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古人的紙窗戶是如何抗風擋雨的?可別小瞧 裡面的學問很大

糊窗用桃花紙塗以水油,取其甚明。——《唐宋白孔六帖》

電視劇中會有這樣的場景:

屋裡正在進行秘密商討「大事」,而屋外往往就會有人用手指戳破窗戶上的紙,進行「偷窺」,進而使其他人知曉了不能被知曉的事,亦或者戳破窗戶紙從外面插進一根輸送迷煙的管子,進而達到自己要做壞事的目的。

這種場景不禁會讓我們產生一種錯覺,那就是窗戶紙的作用,其實就是用來被戳破的。

一戳就破的窗戶紙

但是,古代所有建築的窗戶都是用紙糊的嗎,當然不是,這只是影視劇情的需要罷了,不過用紙糊窗戶,在歷史中卻存在了很長一段時間。

唐宋時期,紙已經被用在了窗戶上,可是那時候並沒有普及,直到明清時期,用紙糊窗戶才真正普及,直到近代玻璃的傳入和鋁合金等材料的窗戶普及後,木窗和用紙糊窗戶才逐漸退出歷史舞台。

那麼問題就來了,紙遇水或者大風天氣會爛掉,古人用紙糊窗戶為何不擔心雨淋風吹?知曉答案後由衷感嘆古人智慧超然,原來古人用的紙可不是一般的紙,而且還有另外的講究,不過我們還要從布說起。

古人最早是用布糊窗戶。

布的起源很早,可以追溯至新石器晚期,最早被人們使用的布是麻布,也就是從植物中提取出來的纖維,然後經過加工而製成的,現在在日常生活中已很少能見到這種麻布了。

窗戶的出現方便了人們的生活,但是雨天和冬天,無法遮擋的窗戶就成為了一種「折磨」,由於古人用布的歷史比較早,等到窗戶出現的時候,為了應對惡劣的天氣,自然就想到了用布糊在窗戶上,古人的這種用布糊窗戶,在歷史上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

古代的窗戶

但是,用布的成本比較高,在古代布就是財富,把布當成一種消耗品,自然在普通民眾家庭中會成為一種「負擔」,再加上把布長期固定在窗戶上比較難,此外布的透光性也不好,這就讓人們萌生出了尋找代替布來糊窗戶的想法。

那麼古人想到了用什麼來糊窗戶呢?答案是紙。

古人用紙糊窗戶。

紙在我國的出現並不晚,蔡倫改造了造紙術之後,紙就成為了一種日常中常見的一種物品,但是用在窗戶上,還是比較晚的,這是因為那時候的紙主要是用來書寫,是社會上層人士使用的,普通民眾想用不僅用不起,也買不到。

復古的窗戶

在唐宋時期造紙業已經相當發達,也出現了各式各樣的紙張,紙也開始走進普通民眾的家中,這就讓用紙來遮擋窗戶,有了可能性,不過大規模普及用紙糊窗,是在明清時期。

此外,紙張用在窗戶上也有了布無法達到的優點,比如過更換起來比較方便,比如說,透光性遠遠要好於布,再比如說紙的成本是遠低於布的。

在冬季時,還可以用多層紙來糊窗戶,這樣就增加了紙的硬度,此外,還可以在窗戶的里外兩邊,都糊上紙,這樣也就增加了窗戶抗風寒的能力,從而被更多的人接受。

當然,地區不同,糊窗戶的方式也不同,比如說,古代的南方喜歡把紙糊在窗戶里側,而北方則更願意把紙糊在窗戶外側。

古建築物中的窗戶

正如那句俗語所說:東北三大怪,第一怪窗戶紙糊在外,第二怪大姑娘叼著大菸袋,第三怪養個孩子吊起來。

那麼為何在東北窗戶紙要糊在外面呢,這樣不是更容易損壞嗎,其實這是因為東北天氣的寒冷,糊在屋裡容易被水蒸氣給破壞,不過在特別寒冷天氣,窗戶兩面都糊紙則也比較普遍。

古人的紙窗戶是如何抗風擋雨的?

說到了用紙糊窗戶,不少人可能會有個疑問,紙遇水很容易損壞,用在窗戶上不是被雨淋了壞了,這樣一來不是每逢惡劣天氣都要重新糊窗戶嗎,豈不是很麻煩,古人用紙糊窗戶真的不擔心雨淋?

對於這個問題,古人還真不擔心,因為古人有解決的辦法,其實被廣泛應用於窗戶的紙並不是普通的紙,而是油紙,正如《唐宋白孔六帖》記載:糊窗用桃花紙塗以水油,這個油紙也就是古人用來製作雨傘的材料,至於油紙什麼時候出現的,現在已經不可考證了。

油紙傘

當然用油紙糊窗戶,並不能讓古人真正在惡劣天氣高枕無憂,為餌更好的享受生活,古人還發明了一種窗板,此外還會在窗戶和窗板之間裝上棉簾,好天氣時取下來,惡劣天氣在裝上,不僅能保護窗戶紙,還能保暖,簡直完美。

難道這樣就完了嗎?當然沒有,不然就太小看古人的智慧了,為了應對雨天,古人在房屋的建造上也動了心思,那就是一般都是採用迴廊式設計,而在房頂還會向外伸出長長的房檐,這也就保證了雨不會輕易打濕紙窗戶。

如果對此這種建築不熟悉的話,可以看看明清時期依然存世的古建築,從房屋的構造中,我們就會發現古人的智慧那是絕對超然的。

飛魚說:

古人用紙糊窗戶為何不擔心雨淋?古人:我們用的紙可不是一般的紙,從這件不經意的小發明,我們就能看出古人超然的智慧,尤其是近期出土的一些古代文物,其中更是蘊含了古人的奇思妙想,甚至一些物品,我們根本都無法想像古人是如何製作出來的。

被譽為世界八大奇蹟之一的兵馬俑

比如說被譽為世界八大奇蹟的古建築或者物品,其中蘊含的古人的智慧,則更是讓人驚嘆,可以說直到科技如此發達的今天,都沒有徹底弄清其中的門門道道。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飛魚說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0130/1402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