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從「六四」學生到「後浪」青年 中國青年世代變遷的背後

1989年4月27日,33歲的北京師範大學博士生郭於華與同學們在北京的街頭走了差不多整整一天,直到自己腳上的舊傷復發。但是,她依然覺得很振奮,充滿了希望。

1989年6月5日,一位北京市民站在長安街的坦克前。

1989年4月27日,33歲的北京師範大學博士生郭於華與同學們在北京的街頭走了差不多整整一天,直到自己腳上的舊傷復發。但是,她依然覺得很振奮,充滿了希望。

「有一種前所未有的振奮,覺得有希望。覺得哪怕是一個人,哪怕學生的力量很弱,但是也覺得我們盡力了,在儘自己的力量。」六四」31周年後,在清華大學社會學系擔任教授的郭於華回顧當年的自己,這樣告訴美國之音。

郭於華參加的就是後來被稱為「4.27」大遊行的行動。此前一天,1989年4月26日,中共官方的《人民日報》發表社論將學生們4月17日以來的抗議活動定為「反黨、反社會主義的動亂」。

1989年4月27日來自各行各業的數百萬學生和平民參加了遊行。

曾經在北京高校學生自治聯合會擔任常委的周鋒鎖31年後回憶起1989年5月17日在天安門廣場的21歲的自己時,說的最多的也是「振奮和希望」。

5月17日,是天安門抗議活動的高潮日。那一天,大量外地高校學生進入北京和北京各界人士一起,舉行百萬人大遊行,支持在廣場上絕食抗議的學生,其中包括黨內人士,甚至還有穿制服的警察。

他說:「印象最深的就是天安門廣場那麼多人,非常興奮,充滿希望,有很多的聲音發出來那種自由的滋味。……在天安門廣場你就感覺,哇,這麼多人,跟你有同樣的夢想,而且敢於在青天白日之下說出來。那種激動是非常令人難忘的。……非常激動,充滿希望的。」

(1)「六四」學生到底是什麼樣的一代人?

美國著名記者和作家孟捷慕(James Mann)曾在經1980年代中後期擔任《洛杉磯時報》北京分社社長。1989年6月4日當晚,在中共當局出動軍隊鎮壓天安門廣場及周圍地區抗議腐敗和要求民主的學生和市民的時候,他正在長安街的寓所里趕寫有關抗議的稿件。

美國著名記者和作家孟捷慕1984年剛剛抵達北京

充滿希望,銳意改革

孟捷慕告訴美國之音,1989年的中國與現在的中國完全不同,無論從政府層面還是學生來說,那是一個充滿希望和銳意改革的年代。

他說:「中國剛剛走出文化大革命。而且,他們也得到了高層領導的鼓勵,以適應新的變化。雖然這(變化)非常模糊,但是,人們認為中國在變,中國應該變。其中的一個改變途徑就是對外開放。這意味著對西方開放,同時也意味著很多其他的東西。變革就是他們的想法,雖然沒有人知道應該走多遠。」

孟捷慕說,那個時候,中國年輕人渴望了解中國之外的世界、了解西方。哪怕美國的普通人的生活也讓他們驚奇。

他說:「我記得我給兩個中國朋友播放了《克萊默夫婦》的電影。他們全程睜大了眼睛。他們之前從來沒有看到這些。我是說,他們看了一小部分類似的電影後,還希望看到更多。他們對能夠了解西方的普通人的生活感到驚奇。」

事實上,上個世紀的80年代,在經歷十年文革的禁錮後,中國剛剛開始打開國門。中國人除了開闊了眼界之外,思想上更是呈現出一派活躍、開放之勢。那個時候,不僅是學生和知識分子,甚至是市民都積極參與國家大事以及中國未來道路的辯論,有時侯,這樣的辯論是針鋒相對的。這也是「六四」後三十一年間再也沒有出現過的現象。

1989年6月5日,一位北京市民站在長安街的坦克前。

具有理想主義和愛國情懷

參加「4.27」大遊行的郭於華說,其實當時大家心中只有一個簡單的訴求:「我們是希望這個國家好,希望這個國家能走向一個正常的,民主共和的體制。人人有權利,人人有自由,就是這麼一個簡單的訴求。」

1989年學生抗議活動爆發的時候,24歲的張毅在武漢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法律。31年後,他告訴美國之音自己參與「八九六四」的初衷也是希望這個國家變得更好。

他說:「因為我學的是法律。學法律的人都有一種家國情懷,希望這個國家越來越好,希望我們人民的生活越來越幸福,希望我們一切運行在法制的軌道上,所以參與了反官倒、反腐敗的(89民運),因為腐敗和官倒和法制是格格不入的……作為一個有正義感的年輕人,既然我選擇了學法律,那麼我就要選擇用法律來武裝自己,在自己的言行中體現出來,所以我參與89年的民運,我希望這個國家越來越好。」

張毅1989年6月4日當天在武漢的長江大橋上被當局抓捕,後來他的兩隻耳朵在刑訊逼供中重度致殘。

前駐華記者孟捷慕說,「六四」學生充滿著理想主義和愛國情懷。他說:「愛國主義應該是一個更好的表述。他們覺得他們想提升自己的國家……他們認為自己是理想主義的,也是愛國的。……他們認為自己是在採取必要的行動來使得這個國家變得更好,使得它走向現代化的世界。我想,他們應該認為自己是與五四精神相通的。」

他說,與現在「反美」的中國愛國青年不同,那時候的年輕人的愛國主義和理想主義體現在希望限制中國共產黨的權力上面。

他說:「1980年代的理想主義體現在為共產黨的權力設定新的限制。這也被理解為是愛國主義。那些孩子以及那些支持他們的或是領導他們的知識分子是這麼認為的。」

他強調說,這些權力限制談不上是真正擁抱西方的民主和自由。他說,「六四」時期,被視為中共黨內改革派的重要人物胡耀邦趙紫陽也從來沒有從民主選舉的意義上來談論民主。胡耀邦1987年1月,因被中共保守派認為支持「資產階級自由化」被被迫辭職。1989年4月15日,胡耀邦逝世。4月17日,學生們對胡耀邦的悼念和示威活動被視為是天安門民主運動的開端。

孟捷慕說,「六四」首先是反貪腐、反裙帶關係,反共產黨當時的所作所為。學生,特別是普通民眾,當時對自由和民主的要求是模糊的。天安門廣場的「民主女神」雕像也是在抗議的後期才豎立起來的。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VO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0604/1459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