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民生 > 正文

北京新發地疫情暴露中國農貿市場亂象

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

一周前,北京突然出現聚集性中共病毒疫情,結束了當地近兩個月無新增本地病例的記錄。調查顯示,所有病例均與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有直接或間接關聯。半年前,中共病毒疫情的首個集中爆發點也是一家批發市場。那麼,疫情為何頻頻在農貿批發市場出現呢?

官媒新華社和《北京日報》周四聯合發布的北京戰「疫」地圖顯示,近一周以來,北京市共確診了158例中共病毒(武漢肺炎)病例。北京市疫控中心官員同日表示,當地周三新增本地確診病例21例,這些病例均與新發地市場有關。市政府官員此前透露,他們初步判斷這場疫情是人際傳播或物品環境污染引發的。

疫情日前在北京再度爆發,有一個細節引起了外界的廣泛注意,那就是疫情爆發點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的規模令人瞠目結舌。

北京菜籃子新發地屬亞洲最大

中國農貿市場研究院去年刊文說,新發地是亞洲最大的農貿批發市場。它占地1820畝,有5000多個固定攤位,日均車流量和客流量累計高達10萬,為全市供應了約九成的蔬菜和水果。正因如此,新發地曾被業內人士譽為「中國農產品流通領域的一艘航空母艦」。

正是這樣的一個龐然大物,再度暴露出了中國農貿批發市場的亂象。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周三發文,將新發地爆發的疫情,與農貿批發市場「髒亂差」聯繫到了一起。無獨有偶,中共病毒(武漢肺炎)疫情在中國的首個集中爆發點是武漢華南海鮮批發市場。這座地處鬧市區的市場與交通集散地漢口火車站僅一公里之遙,部分攤位曾長期販賣野生動物。

前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李敦厚表示,中國批發市場頻發疫情歸根結底還是與墮胎量過大有關。

「(這些批發市場的)共同點可能就是人口密度(很大)。雖然有些市場很大,但相對來說人還是很多,而北京的這些市場經常也有外地人進出。在這些批發市場,你恐怕很難經常洗手、保持社交距離。」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引述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安玉發說,中國的農產品批發市場大多兼營批發和零售,專營批發的為數不多,這讓許多國內的批發市場儼然成了傳統集市,存在墮胎量大、攤位雜亂、衛生條件差等諸多問題。

安玉發說,日本、韓國等亞洲已開發國家的批發市場實行批發零售分離的體制。他舉例說,日本嚴禁批發市場的零售行為,當地絕大多數農產品到達批發市場後都是先出售給零售商,再由零售商把農產品運送到銷售網點出售給消費者的,這有效減少了批發市場的墮胎,節省了資源,還避免了交通擁堵。

中國金融學者賀江兵指出,國內批發市場兼做零售顯然是經濟利益驅使的。

「批發肯定沒有零售賺錢。經營者主要是用零售賺的錢來補貼批發,因為批發一般都會虧損。」

浙江溫州菜籃子集團統一改造後的農貿市場(溫州菜籃子集團供圖)

各地改造農貿市場時日已久

其實,中國政府早就注意到了農貿市場「髒亂差」的問題。繼福州在世紀之初率先開展「農改超」並在全國推廣後,中國商務部、財政部於2009年下發了實施「標準化菜市場示範工程」的通知,正式拉開了全國農貿市場轉型的序幕。此後多年間,各地農貿市場也陸續進行了改造。

2017年,重慶政府投入重金開始對老城區的七家農貿市場進行改造。除了整治違章搭建、占道經營等問題,他們還著手改造這些市場的污水系統和基礎設施,以改善雨污合流等問題。

2018年以來,杭州則以全面加裝空調為核心,開展了農貿市場的改造工作。新華社去年年底引述當地官員介紹,杭州市區約140家農貿市場中,已有120家左右報名參加了改造提升。

賀江兵說,農貿批發市場已經顯得有些過時了。在他看來,農民賣菜最好能繞過這些中間環節。

「他們應該把菜直接賣給超市,這會緩解『最後一公里』的問題。這樣直接對接,能夠減輕濫收費、『菜霸』等現象。」

目前,北京已有包括新發地批發市場在內的至少6家批發市場全部或部分停業。

責任編輯: 寧成月  來源:自由亞洲電台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0619/1466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