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陳思敏:推雙黃連抗疫 上海藥物所深藏巨大利益鏈

作者:
1月31日晚間,新華社微博發布、人民日報微博引用,兩大官媒聯袂促銷:「上海藥物所、武漢病毒所聯合發現,中成藥雙黃連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狀病毒」,線上線下的雙黃連瞬間售罄。A股市場恢復交易後,作為雙黃連主要生產企業的太龍藥業,股價更是一路滿堂紅,太龍藥業內部股東也適時拋出600萬股的減持計劃。有資深投資者表示,按武漢肺炎疫情發展情況,今年的雙黃連口服液或可占到太龍藥業營收的70%。

武漢肺炎喚起人們的非典記憶,而這17年來2次大疫情期間把中成藥雙黃連打造為「抗疫救星」的幕後推手──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也引起關注。圖為上海一家醫院的領藥處

最近的新冠肺炎(武漢肺炎)喚起人們的非典記憶,而這17年來2次大疫情期間把中成藥雙黃連打造為「抗疫救星」的幕後推手──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也引起關注。

據官方介紹,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以下簡稱上海藥物所)的前身是創建於1932年的國立北平研究院藥物研究所,在歷經遷滬、幾度更名、併入中科院之後,於2003年搬至浦東張江高科技園區。曾有報導如此評價:2003年是上海藥物所的發展理念從「出論文」向「出新藥」轉變。

張江高科技園區在上海藥物所設籍之前有個轟動兩岸的商業新聞。2000年11月,宏力半導體公司奠基儀式上,台塑大王王永慶之子王文洋致辭時說:「在我得知江副院長(江綿恆)多年來有個興建8吋晶圓廠的夢想後,我無時無刻都想實現他的夢想。」但為江綿恆圓夢的不是王文洋,而是江澤民

張江高科技園區1992年成立,1999年8月上海市委市府明確園區主導產業,2000年5月江澤民親自視察。公開信息顯示,張江高科技園區意圖構建三個國家級基地:國家生物醫藥、積體電路和軟體三大主導產業,即園區被構建成「中國矽谷」以及「中國藥谷」。而上海藥物所被指「藥谷原始創新不竭的動力之源」,重點發展化學藥、生物製藥、現代中藥。

2003年非典新聞顯示,疫情讓權力慣性不改的江澤民遙控時任軍委副主席郭伯雄前往巡視北京軍區後發表了一段耐人尋味的談話施壓胡溫。江綿恆也以二把手之姿取代中科院院長路甬祥而頻赴相關一線視察,並高調指導防治非典藥物攻關科研進展。

媒體報導,2003年非典期間,上海藥物所左建平的研究小組稱,中成藥雙黃連口服液具有抗SARS冠狀病毒的作用,上海藥物所將雙黃連口服液列入SARS診療計劃。

2004年上海藥物所牽頭組建「上海中藥現代化研究中心」,推動中藥科學化、現代化。

2005年上海藥物所、上海生科院以及國內著名中醫藥企上海綠谷集團三方合組「綠谷研究院」,該院院長由時任上海藥物所所長丁健擔任。

與此同時,2005年8月江綿恆正式成為中科院上海分院新掌門,當時報導稱:在中科院的11個分院中,上海分院體量較大,地位特殊。在江綿恆之前,還沒有人以中科院副院長之職兼任上海分院院長的前例。

2006年江綿恆為中科院上海浦東科技園籌備處揭牌。2010年,江綿恆視察浦東科技園首個建成併入駐的平台──新藥研發平台,時有報導稱,上海藥物所所長丁健親自匯報工作,江綿恆表示滿意。

2014年2月江綿恆首次以上海科技大學(以下簡稱上科大)校長身份現身。2016年上科大新生開學典禮上,江綿恆報告《科學技術進步與人類健康》的重中之重,是傳染病的傳播與疫苗的發明。

今年湖北武漢因疫情1月23日封城後,1月25日上海藥物所與上科大聯合研究團隊宣布發現一批(30種)可能對新冠肺炎有治療作用的老藥和中藥,其中有12種都是抗HIV(愛滋病)藥物。上海藥物所針對抗冠狀病毒新藥開發的合作藥企是「前沿生物」。有媒體曝光,前沿生物取得候選新藥DC系列在中國大陸地區臨床開發、生產、製造及商業化的獨家權利。公開信息,有「中國抗艾第一股」之稱的前沿生物正在採用第五套標準申請科創板上市,外界卻諸多質疑前沿生物IPO股權轉讓程式瑕疵、研發能力堪憂、累計未彌補虧損超4億等。

1月31日晚間,新華社微博發布、人民日報微博引用,兩大官媒聯袂促銷:「上海藥物所、武漢病毒所聯合發現,中成藥雙黃連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狀病毒」,線上線下的雙黃連瞬間售罄。A股市場恢復交易後,作為雙黃連主要生產企業的太龍藥業,股價更是一路滿堂紅,太龍藥業內部股東也適時拋出600萬股的減持計劃。有資深投資者表示,按武漢肺炎疫情發展情況,今年的雙黃連口服液或可占到太龍藥業營收的70%。

公開報導顯示,太龍藥業曾「事半功倍」收購的北京新領先醫藥改制於中科院下屬研究院,與上海藥物所系出中科院同門。即上海藥物所與太龍藥業二者姻親關係。

上海藥物所在2003年將重心轉往「新藥出」後,一直以來與藥企都有密切合作,換言之,與製藥公司之間的商業往來,是上海藥物所重要的收入來源之一。2015年上海藥物所15項新藥研發成果轉讓合同總額高達8億元,還曾有4種候選藥物獲中國獨家開發授權,讓合作藥企付款高達4億元。

2019年12月29日,上海藥物所召開發布會,綠谷製藥出品的阿爾茲海默症Ⅰ類新藥「甘露特鈉」(商品名「九期一」)上市開賣。綠谷製藥此前宣稱「讓普通家庭吃得起九期一」。但有醫藥媒體計算後發現,使用「九期一」治療輕中度阿爾茲海默症的患者,月支出超過3500元人民幣,作為對比,國內現有治療阿爾茲海默症的相關藥物費用每月約為1500元。

如眾所周知,上海藥物所長期商業合作夥伴多負面傳聞不斷,而包括綠谷集團其系列靈芝「抗癌」產品在內的一些上市新藥虛假宣傳,央視的曝光都沒能阻止,公開的秘密是上海藥物所為其背書機構。

像是「九期一」是17年來唯一獲批的「國產」阿爾茲海默症新藥,但其核心發明人上海藥物所研究員耿美玉被實名舉報醫學造假。曾有出自醫生的微信文章深刻指出,監管機構的新藥待批其95%都是「偽新藥」,反正本來就多針對絕症或慢性病,很難證偽,但藥品市場卻可點石成金。如2015年一項多地取樣的研究表示,中國是世界上患阿爾茲海默症人數最高的國家,每位患者每年的治病費用大概為13萬元,即全國在治療該疾病上的總花費超過1.6萬億元。

網上還屢見類似討論,國內醫院看病的肯定有過這種經驗,每次看病在給你對症下藥配了西藥以後,必定會給你配兩盒中成藥,很多醫生也很委婉的表示他也不想開,卻礙於醫院有指標要求開中成藥占比多少多少。同樣是公開的秘密,中成藥被宣傳多吃無妨沒有副作用,中成藥安慰劑,商機也是無限大。

自2003年以來,上海藥物所明顯兩大重點「中藥科學化現代化」以及「重大新藥創製」。無須諱言,這背後是一項單品動輒上萬億的醫藥市場。同時,上海藥物所商業投資布局廣泛,而且從所長、研究員到職工入股企業更是常態,如率先證實雙黃連抗SARS病毒的左建平持有江蘇左右生物醫藥公司35%股權,「九七一」核心研究員耿美玉、原所長丁健等人名下都有一家或多家企業的兼職或股權,而這不僅僅是冰山一角的披露,這些公開可見的持股人在蛛網般的股權結構中只是利益鏈的中下游。

上海藥物所雙黃連口服液治冠狀病毒,潔爾陰清洗液治非典,有網評指出這是新藥研發界的明珠?或只是落在王冠上的蒼蠅?其實上海藥物所新藥全國獨家銷售權可讓蒼蠅變明珠。

針對這次武漢肺炎,上海藥物所與上科大聯合研究團隊稱發現「虎杖」、「山豆根」等中藥材中可能含有抗2019-nCoV有效成分。上科大是上海市和中科院共同建設。令人印象深刻的一段介紹來自江綿恆:學校位於上海浦東新區張江高科技園中區內,……與中科院上海藥物所新藥創製平台……等國家級科研機構和大科學裝置融為一體,與張江高新區的產業界、投資界有機銜接。

經過十幾年的商業布局,上海藥物所已經明顯利益版圖大、利益鏈條長,深深藏其背後的巨大利益鏈備受關注。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中文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0225/1414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