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口罩品質屢遭質疑 醫療產業鏈將何去何從!

近期,中國製造的口罩品質屢遭質疑,歐美國家開始自產醫療用品。儘管中國官員一再力挺,中國稱霸醫用物資供應鏈的情況正發生改變。那些為了滿足全球口罩需求量而紛紛轉產的中國企業出路如何?

中國生產的KN95口罩(觀察者網)

近期,中國製造的口罩品質屢遭質疑,歐美國家開始自產醫療用品。儘管中國官員一再力挺,中國稱霸醫用物資供應鏈的情況正發生改變。那些為了滿足全球口罩需求量而紛紛轉產的中國企業出路如何?

由於中國在中共病毒武漢肺炎)疫情爆發初期大肆在全球搶購口罩等個人防護用品,造成全球醫療物資嚴重匱乏。然而,負責全球一半口罩產量的中國近期實施「抗疫外交」,向歐美出口巨量口罩,但卻因口罩品質不達標而被質疑和回收。

其中,荷蘭衛生部就發聲明表示,發現收到的130萬片註明了「KN95」等級的中國制口罩未能緊貼臉部及過濾病毒功能不合格,因此下令回收60萬片已經派發到各醫院的口罩。

中共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2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辯解稱,「中方企業在發貨前已明確告知荷方口罩是非醫用口罩,出口報關手續也是以「非醫用口罩」名義履行的。她還警告說,「個別媒體在未弄清事實之前,炒作所謂的中國產品質量問題,是不負責任的」。

口罩需求激增中國大批企業轉產

為了應對全球口罩需求量的激增,中國不少企業新增、轉型生產口罩。據企查查專業版數據顯示,自2020年1月1日至2月28日,中國全國醫療器械企業新增量超3萬家,當中有近3000家新增企業經營範圍涉及口罩生產業務,包括紡織服裝企業也「轉戰」口罩、防護服生產。

有網友在推特爆料稱,中國春節期間大部分企業停工,有部分人士看到口罩的商機,以一天200至300元人民幣臨時聘請一些未經針線技能培訓的工人做口罩。

除了質量問題外,外界還擔心大批企業轉產口罩會導致產能過剩,還有這些企業未來的發展。

對此,美國南卡大學商務教授謝田接受本台記者採訪時表示:「現在不知道口罩生產的拐點是什麼時候,以後肯定會慢慢減少。產能過剩應該也會,不過口罩的成本並不高。主要問題還是疫情過後經濟是否健康。中國經濟本身機構上就存在缺陷,造成衰退,美中貿易戰也把他打得一蹶不振,再加上瘟疫,出口為導向的經濟被打倒了很多,產業鏈也出現轉移,並涉及兩億人以上的失業,沒有內需的市場。這就是中國政府為什麼拼命逼著人復工生產。」

中國口罩生產商強調生產依舊

針對中國企業的口罩生產狀況,記者致電一家在湖北潛江的醫用材料公司。這家名為「江赫醫用材料有限公司」的負責人表示,該公司日產200萬片口罩,並銷往中國及世界各地。

「我們一直就是做醫用材料的,口罩只是業務的一小部分。現在生產一切正常,也沒有停工。最近開了另外兩條生產線生產口罩,大概一天100萬片。我們是出口企業,在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上可以查到。」

記者前往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網站查詢時發現,「江赫醫用」接受抽查的日期是2013年4月,屬「自願採取整改」類別,也就是FDA審查官發現工廠的管理系統有違背質量規定的內容,進而開具了書面形式的不符合項。只要工廠按照要求積極整改,提供充分的證據,就不會導致更多後果。

美國防疫意識轉變供應鏈也跟著改變?

歐美國家沒有戴口罩的習慣。疫情發生以來,這些國家的民眾很少戴口罩。值得注意的是,就在美國總統川普星期三表示,可能向民眾建議在公共場合戴口罩,預防病毒傳播後,洛杉磯市長2日率先建議市民戴口罩。

除此之外,美國國會民主黨籍議員班奈特(Michael Bennet)及共和黨籍議員杜美(Pat Toomey)也加入支持戴口罩的陣營。

隨著美國防疫意識發生改變,市場對口罩的需求量在不久的將來可能會大漲,但鑑於中國產口罩質量的問題,個人防護用品供應鏈或會有巨大變化。

謝田認為,這次的疫情讓西方國家政府和企業意識到,產業鏈高度集中於一個國家是極為危險的。

「所以現在美國通過國策要求醫藥產業鏈離開中國回到美國,我想其它國家以後也會在關鍵戰略物資上形成自我依賴。中國想繼續壟斷口罩市場已經不太可能了。」

謝田還補充說,中國的體制、環境污染、人權等因素對其商業環境造成諸多挑戰。當其他國家不相信中國共產黨政權時,自然不會把關鍵產品放在中國。目前不止醫藥產業鏈發生了改變,其它產業鏈也正逐步加快轉移。

責任編輯: 寧成月  來源:自由亞洲電台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0403/1431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