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腳上有4個表現 可能是身體在預警!內附秋冬養腳3秘方 不妨試試

一到深秋,天氣那叫一個涼,小編認為,是時候準備好厚厚的被子了。

現在晚上不裹被,半夜醒來冷颼颼,尤其是腳,不縮進去都不行。

別看腳很不起眼,但它卻是被稱為人的「第二心臟」,其不同的部位分別對應著五臟六腑,與心臟、大腦、脊椎的神經與血管都有緊密聯繫。

常言道:「樹枯根先竭,人老腳先衰」。可見,腳對於人的健康有多重要。

那麼,你的腳還健康嗎?小編來給你支兩招查看一下~

腳是身體晴雨表,健不健康看2點

1、一看顏色

①看腳趾甲顏色

腳趾甲可以說是離心臟最遠的位置了,但也是健康的一個明顯指標。

正常人如果身體血液循環順暢,腳趾甲就會紅潤有光澤,呈現出健康的粉紅色。可若是有以下情況,就說明身體存在小毛病:

腳趾甲蒼白,說明腳部血液循環欠佳,可能營養不良或貧血

腳趾甲上有縱行條紋,說明機體虛弱,抗病能力差。

②看腳趾腹顏色

健康的腳趾腹會很飽滿,顏色同樣紅潤,不會過紅或過白。

相反,若是趾腹不飽滿且有皺紋,說明腳部血液循環不太好;而若是趾腹太紅,則表明腳部淤血多,靜脈回流也不是很暢通。

③看腳底顏色

中醫認為,正常腳底最佳的顏色應為略紅,比較紅潤。不過,如果腳底顏色有異,最好及時就醫檢查。

腳底異常顏色有:

腳過紅,或有熱;

腳發青,或有寒;

腳發黃,或有肝膽疾病;

腳發白,除了有寒,也可能出現營養不良或貧血;

腳發紫或發黑,可能血液循環不好。

2、二摸溫度

一般而言,健康人的腳部猶如一個「恆溫器」,能自行調節體溫,使腳溫熱適中。具體為天冷時,腳一般是暖乎乎的;天熱時,腳的溫度也不會太高,可謂是冬暖夏涼了~

反之,如果天一冷,腳就堪比冰塊;天一熱,腳則老出汗,就證明腳部血液循環差。

小貼士:

腳冰冷,多由腎陽不足或保暖不當所致,建議多吃些溫補食物,如人參茶、大蒜、羊肉、生薑等;

腳太熱,可能與陰虛內熱有關,可多吃冬瓜、瘦肉等甘涼滋潤食物。

腳有4個表現,當心是身體求救的信號

生活中,如果腳出現了一些異常表現,很可能是我們的身體在報警了。

1、腳乾裂、脫皮

秋冬氣候乾燥,空氣中水分大大減少,加之人體皮脂腺分泌減少,這就導致很多人皮膚變得十分干,皮膚表層容易出現開裂、脫皮、瘙癢的現象。

此外,如果腳受到了真菌感染,也有可能導致腳裂。並且,這一人群腳裂時還往往伴有瘙癢、水泡等現象。

建議:

①平時洗澡,優先選擇有滋養成分的沐浴露,洗完後及時塗抹潤膚乳;

②飲食上注意多樣化,多喝水,多吃果蔬,多食用高蛋白質食物。

2、腳抽筋

日常出現腳抽筋,我們大概會想:這莫不是缺鈣了?

然而,實際上「元兇」並沒有那麼簡單。

除了缺鈣,長久不動,過度勞累,患有動脈粥樣硬化、血栓靜脈曲張等血管性疾病,促使血液循環不暢,下肢供血不足,也易導致腳抽筋。

建議:

①老年人、青少年、孕婦以及哺乳期婦女容易缺鈣,日常需多補充鈣元素;

②腳抽筋時,注意放鬆身體,別硬扳;

③經常性腳抽筋,最好儘早到醫院檢查。

3、腳發麻

腳發麻主要有兩種情況:一是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不動,造成神經發麻。

二是疾病因素,當身體患上頸椎腰椎疾病或糖尿病,壓迫到神經或使神經病變時,同樣會引起腳麻。

建議:

如果是前者,無需過於擔憂,緩一緩就沒事了;如果是後者,則應立即就醫。

4、腳趾甲變厚

腳趾甲變厚,最有可能是灰指甲在作怪。

灰指甲又稱甲癬,是由真菌傳染到趾甲而引起的,且多發生在糖尿病患者、有循環問題和免疫問題的人身上。

建議:

甲癬患者一般很難發覺患有此病,所以平時要做好預防工作,注重局部衛生,保持腳部乾燥通氣;一旦發現,及時治療。

養生先養腳,3個護腳秘方不妨試試

1、多泡腳

俗話說,寒從腳起。而經常泡腳,具有刺激血液循環、驅逐寒冷地作用,還可緩解腳部疲勞,是很簡單又便捷的腳部護理方法。所以,手腳冰冷的「重度患者」,一定不要錯過哦~

小貼士:

泡腳時水溫宜控制在38~45℃時長約15~20分鐘。另外,泡腳時還可在水中加些藥材,可起到更好的養生功效:

加姜,能散寒活血,預防感冒

加鹽,能殺菌消毒,防止腳氣病;

加艾葉,能驅寒、通經絡,緩解痛經。

2、多做腳底按摩

人體腳掌前部的1/3中間處,存在一個穴位,名湧泉穴。經常用指腹按摩此穴,有利於促進睡眠,養護腳部。

3、多進行腳部運動

日常生活中適當進行腳部運動,也是健康長壽的不二法門呢~

踮腳

併攏雙腳,踮起腳尖,可以促進下肢血液循環,緩解酸脹的情況。建議每隔1小時踮腳30秒左右。

倒腳走路

倒著走路時,足跟著地,能刺激足少陰腎經,起到益氣補腎、祛瘀止痛的功效。

仰臥晃腳

取仰臥位,將雙腳抬起,像蹬自行車一樣有節奏轉動雙腳,每次5~6分鐘即可。此法不僅能加快全身血液循環,減輕疲勞,也有助於強腰健體。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家庭醫生雜誌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9/1125/1373950.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