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民俗風情 > 正文

歐洲中唯一中國人面孔的國家 至今仍說故鄉方言!

歐洲國家中,有許多黑頭髮黃皮膚黑眼睛黃色人種的國家,頗有傳奇色彩。其實,他們都是中國人,只不過年代已經久遠。

俄羅斯境內,有多個由蒙古人組成的共和國和自治區。分別是:卡爾梅克共和國、布里亞特共和國、特瓦共和國、阿爾泰共和國、韃靼斯坦共和國以及阿加布里亞特自治區、烏斯季奧爾登斯基布里亞特自治區,共5個共和國和兩個自治區。

頗具傳奇色彩的卡爾梅克共和國,位於俄羅斯西南部,是俄羅斯聯邦主體之一。名義上雖然是「共和國」,其實只是與省、州平行的自治共和國,是全歐洲唯一信奉藏傳佛教的地區。

據記載:在俄羅斯的伏爾加河流域,生活著一支從遙遠的東方遷徙而來的草原部落,他們就是卡爾梅克人(新疆境內稱土爾扈特人)。他們是十七世紀初,為了躲避強大起來的蒙古準噶爾部的威脅,來到烏拉爾河和伏爾加河流域的,並建立了著名的土爾扈特汗國,後來變成卡爾梅克共和國。卡爾梅克蒙古人在高加索地區生活了五百年,一直保持黃種人的相貌,和歐洲人混血的並不是很多,甚至還在歐洲保留藏傳佛教信仰。

十八世紀,強大起來的沙皇俄國,逐步對邊疆民族加強統治,他們變本加厲地奴役和控制土爾扈特人。沉重的徭役,無休止的徵兵,還迫使土爾扈特人改變民族的生活形態與宗教信仰,他們的內心受到更深層次的傷害和威脅,尊嚴幾乎被損害殆盡。

公元1771年,土爾扈特首領渥巴錫率領人民起義抗俄,東歸遷徙中國。由於伏爾加河一直沒有封凍,無法把東歸中國的消息及時傳給西岸的土爾扈特人,當時幾個部落加起來有兩萬多人。為了防止這些人東歸祖國,沙皇軍隊一直包圍西岸的土爾扈特人十幾年,不准他們離開伏爾加河沿岸。因此,西岸的這批土爾扈特人至今留居俄羅斯。

土爾扈特首領渥巴錫率領的西岸3萬餘人的起義隊伍,經過浴血奮戰,終於順利到達新疆伊犁,實現了東歸壯舉……

蘇聯自上世紀二十年代,開始一項很龐大的工作,就是民族確認與劃分,對分散在蘇聯境內的各個民族,進行重新確認和劃分,後來中亞成立的五個加盟共和國,就是那時劃分出來的。

但蒙古人在蘇聯境內的生活區域,最早就是蒙古地盤,後來沙俄吞併後,一些蒙古人由於是遊牧民族生活習慣,所以並不是聚居地區。但蘇聯把這些與蒙古人後裔,以及與蒙古人有關的部族也進行了劃分,就形成了現在五個共和國和兩個自治區。

卡爾梅克是歐洲人對厄魯特蒙古人的稱呼(卡爾梅克是厄魯特蒙古人中的一支)。在史達林時期的大清洗中,卡爾梅克共和國1/3的人口被驅逐了出去。所有的宗教都遭受到了當時蘇聯政策的迫害,而佛教則幾乎徹底被毀滅。

到1941年時,所有的佛教寺院和寺廟不是被關閉就是被拆毀;最傑出的佛教精英成員(高層僧侶,佛教教義方面的專家)不是被處死就是無故消失在集中營里。第二波的宗教打壓發生在1943年,大約1/3的卡爾梅克人被從家裡帶走,押送去了西伯利亞。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一部分卡爾梅克青壯年被納粹德國法西斯軍隊脅迫,參加了法西斯德國組織的反對蘇聯的偽軍,並參加了防禦美軍和英軍的戰役。二戰結束後,他們擔心遭到蘇聯政府的迫害,不敢回到卡爾梅克,逐漸移民美國。有一部分人在洛杉磯、舊金山、華盛頓特區、紐約和芝加哥等地及其附近安家設籍。他們分成三個團體,一個在費城,兩個在新澤西……

卡爾梅克共和國面積7.6萬平方公里,首府是埃利斯塔。曾舉辦過第33屆世界西洋棋奧林匹克團體錦標賽,被稱為「西洋棋之城」。

現如今,在卡爾梅克共和國開始了宗教復興的時代。許多年輕人都對保護民族語言和傳統感興趣。該地區主要的佛教寺廟:佛陀釋迦牟尼金園,還提供免費的民族語言課程。卡爾梅克的佛教領袖表示,現在他們的主要精力不僅用在寺廟的重建上,還要讓卡爾梅克的佛教思想和文化得以復興,以及培養基本的世俗人類道德觀,如同情、愛、善良和寬容。

埃利斯塔是歐洲唯一的佛教城市。當然跟卡爾梅克人一直虔誠地信仰藏傳佛教,並長期和拉薩保持聯繫有關。前蘇聯時代,卡爾梅克人,被整體流放到西伯利亞,赫魯雪夫時期再度遷回。這些流散和回歸中,不知道宗教有沒有起到民族粘合劑的作用。

現在埃利斯塔有兩座喇嘛廟,城裡的一座比號稱俄羅斯最大喇嘛教中心的布里亞特寺廟還大。大殿裡仍然有佛事活動,不少卡爾梅克人帶著孩子來聽經、進獻酥油。倒是大殿外圍轉經的,基本都是俄羅斯族的遊客。

大殿外面除了轉經筒,還環繞著一圈亭子,每個亭子裡面都有一尊塑像,從服飾上看,也許是歷史上的高僧大德吧。如今的卡爾梅克人究竟對喇嘛教是什麼心態呢?從寺廟香火來看,應該和大陸蒙古族地區差不多吧。

埃利斯塔街上隨處可見東方式的斗拱飛檐,據當地朋友的介紹,這些都是同藏傳佛教風格的紀念亭樓和寺廟建築,集中在市中心一個長長的公園及廣場周邊。其餘地方,還零散有幾個牌樓之類。埃利斯塔還以雕塑之城出名,在街頭有不少蒙古式的、佛教的、蘇聯的雕塑藝術作品。

城市雕塑是很能反映意識導向的,有人稱「建築是凝固的音樂」。然而單單依靠建築本身,是不能達到所需要的效果的,必須靠雕塑來加以充實。只有建築同雕塑相結合才能珠聯璧合,相得益彰。從這方面看,卡爾梅克在強化自己民族意識的同時,並不排斥俄羅斯文化。

漫步在埃利斯塔街頭,基本上都是典型的蒙古人種感覺,據悉,黃皮膚的中國人面孔占到3/4以上,剩餘就是歐洲人長相。奇怪的是,幾百年過去,他們周邊都是高加索人種,但是街上明顯的混血兒卻很少見。在高加索人種的海洋中,出現這麼一個幾乎純粹的蒙古人種孤島,是不是感到很奇特。

卡爾梅克美女瀟灑飄逸,落落大方,玲瓏剔透。她們身材高挑勻稱,舉手投足之間,透著文靜優雅,似出水芙蓉,個個美若天仙。

有的豐盈窈窕,有的嫵媚纖弱,她們身材高挑勻稱,氣質秀美,舉手投足之間,文靜優雅,似朵朵出水芙蓉,纖塵不染,讓人欣賞而又敬重。

俄羅斯學者對卡爾梅克美女是這樣評價的:她們天生麗質,美麗大方,情趣高雅,穿戴講究,臉上總是笑容可掬。她們能歌善舞,多才多藝,既能默默不語,也能歡呼雀躍。藏而不露的神情後面,是開朗的性情和溫柔……

據了解。目前,卡爾梅克的後裔能講蒙語,能使用中國的蒙文托忒文,大部分人信仰藏傳佛教,還有自己的喇嘛廟,而且,穿著蒙古族服飾……

責任編輯: 寧成月  來源:網絡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9/1127/1374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