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港台 > 正文

香港公務員齊發聲明 以行動抗議港府

作者:
6月反送中抗爭運動以來,香港民眾發起多場遊行示威活動,香港警方在驅散示威者過程中頻繁濫用武力,警民關係嚴重惡化。這次震驚國際的元朗暴力事件,香港社會質疑警察縱容暴力襲擊者,不僅讓民眾對警隊失去信任,也使香港公職人員對港府高度不滿,紛紛發出公開信、曬委任證,要求政府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

721元朗事件(路透社

6月反送中抗爭運動以來,香港民眾發起多場遊行示威活動,香港警方在驅散示威者過程中頻繁濫用武力,警民關係嚴重惡化。這次震驚國際的元朗暴力事件,香港社會質疑警察縱容暴力襲擊者,不僅讓民眾對警隊失去信任,也使香港公職人員對港府高度不滿,紛紛發出公開信、曬委任證,要求政府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

多個政府部門人員挺身表態

港媒立場新聞24日刊出一封跨部門、上百名公務員致香港人的公開信,信中先批評7月21日晚上警方無預警的在天橋向示威者開槍及元朗地區白衣人無差別毆打市民,指現場片段顯示警黑勾結,妄顧市民生命,讓「我們感到極度悲痛」。

公開信表示,香港社會撕裂內訌,經歷多場大型遊行和抗議行動,甚至有市民以死相諫,卻只換來港府冷待。今日社會局面,特首林鄭月娥難辭其咎。而警察已不再以保護市民為首要任務,歸根究底全因港府無力管治。因此,「身為公職人員的我們向政府予以最嚴厲的譴責,並呼籲港府管治團隊要有承擔,正面回應五大訴求,當中獨立調查警黑合作及警隊濫權情況尤為迫切」。

這篇署名為「一班來自不同部門的公職人員」的公開信,在文末呼籲香港人要團結一致,並希望所有公職人員能勇於站出來,對抗暴政,與全港市民一同守護家園。

另據香港《蘋果日報》消息,截至24日下午近19點,多達31個政府部門人員在網上展示委任證,以示對近期港警暴力清場時,拒展示委任證的抗議。在遮住證件個資的紙張上,多半寫著譴責港府、要求回應五大訴求及查警黑合作等文字,如「冷血政府盡失民心」、「不恥為伍」、「政府不代表我」、「五大訴求缺一不可」、「警黑勾結」、「勿忘初心不撤不散」、「光復香港」、「反對警黑合作」等等。

這31個政府部門分別為:地政總署、土木工程拓展署、路政署、規劃署、渠務署、水務署、海事處、屋宇署、建築署、機電工程署、食物環境衛生署、教育局、社會福利署、房屋委員會、通訊事務管理局、差餉物業估價署、選舉事務處、律政司、司法機構、入境事務處、警務處(文職)、消防處、海關、環境保護署、香港郵政、消防處轄下救護員、民安隊、漁護署、民航處、破產管理署、在職家庭及學生資助事務處。

員警不滿情緒「快到觸發點」

在展示的委任證中,可見到有來自警務處的公職人員。另有兩名自稱是警務人員,並附上警察委任證的人士向《立場新聞》投訴,指警隊中很多年輕同事也對警隊近日的做法感到羞恥,有部分前線同事「故意放水」,不對示威者施暴,並表示「原諒我們不能做更多」。對於部分警察暴力對待示威者,則認為他們「一世也想不通,示威者爭取的是包括警察在內的全港市民的福祉」。

兩名警務人員透露,有不少警隊同事近日被調往防暴隊,每天工作最少12到15小時。持續長時間工作問題自然無人正視,認為警隊連對自己同事也很差,使很多同事的不滿情緒「快到觸發點」。

日前,就有逾200名港警的家屬發出公開信,指這些警員身在前線,身心健康已出問題,但發出指令者卻無人問責,讓人心酸。信中並對特首林鄭月娥提出3大訴求:要她「以政治方式回應社會訴求」,不能以警員作為人肉盾牌;其次是要求成立由法官主持的「獨立調查委員會」,找回社會公義;第三是警方不再下達不當指令。

法律界及EO促港府成立調查委員會

30名香港法律界人士也在24日發出聲明,形容事件是數十年來對香港法治和秩序,及市民自由最嚴重的衝擊,認為一個文明社會絕對不會容許香港市民成為一群有組織武裝暴力襲擊者的施襲對象。聲明要求政府成立調查委員會,就事件及警方的不作為立即展開全面和獨立的調查。聯署名單中,包括29名法律界選委,及公民黨法律界議員郭榮鏗。

在24日晚間近24時,立場新聞再刊出署名為「一班熱愛香港的政府行政主任」的公開信,信中表明要藉此表達他們對近日事件的憤怒及關注。

這群政府行政主任(Executive Officer)在信中批評政府對抗爭民眾的訴求不聞不問,在元朗暴力事件發生後,特首及警務處處長在22日記者會上的表現毫無承擔,更藉辭逃避記者的提問,所謂的解說亦令人無言以對。信中質問:請問在特首及高官眼裡,市民安全是否不及國徽重要?

信中指出,警察不但沒有盡保護市民之責,更有勾結暴力襲擊者之嫌,嚴重失職及違反專業操守。「同為公僕,我們強烈譴責警隊此等作為。」最後,公開信促請政府當局正面回應廣大市民提出的五大訴求,尤其是正式撤回修例及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博談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9/0725/1319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