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人物 > 正文

布爾什維克輸掉了自己操控的選舉 列寧惱羞成怒鎮壓了對手

—歷史歧途:十月革命99年

作者:
顯然,布爾什維克輸掉了這次選舉,而且輸得很慘。其慘還不在於得票少,而在於這是在它當權條件下、由它組織的選舉。它沒有理由、而且的確也並未指責這次大選有舞弊、賄選一類的污點。於是列寧的人民委員會政府又在立憲會議預定開會日(11月28日)前,以到達的代表太少為由宣布推遲會期。當天一些立憲民主黨人示威抗議這個決定,要求「一切權力歸立憲會議」,結果遭到嚴厲鎮壓。立憲民主黨事實上被取締,其當選代表或被捕被殺,或逃亡。

於是列寧的人民委員會政府又在立憲會議預定開會日(11月28日)前,以到達的代表太少為由宣布推遲會期。當天一些立憲民主黨人示威抗議這個決定,要求「一切權力歸立憲會議」,結果遭到嚴厲鎮壓。立憲民主黨事實上被取締,其當選代表或被捕被殺,或逃亡。

直到一個多月後,立憲會議才在排除了立憲民主黨人的情況下於1918年1月5日召開。會前列寧已經打算「用武力更正票箱」,蘇維埃政府便宣布在彼得格勒戒嚴,並調集忠於布爾什維克的軍隊進入首都。開會當天,布爾什維克代表建議立憲會議按人民委員會要求把權力交給蘇維埃並自行宣布解散,多數立憲會議代表拒絕了這個要求。布爾什維克與左派社會革命黨代表遂先後退出會議。其餘多數代表在暴力的威脅下一直堅持到次日凌晨4時,終被布爾什維克調來的軍隊驅散。當天全俄中央執行委員會即宣布解散立憲會議。

二、暴力、恐怖、謊言與賣國——新政權之血腥之途

對文明人類的挑戰

布爾什維克的政權很不穩定。當戰爭中的敵國——德國要求俄國以割讓領土為條件換取和平時,大多數人不願投降。當時,列寧為了鞏固政權,與德國簽訂了割讓土地的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條約,將白俄羅斯和幾乎整個烏克蘭割讓給德方。按照《和約》的內容,這些土地是永久割讓的。(只是後來一戰中雙方的力量對比發生逆轉,德軍全線崩潰,俄國才意外地重新贏回了這些土地。後來這部份領土在二戰德國戰敗後又給俄國人占領了,這是後話。關於這段歷史,不妨參見2007年德國《明鏡周刊》的文章《德皇陛下的革命家》。)

接著,列寧又授意秘密殺死了沙皇一家人。穩住了他的馬克思主義政權。

從此,俄國歷史上的一個新時期開始了。並且,世界歷史上也第一次出現了一個依照馬克思主義作為國家意識形態的政權,由共產黨行使絕對的權力,構成了對民主和自由主義的歷史性挑戰,即,憲政民主制度誕生以來最大最嚴重的挑戰。

反智主義

列寧政變奪權後,為確保政權的穩定,他親自發起並由政治局集體決定,將一批知識份子驅逐出境,還鎮壓了要求實行自由選舉、自由貿易等的客琅施塔得水兵。到1921年上半年,任何出版自由、集會自由、言論自由,都被認為是「致人死命的藥」和「自殺」的行為。

千萬計知識份子被迫害死。

關於迫害知識份子這段歷史,2003年俄羅斯在一個展覽中,專門展出了當年列寧的指示、親筆信函、會議記錄和決議,等。——在這些資料公布之前,人們在公開的出版刊物里,從來沒有見過任何一篇記敘此類事件的文章。

為了打擊異己,列寧和史達林還創建了古拉格勞改營模式,並在後來成為各社會主義國家勞改營的典範。數以千萬計的人民,在勞改營中從事繁重的苦役,大量的人犯在飢餓、寒冷和病痛中死亡,其中包括許多詩人、作家、學者、科學家和藝術家。

對此,普列漢諾夫寫道:「列寧為了把一半俄國人趕進幸福的社會主義未來中去,竟能夠殺光另一半俄國人。」而正是由於列寧制定的專制路線,為以後的史達林獨裁治國鋪平了道路。

虐殺過去的盟友以及政敵

1922年,列寧在黨的十一大上表示:「凡是公開宣傳孟什維克主義者,我們的法庭應一律予以槍決。」同年8月,蘇共通過了《關於行政驅逐》法令,至當年年底,有二百多萬人被驅逐或被迫逃亡國外。而對於曾經相對仁慈對待自己的沙皇,列寧則將其全家殘忍地殺害。

人間地獄

《二十世紀俄國史》強烈譴責泯滅人性的「紅色恐怖」大屠殺。列寧寫過「專政的定義就是不受任何法律約束的,直接依靠暴力的政權」。列寧稱,「契卡」(秘密警察)在直接行使無產階級專政,除了用暴力鎮壓剝削者,沒有別的辦法解放人民群眾。

當時,全俄各地有610個契卡工作委員會,1000多個革命法庭。1918年—1922年2月,殺人不少於200萬。當年秘密警察「契卡」奉指示,「審問被告時不用找什麼證據,只讓被捕者回答他是什麼出身,受什麼教育或職業。就能決定此人的死活。這就是紅色恐怖的實質」。因蘇俄檔案嚴密封存;正式文件多半經過篡改,官方公布的死亡人數僅是實際的三分之一。

列寧和托洛斯基1918年就認為,在六個月內要完全消滅商品生產,真正的社會主義就會實現。所以,「要強迫所有的工人吃苦受罪」,必須「把日常生活條件社會化,消滅家庭,吃大鍋飯……實行軍事化。」

全國1600萬人被迫每天工作12—16小時,僅聖彼得堡一地,從1917年到1920年有三分之一人因飢餓疾病和政治原因死亡。如俄國中部省份,在1916年人口有6800萬,到1920年僅剩下3800萬。

《二十世紀俄國史》書中,把20—30年代之交,蘇聯的農業集體化稱為「第二個農奴法」,說它是蘇共開展的一場對付農民的鬥爭,當時估計有200萬富農,150萬中農,800萬貧農,而富農乃是滋生資本主義的勢力,所以要實行消滅政策:

第一類,頑固反革命分子槍決;第二類,流放或強制遷移至邊遠地區;第三類,趕出原住地。

1930年1月30日蘇共中央記錄顯示,僅僅在一個多月就有20萬富農被剝奪財產,60萬被槍殺或遣至集中營,15萬被強制遷移至邊遠地區。

消滅富農就是摧毀了農業生產的中堅,蘇聯一直到解體也達不到沙俄時代的糧產量。

用人造饑荒餓死烏克蘭幾百萬農民的同時大量向國外拋售穀物,以此來迫使農民屈服,加入集體農莊。

謀殺平民、秘密警察、思想管制、奴隸勞動那些令人髮指的滔天大罪……

三、十月赤禍泛濫全球

十月禍水的興衰

十月革命」,陰差陽錯,成為不幸的世界歷史拐點,引領近一半人類墮入地獄之途。

一戰後,是蘇俄。

二戰後,是包括中國在內的15個國家。億萬生靈,血流漂杵。

1991年蘇東波,冷戰息,終止了歐洲赤禍。

世界的赤禍並未終結

幾十年的養虎貽患,中共已坐大為巨無霸赤龍,實為十月禍水之當代最大遺產。中共喧囂「不忘初心」,隱然有重釁冷戰之志。宜敲響文明人類之警鐘。

責任編輯: 東方白  來源:自由亞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0705/1473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