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財經 > 正文

美中第二階段貿易談判 一個重中之重議題

中美貿易戰目前只是暫時休戰。預料今年的第二階段對話將觸及中共更敏感的議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北京對國有企業的補貼。圖為去年10月11日,川普在白宮接見劉鶴

中美貿易戰目前只是暫時休戰,並未停戰。預料今年的第二階段對話將觸及中共更敏感的議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北京對國有企業的補貼。

美國總統川普(川普)在去年的最後一天發推文說,將於今年1月15日在白宮舉行第一階段協議簽署儀式,並在稍後到北京,展開第二階段的對話。

去年12月13日,美中各自宣布完成第一階段協議。據美方提供的資訊,協議文本計86頁,包括智慧財產權、技術轉讓、農業、金融服務、匯率、擴大貿易,以及爭端解決(執行機制)等七大項目。雙方正在進行協議文本的中文翻譯以及法律檢視工作。

本月中旬雙方簽署後,是否會公開協議文本、何時公開、以及公開程度,目前尚未明朗。

補貼未列入美中第一階段協議

去年4月底美中談判幾達成90%以上協議,美方官員稱,當時的貿易協議涵蓋七個章節,將近150頁。然而北京在5月初突然反悔,要求大幅度更改當時的協議草案內容,美方評估中方的要求將使談判成果前功盡棄。

據美國商會執行副總裁邁倫‧布萊恩特(Myron Brilliant)去年5月2日在電話會議上告訴媒體記者的內容,當時中方已答應進一步開放雲端運算服務,美方則對不公平補貼議題做出讓步,不要求立即削減該等補貼,僅在協議文本要求提高透明度。

去年6月中旬,美國貿易代表羅伯特·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在參眾兩院公聽會上表示,美中未來如果復談,美方的立場不會改變,核心訴求除了執行機制外,仍是中方的「強制技術轉讓、竊盜智慧財產權,以及大量補貼重點行業」,並稱中共通過對企業的龐大補貼,占領美國市場。

美中在去年10月復談時將補貼議題放在後續階段,先處理有關智慧財產權及技術轉讓等議題。

姑且不論美中之間對補貼議題的交涉內幕以及北京做出什麼樣的更大讓步,由這樣的變化來看,中共對補貼議題的重視或更甚於其它議題。

第二階段協商補貼將是重中之重議題

北京對產業的大規模補貼,是川普政府對中共展開301調查,進而引發美中貿易戰的原因之一。

萊特希澤在2018年3月完成的中共不公貿易301調查報告中說,北京政府的財政補貼是其計劃取代美國全球技術領導地位的關鍵因素之一。川普在收到這份報告後,決定對北京實施多項懲罰措施,包括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

白宮貿易顧問彼得·納瓦羅(Peter Navarro)去年11月表示,中共必須停止七項結構性犯罪,其中之一是對國企進行大量補貼。

在整個國家主導的經濟中,補貼是最有效的工具,是中共各級領導人管控經濟的主要手段,因為他們能夠將各種形式的補貼引導給其所偏愛的國有企業,或者具有戰略意義的私營企業。

依照世界貿易組織(WTO)的補貼協定,成員國不能採行與出口直接相關或要求使用國內原物料的補貼,同時成員國必須履行通知義務,定期將補貼措施通知WTO。然而,WTO規則的設計不適合像中國這樣的非市場經濟國家,最主要的一個問題是,這類國家的補貼通常是隱藏的或間接的,難以追蹤。

中共大量補貼中企掠奪全球市場

華盛頓郵報》周二報導,北京通過各式各樣的補助形式,如信用貸款、廉價土地、融資保證、減免稅收、低成本電力及水供應、直接補助、獎勵出口等,對中國企業提供大量補貼,受益對象包括中國鋼鐵廠、太陽能電池板製造商,電池開發商、造船廠、石油生產商,以及高科技產業。

《華爾街日報》去年12月25日獨家報導,中共政府支持華為的各項補貼,金額多達750億美元。分析師及電信業者表示,獲得龐大政府補貼的華為,以低價掠奪海外市場,價格大約比競爭對手低30%。

《華日》報導說,截至2018年的五年中,中共補助華為的金額,是世界第二大電信設備製造商芬蘭諾基亞公司所獲得的類似補貼的17倍,而第三大電信商瑞典愛立信公司(Ericsson AB)在同期間未收到任何政府補貼。

半導體行業協會執行長約翰·諾弗(John Neuffer)說,「中國(中共對補貼)的努力是堅定的、長期的且資金充裕。這就是為什麼補貼問題對我們來說相當重要。」

美國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經濟學家尼古拉斯·拉迪(Nicholas Lardy)說,中國(中共)對企業的直接和間接補貼,約占其GDP的3%以上,這個比例大致相當於美國軍費的GDP占比。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經濟學家查德·鮑恩(Chad Bown)指出,獲得大量補貼的中國公司將產品銷往美國或歐洲

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經濟學家麥爾托·卡洛普西迪(Myrto Kalouptsidi)的研究顯示,中國造船業在2006年被北京列為戰略性行業,在六年期間內獲得多達45億美元的政府資助,全球市場份額翻了一番,訂單由約四分之一增加到一半,搶占了日本、韓國和歐洲的業務。

卡洛普西迪在2018年的一篇論文中寫道:「如果(北京政府)沒有加碼補貼,幾乎不可能解釋中國市場份額為何能迅速增長」。

補貼是雙刃劍

雖然北京獲得了喘息的機會,將談判壓力拖延到今年,保留維持其經濟命脈的補貼措施,但是,龐大的政府援助計劃實則是中共的一把雙刃劍。

《華郵》引述多位經濟學家的話說,國家補助雖然使中國製造商能夠在市場上奪取主導地位,但也使其經濟陷入「殭屍」公司困境,並且普遍存在效率低下的問題。

多倫多大學(University of Toronto)經濟學家洛倫·布蘭特(Loren Brandt)說:「這些補貼的發放實際上是扭曲的,並沒有提供給有活力的公司。」

現實情況確實如此,2007年到2017年,北京的補貼雖然使國有企業的資產幾乎翻了兩番,但是它們的利潤反而逐漸減少,報酬率由6.7%降至2.6%。

然而,即使表現不佳,國有企業仍然可以輕鬆地從國有銀行獲得貸款。與此同時,前景看好的私營公司很難獲得信貸。

著有《國家反擊:中國經濟改革的終結?》(The State Strikes Back: The End of Economic Reform in China?)的拉爾迪說:「(中共補貼的)很多錢都浪費了,在表現不佳的國有公司中存在嚴重的資源分配錯誤問題。」

「很明顯,(中國內部)更多的改革派已經失敗。」布蘭特說,看起來習近平似乎採用了(中國內部)強硬派的看法。

萊特希澤在去年12月表示,未來的美中對話還有「很多困難議題」。大多數分析人士認為,這是艱鉅的任務,雙方不太可能在11月大選之前取得成果。

可以預見的是,有關補貼的討價還價會特別困難。#

責任編輯: 秦瑞  來源:大紀元記者吳英綜合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0102/1390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