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肉體、意識、靈魂 哪個才是真實的你

為什麼人在獨處的時候就會偏愛沒有生命的東西,樹啦,河流啦,花朵啦;感到它們表達了自己;感到它們變成了自己;感到它們懂得了自己,或者其實它們就是自己;於是便感到一種不可理喻的柔情,就好像在憐惜自己。

這段話出自伍爾夫的《到燈塔去》,獨自賞景,見景如見本心。你用什麼顏色的眼睛看世界,世界就是什麼顏色,世界只不過是每個人內心的「折射」。相由心生,一個人臉相如此,而世間一切的物像皆是如此。你溫暖了,世界也就明媚多姿了。

01

每一個偉大的詩人,心中都充滿了大愛。

李白蟄居山陰老家農村時,寫下了《贈汪倫》:

贈汪倫

[唐朝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這首詩是李白蟄居山陰老家農村時所作。李白陶醉在山西村民的人情風俗之美當中,有感於質樸的民風民俗及太平景象。桃花潭的水,奔流不息,平常百姓或許習以為常,甚少注意到水的深淺。李白卻用襯托的手法,把無形的情誼化為有形的千尺潭水,生動形象地表達了汪倫對李白那份真摯深厚的友情。若不是心中有愛,豈能將友人對自己的情意與這綿綿潭水聯想到一塊呢?

詩人看萬物總帶著一份柔情,李商隱的《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有這樣兩句詩: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詩人用東風將收的暮春天氣,百花殘謝的淒涼,來襯托離別的傷感。就連春蠶、蠟燭這種不起眼的事物,都被詩人描寫得如此悲戚。

02

羅曼•羅蘭曾說過:「愛是生命的火焰,沒有它,一切變成黑夜。」詩人能睹物思情,其根源主要還是因為懂得生命的真諦不過就是愛與被愛。

你是否聽過這樣一個故事?故事講的是一個哲學家晚飯後往郊外散步,看見一個人在那兒傷心地哭泣,哲學家問其原因,那人回答:「失戀了。」哲學家聽後連連撫掌大笑道:「糊塗啊糊塗!」失戀者停止哭泣,氣憤地質問:「有學問就可以如此嘲笑愚弄別人嗎?」

哲學家搖頭道:「不是我取笑你,實在是你自己取笑自己啊。」見失戀者不解,哲學家接著解釋說:「你如此傷心,可見你心中還是有愛的;既然你心中有愛,那對方就必定無愛,不然你們又何必分手?而愛在你這邊,你並沒有失去愛,只不過失去一個不愛你的人,這又有何傷心呢?我看你還是回家去睡覺吧,該哭的應該是那個人,她不僅失去了你,還失去了心中的愛,多可悲啊。」

失戀者破涕為笑,恨自己連這淺顯的道理都沒看透,向哲學家鞠了一個躬,轉身離去。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心中有愛的人,才是真正幸福的人。失去一個人,固然是痛苦的,但是,沒有了愛的能力,才是最可悲的。其實,愛與被愛究竟誰更幸福,因人而異。只是,需要記住的是,愛人者先要自愛,才有可能被愛,而被愛者,當懂惜福!

03

道德經》裡面有這樣一句話: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家認為「人」由下面三種要素構成:

第一:肉身,即承載生命的身體。身體需要的養料來自食物和水,能量來自呼吸、陽光。

第二:意識,包含思想和心智。一個人不斷探索世界,不斷學習,從而形成自己的閱歷和見識。

第三:靈魂。那個真正經過無數道輪迴,經歷了多少世肉身的靈魂。每個靈魂是獨一無二的,靈魂才是真正的你。

普希金曾說過,「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以內心的寧靜作為基本特徵。」一個人的幸福程度,取決於你靈魂的自由度和心靈的豐盈感。所謂靈魂的自由,就是控不住的想像力,縛不住的桀驁靈魂,是對自由的嚮往。對世事保持敬畏,但不懼畏,順從本心,不活給別人看,勇敢做自己。而心靈的豐盈感主要來源於愛。

愛是一種能量,能夠在生靈之間流動。實質上的愛有著廣泛的範疇,而非狹隘的「男女之愛」。比如,同性之愛;比如,人與寵物之間的感情;比如,對山川河流的熱愛。萬物有靈,有靈的地方,就有愛這種能量在流動。愛己,是能量的自我循環,流向自己;愛人,是能量給予他人。愛只有流動的時候,才會體現能效,才會滋養我們的靈魂。

從我們呱呱落地那刻起,我們就在父母的愛中滋養長大,母親的愛撫、擁抱、餵哺,給了我們最初的安全感。待我們長大一點,就開始得到朋友的愛。我們會願意把玩具、零食分享給自己的小夥伴,慢慢的學會把愛傳遞他人。待我們再長大一些,我們就開始經歷初戀、失戀、結婚生子甚至離婚等等,愛情讓我們變得脆弱敏感也讓我們懂得什麼叫責任和付出。

人之所以畏懼死亡,是因為牽掛著自己所愛之人和愛己之人。

04

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於1943年在《人類激勵理論》論文中提出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他把人類的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種: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和歸屬感、尊重和自我實現需求。

心理學家認為人類的5種需求是隨著年齡增長,慢慢在變化的:

在0~2歲的幼兒期,最基本的需求是心理需求;在2-7歲,安全需求、歸屬需求出現,社交需求開始萌芽;7-12歲,社交需求加強,尊重需求開始覺醒;12-20歲,家的功能被削弱,尊重需求強烈,自我實現需求覺醒。

在這5種人類需求中,「愛與歸屬感」是基石。教育專家李玫瑾教授,曾經對1000名未成年人做過一項調查,分析後發現:

在家裡經常被父母責罵的孩子,出現性格缺陷的機率最大:有25.7%的孩子」自卑、抑鬱「,有22.1%的孩子「冷酷」,有56.5%的孩子經常「暴躁」。

如果父母從小經常對孩子使用「語言暴力」,讓他感到自己不被人認可,不被人愛,他的心理需求就得不到很好的滿足。一旦產生自卑心理,安全需求、尊重和自我實現需求也難以得到滿足。

在國外,曾有研究人員做過這樣一個實驗:

對出生3個月及以上的小猴子採取跟母猴隔離餵養,後期小猴子會表現出極其異常的行為模式,如抓咬自己、不停搖擺、撕扯自己的頭髮,或蜷縮一團,或用胳膊遮住自己的頭等。

雖然實驗對象是猴子,但是這些行為表現跟自閉症兒童非常類似。

對於人類而言,美國心理學家艾恩斯沃斯強調,嬰兒依戀的性質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父母與嬰兒的交往方式。而依戀關係將會影響到每個人的戀愛關係發展。

當一個人沒有了愛和歸屬感,他(她)將會感到孤獨,無助,空虛,寂寞,鬱鬱寡歡。

愛的力量有時候可以改變人的一生。《阿甘正傳》裡面的阿甘,先天弱智,智商只有75,且身體有缺陷,但阿甘的媽媽卻堅定地告訴他:「你和其他人是一樣的,你和其他人沒有區別。」

阿甘的媽媽就像是他人生征程上的指明燈,指引他以一個「傻子」的智商,活出了正常人都活不出的精彩人生。可以說,沒有他的母親,也就沒有阿甘的成就。

再反觀影片裡面的珍妮,父愛的缺失,讓她從小活在痛苦和自卑之中。面對父親的毒打和性侵,她只能跑,跑得遠遠的。她一直在逃避,不敢面對阿甘的愛,也不敢直視自己的內心。

阿甘和珍妮截然不同的人生,讓我再次想起了奧地利精神病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的那句話:「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結尾:

生命最可貴的應該就是愛與被愛。《活著》的福貴,一次次的在經受著命運的打擊,先是父親的離去,再是母親的離去,之後又是自己的兩個孩子、妻子、女婿、孫子。即便親人的死亡在輪番上演,即便那深深的痛一道道劃爛了他的心房,但是他依舊選擇和老牛做伴活了下來。因為心中有愛的人,他的靈魂是高尚的。

福貴被抓壯丁兩年後歸來,看到自己的妻子家珍,看到自己的姑娘和兒子,一定是滿心熱淚——人在家就在,愛在家就在!這個世界上的道理也罷,規律也罷就像宇宙一樣是冷冰冰的,沒有溫度的,但是我們卻時常可以感受到溫暖,這種溫暖就是彼此的愛摩擦而成的。人類文明最光輝璀璨的東西,如道義、親情、愛情、友情等皆因愛而生的。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雋溪的後花園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0226/1414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