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兩次失敗兩次被流放的拿破崙 為什麼沒有被公開處死?

1814年,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因萊比錫大敗、巴黎失守的情況下,不得不退位,被囚禁流放在厄爾巴島;

1815年,拿破崙捲土重來後,遭遇滑鐵盧戰敗,再次逼迫退位,被囚禁流放到離歐洲大陸2000多公里遠的聖赫倫那島。

拿破崙的文治武功雖然蓋世,但作為失敗的一方、階下囚竟然沒有被處死,這是讓人比較驚訝的事情。雖然中國有句古話叫「為尊者諱」,也適應於西方世界。但是在西方也不乏失敗的皇帝、國王被處死的事件,如英國的查理一世、法國的路易十六、俄國的尼古拉二世等等。那麼為什麼讓整個歐洲大陸都憎恨的拿破崙沒有被公開處死呢,僅僅只是囚禁流放呢?

雪峰居士才疏學淺,仔細閱讀歐洲史和拿破崙諸多書籍後,認為最有可能的原因如下,旨在拋磚引玉。

拿破崙根基尚在、人民狂熱支持

第一次退位,拿破崙本來就是和反法同盟談判取得的結果,其時拿破崙在法國還有大量成建制的軍隊。

第二次退位,雖然拿破崙在滑鐵盧在戰敗,但在國內還有諸多的支持者,各階層的支持者依然很狂熱的支持拿破崙。

這兩次退位,很明顯拿破崙是為了保護法國人民,免受戰爭的蹂躪,而選擇的與反法同盟妥協,而不是拼命。拿破崙也並不是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需要以國家命運去分出生死。如此,反法同盟也需要一個穩定的法國,並不需要烽煙四起的混亂的法國,這對反法同盟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利。用拿破崙活著換來法國人民的好感,榨取經濟利益才是最實惠的。

因此,根基尚在的拿破崙可以從容的體面的選擇退位,而沒有選擇拼命。

英國奉行歐洲「大陸均勢」的政策

我們知道不管是拿破崙第一次退位還是第二次退位,反法同盟打敗法軍的主力基本上是英國人。而俄國、普魯士等因運氣不好,使與法軍決戰的機會幾乎都讓給了英國軍隊。尤其是滑鐵盧戰役,基本上是英國統帥威靈頓公爵與拿破崙死磕到底。當然,最後依靠普魯士的生力軍才擊敗的拿破崙,但英國在反法同盟中的發言權是有相當分量的。

然而英國遠離歐洲大陸,一個統一的、強大的歐洲大陸對英國獲取歐洲大陸霸權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因此,就需要保證歐洲大陸各國均勢,不能出現強國,就比如現在的拿破崙統治下的法國、二戰時期的德國,英國都不希望大陸出現這樣一個強國。

因而英國極力保住拿破崙不死,就意味著歐洲大陸各國會深深的忌憚法國,而法國也不至於內亂,實力尚存的法國就與戰勝國普魯士、奧地利諸國就達到了均勢,這種狀態符合英國在歐洲大陸的利益,獲取權利的保障。

俄國對普魯士、奧地利的虎視眈眈

雖然拿破崙入侵俄國因天氣原因而失敗,但是俄國也一直對歐洲大陸虎視眈眈。更何況俄國還挾戰勝拿破崙之威直逼歐洲各國,其時的歐洲大陸各國其實除拿破崙外,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是俄國的對手。

面對俄國的威脅,雖然普魯士、奧地利很想處死拿破崙,但如果歐洲大陸失去了一個可以制衡俄國的存在,這對他們來說無疑是一場災難,面對俄國的進攻,他們可沒有拿破崙及其法國那麼堅強能打。如此,為了制衡俄國,不得不選擇放過失敗的拿破崙。當然心裏面對拿破崙恨得牙痒痒,這個把歐洲攪得天翻地覆的人。

活著的拿破崙雖然永遠是懸在歐洲大陸上的達摩克里斯之劍,但同時也保護了西歐大陸免遭北方強鄰俄國的攻擊。如此,這才是拿破崙失敗後,僅僅只是被囚禁流放沒有被公開處死的最主要原因。

至於,法國的穩定、英國的大陸均勢,其實對普魯士、奧地利來說都不重要。也許,他們更希望英國大陸均勢的目標失敗、法國內部硝煙四起,這有利於他們迅速壯大。可是,俄國的威脅,亞歷山大一世的強勢,讓他們膽顫心驚。拿破崙在,俄國亞歷山大一世還有顧忌。如拿破崙不在,則俄國必然選擇南侵。

雪峰居士論曰:

任何國際政治都是講究利益的,拿破崙時代所處的歐洲各國也是。面對讓歐洲各國膽顫心驚的拿破崙,肯定一個死人要比活人放心的多,但歐洲各國為了各自的利益選擇了拿破崙活著。

對法國來說,拿破崙活著有穩定的國內民心的作用;而對英國來說,穩定的法國可以制衡普魯士、奧地利諸國;但對普魯士、奧地利來說一個混亂的法國對他們有利,可是面對北方強鄰的時候,他們的底氣又是不足。

如此,普魯士、奧地利選擇了妥協。可是,他們又何曾想到,自己正好中了英國人的計謀。

當然,其實對拿破崙來說,第二次流放地跟處死也沒啥區別。那地方,離歐洲大陸實在太遠了。看來,歐洲各國還是不放心拿破崙,擔心他再次出來興風作浪。

參考資料:《歐洲史》、《拿破崙傳》等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qxm52b8.html

責任編輯: 葉淨寒  來源:每日頭條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0325/1427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