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為什麼全世界孩子都喜歡玩扮家家酒遊戲?背後的心理動機不可不知

有一種遊戲,不用教,也沒有普及過,但是無論是早年的我們,還是現在的孩子,是國外,還是國內的孩子,他們全都玩過,這個遊戲就是「扮家家酒」

我女兒3、4歲時經常抱著她的玩具小白熊,走到哪裡都帶著,說這是她的妹妹,她要照顧好她。吃飯時要摟著她,逛街的時候也不嫌麻煩的抱著她。有時甚至讓我給她們兩個一起講故事,哄她睡覺。這還不算完,很多時候我看到她自己一個人在那裡自言自語,走進一看,原來是在跟小熊做遊戲。

為此我還懷疑過,「這孩子是不是腦子出現了毛病,天天玩這種遊戲還玩不夠?」擔心孩子長期玩這種遊戲不好,於是我還特意的帶她玩別的遊戲,想讓她把小熊放下,但是往往以失敗告終。

直到後來我研究了兒童心理,才知道「扮家家酒」遊戲是兒童象徵類遊戲的一種,全世界的孩子都喜歡玩這類遊戲。

什麼是象徵類遊戲

所謂的象徵遊戲就是將知覺到的事物用其它的替代物進行表徵的遊戲形式。舉幾個例子大家就很清楚了:

用玩具手機或香蕉代替真手機,一本正經的假裝打電話;

假裝讀報紙或者讀書,振振有詞,像模像樣;

假裝中電視或動畫中的角色,比如奧特曼或孫悟空,乒桌球乓的打架;

這種類似的遊戲,你是不是小時候也玩過?再觀察下你的孩子,你會發現他們也都在玩這種遊戲。

兒童大概在2歲左右是出現象徵遊戲,經歷了一個從易到難,從自我模仿到社會模仿的遊戲過程。

一開始,孩子的象徵遊戲是個人的,以自我為中心的自我模仿,比如他們用玩具手機代替真手機,假裝打電話;用玩具娃娃當小寶寶;用杯子假裝喝水等,這都是自我模仿。這些象徵遊戲中,孩子本身的角色並沒有變化,他們只是對外在的事物或行為進行模仿。

隨著兒童智力的提升,3歲以後的孩子進入了社會模仿階段,開始學會替換本身的角色,模仿別人。他們會把自己想像成媽媽、警察、醫生、老師等,然後模仿他們的行為,進行角色扮演。角色越來越複雜,情節也越來越豐富。比如他們會把自己想像成醫生,讓媽媽充當病人,然後像模像樣的給媽媽檢測身體,還要給媽媽打針。

孩子為什麼會沉迷於象徵遊戲

要理解象徵遊戲是怎麼出現的,孩子為什麼又會沉迷於象徵遊戲的,這就需要我們了解兒童的認知發展規律。

根據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兒童在2歲左右時進入了前運算階段。前運算階段有一突出的特點,就是建立了符號系統,開始學會了語言。

語言說白了就是用抽象的符號來象徵具體的事物,是一種抽象思維的能力。我們跟別人說出「蘋果」這個名字,對方自然就聯想到我們是在說「蘋果」這個具體東西。這是因為我們賦予了「蘋果」這個抽象詞彙代表現實蘋果的意義,如果說我們賦予它代表別的含義,只要別人認可,那「蘋果」這符號就代表了另一個含義。這是一種符號化思維,是一種抽象思維能力。

顯然,象徵思維對於這時的兒童來說是一個新技能,運用很不熟練,因此他們有強烈的使用這個新技能的欲望,於是他們喜歡玩象徵類遊戲也就順理成章了。

後期,隨著兒童智力的進一步發育和他們對符號象徵技能的掌握,單純的自我模仿已經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他們會覺得這遊戲太簡單了,於是象徵遊戲開始升級。他們開始擴展到角色模仿、關係模仿,象徵思維技能變得越來越成熟。而象徵遊戲說白了就是兒童運用自己豐富的想像力在大腦中加工各種符號,是一種抽象思維能力,因此兒童的抽象思維能力也就越來越強。

總起來說,象徵遊戲在促進兒童語言能力發展的基礎上,促進了兒童的抽象思維能力的發展。

象徵遊戲是兒童在大腦思維能力不強的情況下,借用外顯化的象徵遊戲來幫助思維的方式。我們仔細觀察下兒童的象徵遊戲,會發現它有個明顯的特點:孩子一開始必須要藉助具體的事物來完成象徵遊戲,而到里後期完全就可以不藉助任何物品,只用語言符號就能完成象徵遊戲。這正是兒童抽象思維能力越來越強的結果。

比如孩子一開始玩假裝打電話遊戲時,手裡就必須要用個假手機或者其它物品來代替手機,才能完成這個遊戲。但到來後期再假裝打電話時,孩子就完全可以不藉助任何東西,只做出一個動作就可以完成這個象徵遊戲來。

現在的研究也證明了假想遊戲對人的抽象思維能力的幫助。一份來自美國加州大學心理學教授艾利森.高普尼的調查研究發現:更擅長假裝遊戲的孩子,反向推理能力更強,說他們更擅長思考不同的可能性,因此也跟容易發展出高級的「心智理論」。

事實上我們直到成年也一直在進行象徵類遊戲,只不過我們的抽象思維能力已經足夠強,象徵遊戲不需要外化,在自己的大腦中就可以加工完成。比如演講或者面試時,你是不是經常在腦中假想具體的場景應該怎樣做呢?

沉迷象徵遊戲會不會導致兒童痴迷幻想,分不清現實?

當兒童在進行象徵遊戲時,現實是暫時不起作用的,而由豐富的想像所代表。因此有的父母擔心,如果孩子長期沉迷象徵遊戲會不會導致他們搞不清現實和幻想,從而釀成大錯。

的確,當這種幻想過於逼真或者過久時,父母會擔心孩子會不會弄假成真,我以前也有這種擔心。但是根據現在的研究,還沒有充分的證據證明兒童無法區分真實和幻想。

當我跟孩子玩扮家家酒遊戲時,孩子用一些塑料玩具充當蔬菜,給我做飯吃。然後她做好了送給我,我就假裝「啊嗚啊嗚」的吃掉。孩子從來不會說讓我真的給塞到嘴裡吃掉。如果我真要放到嘴裡吃掉,孩子反而會提醒我,「這是假的,你怎麼真吃呢?」

這說明當幻想過於逼真時,兒童有能力幾時到回到現實中。父母不必對兒童的象徵遊戲過度擔心。

總結

哈佛大學教育學院教授保羅·哈里斯在《理解孩子的世界:想像力的工作》一書中寫到:「假裝遊戲並非是孩子對現實世界的參與,是孩子理解世界的一種基本方式。」

以「扮家家酒」為代表的象徵遊戲是每個兒童在成長中必然經歷的一個遊戲過程,在看似幼稚的行為下,是兒童為儘快成長適應環境而發展出來的一種主動適應遊戲。父母不僅不要制止兒童的象徵遊戲,還要為孩子的象徵遊戲儘可能的提供便利,這將大大有利於兒童的成長。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神通奶爸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0104/1391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