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港台 > 正文

民進黨副秘書長揭秘一年內「復活」的內幕

在2020年台灣的總統大選中,民進黨旗開得勝,繼續完全執政。民進黨2018年底地方選舉大挫敗後在一年內「復活」勝選,他們用了什麼戰略?為了找到答案,本台記者唐家婕採訪了民進黨史上最年輕的副秘書長、三十一歲的林飛帆。

民進黨副秘書長揭秘一年內「復活」的內幕

在2020年台灣的總統大選中,民進黨旗開得勝,繼續完全執政。民進黨2018年底地方選舉大挫敗後在一年內「復活」勝選,他們用了什麼戰略?為了找到答案,本台記者唐家婕採訪了民進黨史上最年輕的副秘書長、三十一歲的林飛帆。

民進黨支持度「復活」的三大因素

記者:民進黨蔡英文這次獲得壓倒性的勝利,得票數超過八百萬創下歷史紀錄,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林飛帆:最主要原因,是從去年一月份習近平的講話(《告台灣同胞書》四十周年紀念會上的講話)開始,這是關鍵的一個轉折點。2018年底,民進黨的支持度跌到谷底的18%,喪失人民的支持。但是,很快在去年一月份的時候,整個執政團隊有很大的調整。

第一個調整,總統在兩岸、國際事務上的講話與回應,越來越快速。第二點是習近平的談話本身,對於台灣很多人而言是對台灣主權與國家安全上直接的威脅。配合後來香港情勢的演變,台灣人看到一國兩制並不是台灣要走的方向,而且捍衛台灣國家主權跟安全,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目標。去年有一些學界的民調發現,在意台灣國家安全跟主權立場的人,首次超過在意經濟發展的人。

第三個因素是對比韓國瑜。韓國瑜從當選高雄市市長以來,他一連串的談話,都沒有辦法符合台灣絕大多數人的期待。他在兩岸政策,或是國家安全議題立場上,尤其非常模糊。

記者:你曾說「台灣這個世代沒有要向中國低頭」。你從學生時代開始參與社會運動,2008野草莓、反紅媒、反壟斷、反服貿一路到2014年太陽花學運......,再到這一次的台灣大選獲得大勝,這種對中國不願低頭、強硬的態度,是不是逐漸獲得台灣民眾的接受呢?

視頻【一年快速「復活」林飛帆:民進黨大膽啟用年輕世代接班】

林飛帆:這次選舉看來,大家在捍衛台灣國家主權、安全的議題、立場上面,有一個非常堅定而清晰的態度。我所謂的「我們不跟中國低頭」,在蔡總統的兩岸基調下,就是我們不主動挑釁中國,不去做區域安全、穩定的破壞者。

過去馬政府執政八年的政治路線,其實為台灣帶來非常嚴重的成本。這樣的政治路線會讓我們民主、憲政體制受到很大程度的破壞,也讓我們在經濟上面造成兩岸不均等、不對等的一種經濟依賴的狀態。這必須改變。過去三年我們就在做這樣的工作。未來的四年,其實也是應該延續這樣的方向。

記者:中國國台辦對於蔡英文大勝的回應是說,願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基礎上,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官媒新華社則罵民進黨「利用欺騙、壓制和恐嚇等骯髒手段獲得選票」。你怎麼回應?

林飛帆:過去的兩岸政策,不管是文攻武赫、惠台方案,還是對我們的民主進行大規模的滲透工作,從這次大選可以看得出來,台灣人民是不接受的。這些惠台措施,企圖從宮廟、村里、農漁會系統、不同宗教系統、甚至媒體去籠絡,台灣人是不接受的。大家對於台灣的國家安全跟主權,對於台灣做一個主權獨立國家的現狀,大家是極力要去保護跟捍衛。我很誠摯地希望中國政府能夠好好的看待這樣一個新的民意。中國的一般的普羅大眾,他們其實看到台灣民主的狀況,也有一種期盼,希望中國有一天能夠民主。我覺得這個是應該中共高層認真去看待的。

民進黨大選戰略:團結年輕世代

記者:過去幾次台灣大選,20-40歲的年輕選民都比50歲以上的選民投票率低了許多。2016年40歲以下的選民投票率不到六成。有分析認為民進黨這次是成功催出了年輕世代的選票,也就是被稱為「天然獨」的世代。是這樣嗎?

林飛帆:從2018年底的選舉結果來看,民進黨是受到大多數年輕世代的反感和厭惡。但是,2019年初,整個黨還有一個非常關鍵的轉折點,就是進行大規模改組,啟用非常多的年輕人。包括黨內的一級主管,很多都是我這個年紀、比我更年輕,三十歲到四十歲區間的年輕世代,他們掌管文宣、新聞、國際事務甚至各式各樣的政策對話。

這些年輕世代投入在民進黨裡面,在最艱困的情形下,我認為是有助於民進黨對外互動的政策與思維的轉變。

過去一年,民進黨參加很多公民運動,包含三月份反核大遊行、九月份聲援香港反送中運動的大遊行,民進黨率領黨工主動參與遊行當中。民進黨跟年輕人的互動增加。

還有一個蠻大的調整,就是我們這次選舉的提名策略上的調整。我們脫離了過去傳統的提名方式。黨中央清楚的策略就是:拉抬年輕世代。

所以我們在九個選區,都提名了四十歲以下,跟過去的民進黨沒有太大淵源的年輕世代。比如賴品妤、吳怡農、謝佩芬,新北市有蔡沐霖、張銘佑,新竹的周江傑、鄭朝方,台中有莊競程等這些新人。成績上面來看,我覺得,這些年輕人是能夠帶起一些風潮與風氣。

民進黨副秘書長接受本台專訪Photo: RFA

國民黨改革需解決兩個問題:年輕化、本土化

記者:對比對手國民黨,從培育接班人才的角度來看,你看兩黨有什麼不同?

林飛帆:兩個政黨最大的不一樣,在於給青年世代的機會跟栽培,兩黨的包容性跟開放性完全不一樣。台灣有很多的新興的小黨、新的政治素人出現,年輕世代期盼他們來到政界發揮戰力。

國民黨卻是在走另外一個極端。可以看到吳敦義主席在黨內不分區提名過程當中,他是把吳斯懷、葉毓蘭放在名單裡面,甚至是一度要把自己放在安全名單裡面,這樣的思維是完全不同的。

我有些關係不錯的國民黨朋友,他們看到我接任副秘書長這個職務的時候,心裡在想的事情是,為什麼國民黨沒有辦法?

記者:有分析認為,國民黨可能慢慢走向泡沫化,民進黨變成一黨獨大的局面會出現。有可能嗎?

林飛帆:我覺得其實不會這樣。如果說國民黨有辦法在這個過程中轉型改革……轉型改革,包含幾個層面,第一個是國民黨可以走向一個年輕化的路線,那民進黨會備受壓力。這也會連動加速民進黨內部的調整。其實對於台灣的政治的民主發展,是一件好事。

第二個重要的改革是讓國民黨成為一個本土化的政黨。國民黨到今天為止最大的問題,在於他們還擁抱著過去的一個中國的框架,沒有有效的回應台灣主流社會的期待。

如果國民黨修改他們的黨章,把2005年,他們簽訂的「連胡公報」放入國民黨黨綱這樣一個狀況,如果能夠有所改變,我覺得這會是國民黨一個重生跟再起的機會。

台灣會繼續扮演區域民主跟人權的倡議者

記者:跟你同齡的、在大陸的、香港的,尤其是走上街頭、參政議政的這群年輕人,跟你生長在同個年代,卻有完全不同的境遇。這次台灣大選結果出爐後,你會想對這些還在奮鬥的人們說些什麼?

林飛帆:先講香港,過去一段時間,我們受到香港年輕人很大的啟發。也是因為香港反送中的運動,讓台灣年輕世代看到中國極權統治的本質。大家看到在中國統治底下,威權跟民主不可能同時存在一個國家。

香港在去年區議會的選舉當中,展示了一個非常強而有力的追求民主的意志。

希望未來,我們也可以跟他們一起往民主的方向繼續前進。台灣的朋友,希望大家能夠持續關注香港,不只是因為這次選舉。而是台灣在區域當中,要扮演民主跟人權自由的倡議者的角色,所以我們繼續關注香港、西藏、中國、新疆維吾爾族的人權。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自由亞洲電台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0114/1395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