敗吐蕃軍。

而阿拉伯方面,首先在被阿拉伯人稱為「列王之父」的阿卜杜勒•麥立克(685—705年在位)的任命之下,哈查只•伊本•優素福被任命為掌管東方的最高權利者,在他的領導下,阿拉伯的疆域向東方獲得了極大的擴張,由於垂涎中國的富庶,他應許他的兩個大將之一,穆罕默德和古太白,誰首先踏上中國的領土,就任命誰做中國的長官。於是古太白•本•穆斯林•巴西里征服了塔立甘、舒曼、塔哈斯坦、布哈拉等大片中亞地區,而穆罕默德。伊本•卡西木征服了印度的邊疆地區,但是他倆都沒有能跨過中國的國界。(這段史實同時也是糾正柏楊中國人史綱中的謬誤,任命大將為中國總督的事件和怛羅斯戰役並不是同一個時代,而柏楊將他混為一談,這是錯誤的)

在開元三年和開元五年阿拉伯對中國的戰爭均遭到失敗之後,阿拉伯仍舊執著地向中亞進行擴張。由於地理上的巨大優勢,更因為唐軍這個時期在青海和吐蕃進行大規模的戰爭而無暇顧及西域,阿拉伯的影響力慢慢的體現出來,軍事加上宗教的影響使得唐朝原本在西域的屬國栗特諸國紛紛倒向了阿拉伯一邊。為了對抗阿拉伯在西域擴張,唐朝利用突騎施給了阿拉伯相當沉重的打擊。(突騎施是一個突厥族的部落,可汗名叫蘇祿)

玄宗初年,突騎施在伊塞克湖和巴爾喀什湖之間崛起,到開元三年(公元715年)向唐朝稱臣,被唐朝封為左羽林大將軍、順國公,賜錦袍、鈿帶、魚袋七事,為金方道經略大使。這一大堆的封號最為重要的是最後一個金方道經略大使,金主西,金方就是西方,這個封號清楚地顯示了唐朝希望蘇祿可汗對抗阿拉伯的意圖。

在接受了唐朝的封號之後,由於遊牧民族的本性,唐朝的邊境依然被突騎施襲擾,並且占據了碎葉城。但是唐朝對於突騎施還是非常容忍的,在將已經是既成事實的碎葉城送給突騎施之後(見新唐書—開元七年,龍嫩突死,焉吐拂延立。於是十姓可汗請居碎葉,安西節度使湯嘉惠表以焉耆備四鎮。詔焉耆、龜茲、疏勒、于闐征西域賈,各食其征,由北道者輪台征之。),突騎施終於開始一心一意的對付阿拉伯人。唐朝的安撫政策並沒有白費,很快突騎施就讓唐朝所付出的代價變得物有所值。

開元六年(718年)大食將加拉赫統兵北征,於「河中北部得勝,並己準備侵入中國領土,但是被突厥人包圍,經過償付贖金,才好不容易得救。開元十—年(723年)大食呼羅珊已易將穆斯棱,往任之初即興兵攻東拔汗那,突騎施奉詔出征,大破之。開元十二年(724年)葉齊德二世歿,希沙木繼為哈利發,再遣穆斯林攻東拔汗那,圍其都渴塞城,爆發渴水日之戰,大食軍大敗,後衛主將戰死,導致原已叛附大食的康、石諸國復歸於唐,這一挫折使阿拉伯向東的擴張中止了約50年。

從724至727年,突騎施深深地滲入粟特國境,遠至康國(撒馬爾罕)本土。726年,突騎施為防衛骨咄(帕米爾以西)而與阿拉伯人交戰。這一段時間,突騎施在中亞是作為唐朝的代言人的身份出現的。開元十五年,吐火羅葉護阿交那支汗那飛表求援於唐,表稱:「頌奉天可汗進旨雲,大食欺侵我,奴身今被大食重稅,欺苦實深,若不得天可汗救活,奴身自活不得,國土必道破散,求防守天可汗西門不得。伏望天可汗慈憫。與奴身多少氣力,使得活路。又承天可汗處分突騎施可汗雲,西頭事委你,即鬚髮兵除卻大食。這個表文可以清楚地顯示唐朝和突騎施之間的關係。

突騎施敗亡之後,大名鼎鼎的高仙芝終於在此時登場了,在天寶年間,他對於唐朝西域的維護是居功至偉的。高仙芝(?—755年)本是高麗人。出身於將門之家。父名舍雞,起初在河西軍做事,後立軍功,官至四鎮十將、諸衛將軍。仙芝姿容俊美,善於騎射,驍勇果敢。少年時隨父至安西,因父有功授游擊將軍。到了二十餘歲時即拜為將軍,並與父班秩相同。他先在節度使田仁琬、蓋加運手下任職,未受到重用。後夫蒙靈詧發現了他的才幹,一再提拔重用。到了開元末,即升任安西副都護、四鎮都知兵馬使。首先吐蕃以武力迫使小勃律(今巴基斯坦吉爾吉特)與之聯姻,由於小勃律地處西域要衝,小勃律的轉向使得西域諸國向唐朝進貢的通道被堵死,於是「西北二十餘國皆臣吐蕃」,由於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加上吐蕃重兵駐紮於此,當時的四鎮節度使田仁琬曾3次討伐均未成功(「安西都護三討之無功」)。於是在天寶六載(747),唐玄宗任命高仙芝為行營節度使,率步騎一萬進行長途遠征。高仙芝行軍百餘日,從安西出發,經過撥換城(今新疆阿克蘇)進入握瑟德(今新疆巴楚東北),再經過疏勒(今新疆喀什),翻過蔥嶺(今帕米爾),過播密川,抵達小勃律特勒滿川,最後會師於吐蕃連雲堡(小勃律西北部今阿富汗東北的薩爾哈德)。連雲堡南面依山,北臨婆勒川。此時吐蕃連雲堡有萬人吐蕃兵防守,在激烈的攻防戰中,唐軍,斬五千人,活捉千人,獲得戰馬千餘匹,衣資器甲數以萬計。吐蕃在小勃律的屏障被高仙芝拔除了。由於監軍邊令誠畏懼而不肯行。仙芝只好留下三千兵,讓邊令誠領著守城,自己率兵繼續深入,進逼坦駒嶺。

坦駒嶺山口,海拔4688米,是興都庫什山著名的險峻山口之一。登臨山口,必須沿冰川而上,別無其它蹊徑。這裡有兩條冰川,東面的一條叫雪瓦蘇爾冰川,西面的一條叫達科特冰川,冰川的源頭就是坦駒嶺山口。這兩條冰川長度都在10千米在以上,而且冰川上冰丘起伏,冰塔林立,冰崖似牆,裂縫如網,稍不注意,就會滑墜深淵,或者掉進冰川裂縫裡喪生。

1913年,英國探險家斯坦因勘察了一千年前高仙芝先生行軍路線後,評論曰:「數目不少的軍隊,行經帕米爾和興都庫什,在歷史上以此為第一次,高山插天,又缺乏給養,不知道當時如何維持軍隊的供應?即令現代的參謀本部,亦將束手無策。」又嘆曰:「中國這一位勇敢的將軍,行軍所經,驚險困難,比起歐洲名將,從漢尼拔,到拿破崙,到蘇沃洛夫,他們之越阿爾卑斯山,真不知超過若干倍。」

最後終於以千餘人大破小勃律,活捉小勃律國王及吐蕃公主。史載「拂菻、大食諸胡七十二國皆震懾降服」,這個皆震懾降服有誇張的成分,但是帕米爾諸國又重新臣屬於唐朝這是不爭的事實。天寶八載(749)十一月,吐火羅(在今阿富汗北部)葉護失里伽羅(來自梵文Sri Man-gala)上表唐廷說,朅師國(在今巴基斯坦北部奇特拉爾)王親附吐蕃,此王切斷了小勃律與克什米爾之間的交通,所以失里伽羅欲發兵擊破朅師國,請求唐朝調發安西兵助戰,來年正月至小勃律,六月進至大勃律。安西四鎮節度使高仙芝奉命出軍,遂於翌年二月擊破朅師國,俘虜其國王勃特沒。

這兩次艱難的遠征使得高仙芝在西域獲得了極大的聲譽,被吐蕃和大食譽為山地之王。高仙芝的勝利也標誌著唐朝中國在中亞的擴張達到了頂點。此時,中國已經成為塔里木地區、伊犁河流域和伊塞克湖地區的占有人和塔什乾的宗主,她控制了帕米爾山谷地區,成了吐火羅地區,喀布爾和克什米爾的保護者。高仙芝在庫車駐地上,其行為儼然是中國在中亞的總督。

就在高仙芝忙於對付吐蕃的時候,阿拉伯的國內發生革命,747年6月9日,阿拔斯人在呼羅珊開始了對伍麥葉王朝(中國稱之為白衣大食)的戰爭,艾卜勒。阿拔斯(Abual Abbas)以呼羅珊(Khurasan)為基地,在內戰中節節勝利,終於在750年4月26日攻陷首都大馬士革,阿拔斯王朝(中國稱之為黑衣大食)建立了。

在初步解決了吐蕃方面的問題之後,高仙芝開始採取手段對抗阿拉伯的勢力,前文已經提到,在阿拉伯帝國的壓迫之下,中亞諸國均臣服於阿拉伯,雖然有突騎施曾經和阿拉伯對抗過一陣子,但是突騎施敗亡之後,阿拉伯迅速的恢復了在中亞的統治地位。為了打破阿拉伯的統治,高仙芝以石國(昭武九姓之一)無蕃臣禮節為由,發動了對石國的戰爭,其實這場戰爭的實質是為了打擊阿拉伯在中亞的勢力,高仙芝打擊的也不是親唐的石國國王伊捺吐屯,而是阿拉伯後來冊立的車鼻施特勤,細加考之,除天寶元載(742)一次屬正月賀正外,余皆使來月份無定,並非真正意義的朝貢,不過是普通商貿來往而已,攻其國實乃同大食重新爭奪河中。志在利用這一大食易代,河中叛亂的干載難逢良機,剪除大食羽翼,逐步規復唐朝在嶺外地區的政治主權。

天寶十載(751)正月,「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入朝,獻所擒突騎施可汗,突厥酋長、石國王、師王,加仙芝開府儀同三司。可見高仙芝主持的西域反攻確已取得了初期的勝利。在攻打石國的過程中,世人對高仙芝多有指責,如高仙芝沒有信義,搞屠殺,貪財。其實細細分析,這些對高仙芝的指責其實都沒有什麼道理。

首先是說高仙芝沒有信義,根據是已經和石國國王和談,卻用偷襲。中國兵法向來是兵不厭詐,李靖夜襲陰山,也是憑藉和談麻痹突厥,而後一舉成功,世人多稱讚這個壯舉,為何高仙芝用這個辦法就是沒有信義?《資治通鑑》中記載「偽與石國約和,引兵襲之」,明顯是高仙芝為了麻痹石國而用的謀略。

然後是說高仙芝搞屠殺,其實這是當時戰爭的常用手段,比如說開元3年之役,「孝嵩自擐甲,督士卒急傳,自已至酉,屠其三城,俘斬千餘級。阿了達與數騎逃入山谷。孝嵩傳檄諸國,威震西域,大食、康居、大宛等八國皆遣使請降。」為何這個時候沒有「諸胡怒,連兵攻四鎮」呢?其實所謂的「諸胡怒,連兵攻四鎮」只不過是中亞河中地區的西域國家在阿拉伯的控制之下聯合進行的一次反攻活動,和高仙芝是不是屠城關係並不大。

最後是說高仙芝貪財,這一點最為冤枉,兵法有云:「使貪使愚」高仙芝正是完美的應用了這條兵法,所以他的軍隊才可以保持如此高的戰鬥力。大唐名將李靖擊滅突厥之後,被人彈劾說「治軍無法,突厥珍物,擄掠俱盡」,其實也是同樣的道理。史書記載高仙芝「頗能散施,人有所求,言無不應」可以明顯的看出他並不是一個很貪財的人。

高仙芝旨在恢復唐朝在河中地區勢力的行動自然會遭到阿拉伯帝國的反擊,怛羅斯(今哈薩克江布爾城附近)戰役終於在天寶10年(公元751年)爆發。這是一場遲早要打的戰役,唐朝要恢復在中亞的霸權就必須擊敗阿拉伯,而阿拉伯要完全控制中亞則必須擊敗唐朝。

關於這場戰役,我首先羅列一下雙方的實力對比。唐朝方面,主將是高仙芝,副將為李嗣業,別將為段秀實,兵力為安西都護府二萬漢軍,盟軍拔汗那以及葛邏祿部一萬人。高仙芝時代「凡鎮兵四十九萬,安西節度兵二萬四千」怛羅斯之戰居然出動安西都護府八成以上的兵馬,說明這次高仙芝是下了血本的,也是對即將和阿拉伯的大戰有心裡準備的。唐軍雖說是馬步混合部隊,但是唐軍的步兵均有馬匹,平時以馬代步,作戰的時候才下馬作戰,戰鬥力極為強大。

阿拉伯方面的主將是阿拉伯的呼羅珊總督阿布•穆斯林(Abu Muslim),手下大將為齊雅德•伊本•薩里(Ziyad ibn Salih),兵力為呼羅珊本部宗教戰士(ghazi)四萬人,加上已經被阿拉伯控制的阿姆河與錫爾河流域的幾乎所有屬國的兵力十餘萬,總兵力當在十五萬至二十萬之間。在兵力方面,阿拉伯聯軍是占據了絕對的優勢的。

在素質方面,呼羅珊是是阿拉伯歷代經營的軍事重鎮,又是阿拔斯王朝起家的地方,呼羅珊騎兵的素質在阿拉伯帝國中當屬翹楚,都是精銳。

地理方面,觀察地圖以及結合史書我們可以看出。高仙芝翻越蔥嶺(帕米爾高原),「深入七百餘里」,其實已經在阿拉伯的地盤上作戰,阿拉伯在補給,情報等方面占了絕對的優勢。

兵器方面,唐軍步兵均用陌刀,威力極大,列陣而出則「如牆而進」,肉搏時候威力不減,史載李嗣業用陌刀肉搏「當嗣業刀者,人馬俱碎」。騎兵方面則是輕重騎兵結合,一般使用馬槊,在近身肉搏時候則是用橫刀,也就是現在所稱的「唐樣大刀」。橫刀的鍛造技術在當時世界上是極為先進的,鍛造出來的刀鋒銳無比,而且步騎兩用,製造橫刀的技術後來被日本學去,成就了日本刀後世的聲名。

唐軍的鎧甲拋棄了魏晉的具裝鎧,演變為以明光鎧為代表的唐十三鎧,重量更加輕,但是防禦力卻大大的提升。唐朝軍隊在武器上最大的優勢是擁有成熟的弩,唐軍一般使用四種弩,伏遠弩射程三百步(450米),擘張弩射程二百三十步(345米),角弓弩射程二百步(300米),單弓弩射程百六十步(240米)在不同範圍均可以形成威脅。阿拉伯軍隊在這方面顯然遜色不少。

由於高仙芝在與阿拉伯大軍對戰之前曾經圍攻怛邏斯城,我們有理由推測高仙芝還使用了車弩,也就是後世所稱的床弩。史載車弩「十二石」強弩,以軸轉車(即絞車)張弦開弓,弩臂上有七條矢道,居中的矢道擱一枝巨箭,「長三尺五寸」,「粗五寸」,以鐵葉為翎,左右各放三枝略小的箭矢,諸箭一發齊起,「所中城壘無不摧毀,樓櫓亦顛墜」(見李筌《太白陰經》卷四)。

馬匹方面阿拉伯人占了絕對的優勢,阿拉伯馬是世界上最好的馬種,這是唐軍所不能相比的。

接下來則是戰鬥的具體過程,由於這方面中國文獻具體資料比較少,所以大多參考國外的資料進行描述。高仙芝消滅石國之後,中國在中亞的勢力有所恢復,為了對抗高仙芝的進攻活動,阿拉伯聯合河中所有屬國準備進行反擊,高仙芝得到這個情報之後於天寶10年四月(公元751年),從安西出發,準備先發制人。在翻過帕米爾高原(蔥嶺),越過沙漠,經過了三個月的長途跋涉之後,高仙芝在七月份到達了阿拉伯人控制下的怛邏斯,並且開始圍攻怛邏斯城。

由於阿拉伯人早就在準備對安西四鎮的攻擊,在接到高仙芝進攻的消息之後立即組織了十餘萬的大軍趕往怛羅斯城,雙方在怛邏斯河兩岸、今天的奧李-阿塔(Aulie-Ata今江布爾)附近展開了決戰。

在高仙芝的指揮之下中國人是極其善戰的,靠著步兵的強弓硬弩,高仙芝曾經占有很大的優勢,中國騎兵一度完全壓制了阿拉伯騎兵,但是由於阿拉伯聯軍數量極多,高仙芝無法取得最後的勝利。戰鬥進行到第五天,形勢突變,中國軍隊戰鬥到傍晚之後,葛邏祿(Qarluq)僱傭兵突然叛變,他們從背後包圍了中國步兵並且斷絕了他們與騎兵的聯繫。而阿拉伯聯軍乘中國軍隊由於葛邏祿僱傭兵突然叛變而暫時混亂的機會,出動重騎兵突擊中國軍隊的中心,於是高仙芝終於潰敗,兩萬人的安西精銳部隊,只剩下數千人逃出生天。

在收攏殘兵之後驍勇的高仙芝並不甘心,依然想進行一次反擊,但是在副將李嗣業的勸說之下終於放棄。由於對中國軍隊在怛羅斯戰役中表現的驚人的戰鬥力印象深刻,阿拉伯人並沒有乘勝追擊,只是鞏固了他們在中亞的霸權而已。

再後來因為阿拉伯軍的主將阿布•穆斯林功高震主而被謀殺,手下大將齊雅德•伊本•薩里也被處死,其餘部於是叛亂,呼羅珊陷入混亂,阿拉伯忙於平亂,對於遙遠的中國已經是有心無力了。而中國方面由於安史之亂,國力大損,也只能放棄在中亞與阿拉伯的爭奪。

怛羅斯中葛邏祿部族是極其關鍵的角色,他們的叛變成為了怛羅斯之戰的轉折點,關於葛邏祿部反叛的原因,我認為這是和阿拉伯人交易的後果,葛邏祿人幫助阿拉伯人打敗唐朝軍隊,而阿拉伯則默許葛邏祿人在兩河流域附近的擴張。這一點從葛邏祿部原本的領地是塔爾巴哈台和烏隴古河畔,從巴爾喀什湖東端一直延伸到額爾齊斯河。而怛羅斯之戰獲勝之後其領土已經擴展到巴爾喀什湖以南和伊塞克湖以北的整個伊犁河流域。原西突厥汗庭幾處駐地都處於葛邏祿人的統治之下。這樣在阿拉伯人鼻子底下的大規模擴張阿拉伯人卻不聞不問,顯然是怛羅斯之戰交易的結果。

安西都護府在怛羅斯之戰後損失慘重,精銳損失殆盡,但是盛唐時期的恢復能力是驚人的,僅僅過了兩年,升任安西節度使的封常清於天寶十二年(753年)進攻受吐蕃控制的大勃律(今克什米爾西北的巴勒提斯坦),「大破之,受降而還。」這說明安西都護府的實力已經大體恢復,如若不是安史之亂,安西都護府是有能力再次和阿拉伯人一較長短的。怛羅斯之戰的後果是阿拉伯帝國完全控制了中亞,中亞開始了整體伊斯蘭化的過程。另外一個眾所周知的後果就是中國的造紙術由是西傳,撒馬爾罕成為了阿拉伯帝國的造紙中心,西方文明也因此獲得了迅速的發展。

關於唐朝最後退出中亞的爭奪,個人比較同意白壽彝先生的看法,即是唐朝的退出不是因為怛羅斯之戰,而是因為安史之亂,因為安史之亂,即使是怛羅斯之戰獲勝,唐朝依然會退出中亞,這是必然的結果。天寶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安祿山叛反於范陽,天下大亂,唐朝在西域的輝煌也隨著盛唐的崩潰而隨風消逝,只留下那些不朽的詩篇還在被後人傳唱……

責任編輯: 東方白  來源:博客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9/0722/1318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