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中國軍隊最不起眼的制勝法寶——軍用綁腿

作者:

說起綁腿,很多朋友可能會不屑一顧。

其實這個東西對於中國的抗戰來說,其用處絕對不亞於任何一種軍隊主力作戰武器。

綁腿,也就是綁在腿上的布條。它在軍隊使用的時間,遠遠比我們想像的要長的多。

早在冷兵器時代,古人通過日常生活了解到綁腿的重要性。在缺乏交通工具的古代,古人出行主要有三種方式:一是乘船,二是乘車馬,三是步行。

古代的江河運輸業很不發達,加上沒有現代化的船隻,航線少且短,花費也頗高。至於乘車馬,需要一定的經濟實力,並非窮人可以做到。大部分的農民和小商人出門,多以步行為主(大部分時候還要負重,挑擔步行)。

在長距離的行走中,由於道路崎嶇,走路距離過長等原因,一般一天下來,由於血液下積到腿部,雙腿就會酸痛不已,直接影響第二天的行走。如果是在山地或者丘陵行走的話,由於需要登高和攀爬,酸痛就會更加厲害。

古人發現,如果在腿部綁上布條,就可以有效減輕腿部的酸痛,利於長距離的步行。

很多田間耕作的農民和山民,都打著綁腿。早期炎帝時期神農氏的形象,就是小腿綁著綁腿,足踏著皮製鞋。

所以,在冷兵器作戰中,出身農民計程車兵很多也打著綁腿。

綁腿對於北方人來說,還不算是必備的東西。但是對於南方一些少數民族來說,是必不可少的裝備。他們住在山裡,經常要走山路。綁腿除了可以有效減輕酸痛以外,還可以有效保護小腿不受傷害。

山裡面的低矮灌木雜草很多,堅硬的山石也不少,加上頗多蟲蛇之類,他們的腿部很容易遭到傷害。雖然這些傷害可能並不嚴重,但是對於天天都要長距離步行的人來說,輕微的傷害也有很大的影響。

綁腿可以有效幫助他們防止這些小的傷害,所以我國南方大部分山區少數民族,都有綁綁腿的習慣。很多少數民族不穿鞋襪(雲南貴州尤其多),但是對綁腿相當重視,不但選擇合適的布料,綁腿的打法也都很有講究。

軍隊來源於人民,綁腿自然也在軍隊很快盛行。

西方使用綁腿的歷史很長,是和馬刀,步槍一樣的制式裝備。許多歷史上著名的軍隊都大量使用綁腿。比如拿破崙的法國軍團,他的步兵士兵軍官一律打著綁腿,而且綁腿一直打到膝蓋的上方,是歐洲各國軍隊中間最長的。

拿破崙說:綁腿可以防止泥土和小石頭進到我們「愛國」的法國裁縫製作的那些劣質鞋子裡面,有可以減輕士兵雙腿的酸痛,是非常必要的裝備。

法國士兵的綁腿一般都是灰色的,也有一些是黑色的,只有在閱兵儀式上或者法國近衛軍戰士才打白色的綁腿。

雖然拿破崙對綁腿很看重,但是性格都比較隨意的法國士兵似乎並不在乎綁腿。由於法國初期戰爭戰場都在法國,中期的主要對手普魯士和奧地利也離法國不遠,法國士兵需要長距離行軍的機會並不多。

法國的老兵們多比較喜歡綁腿,但是新兵們多不重視。當時一個軍官向拿破崙報告:我們新招募的19歲以下的新兵對綁腿不屑一顧,他們覺得打上綁腿很愚蠢。他們開始只是把綁腿放到背包裡面,後來就找機會把他們丟棄了,背包裡面空出來的位置改裝食品和戰利品。不過,丟棄綁腿並不是我軍的特例。奧地利軍隊也報告缺少了5萬雙綁腿。

進入20世紀以後,很快爆發了世界規模的全面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雖然當時歐洲的軍隊大部分依靠鐵路來機動運輸。但是鐵路畢竟不可能覆蓋所有地區,各國陸軍的戰鬥行軍都是靠步行完成。當時世界主要軍事國家士兵幾乎都打著綁腿。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雖然戰爭後期出現了相當數量的機械化部隊和摩托化部隊,鐵路線也幾乎遍布了歐洲大部分地區。但是,各國整體機械化程度還遠遠沒法達到不讓大部分步兵長距離行軍的地步。就連以坦克部隊和機械化部隊著稱的納粹德國來說,他的主要運輸工具,居然還是馬匹。在蘇聯遼闊的國土上,無數德國士兵還是靠自己的雙腳,一步步的走到莫斯科和史達林格勒。

至於工業化程度更差的蘇聯,法國,日本等國就更不用說了。對於數百萬的普通步兵來說,他們能夠依賴的除了少量的馬匹以外,主要還是自己的一雙腳。

在二戰時期,世界上相當多的國家繼續使用綁腿,包括蘇聯,英國,德國,美國,義大利,日本,中華民國。

在二戰中,蘇聯的工業總值雖然達到世界第二,但是部隊總體還是比較落後的。其直到戰爭結束也沒有實用的裝甲運兵車,至於卡車的數量也不足。後期美國曾經大量援助蘇聯對抗德國,蘇聯人首先向美國開出的清單就是大量的汽車。在蘇德戰爭期間,美國共無償援助蘇聯載重卡車3萬5000多輛,還有4萬多輛吉普車。

幾百萬蘇聯士兵從後方運送到前線可以依靠鐵路,但是一到前線後在幾百公里範圍內的激烈作戰中,只能靠步行。所以蘇聯士兵在二戰期間也使用綁腿。

由於蘇聯的輕工業並不發達,軍服軍靴之類供應並不充足,綁腿質量也很差。在二戰期間,美國甚至還援助了蘇聯800萬雙軍靴。蘇軍的綁腿雖然料子不錯,多是呢子和布料,但主要是製作軍服的下腳料所做。由於蘇聯軍服的特點,蘇聯人的綁腿比其他國家要寬鬆一點。

日軍

如果說蘇聯人機械化程度不高,那麼日本人的機械化程度就算是低的了。日軍機械化師團數量很少,絕大部分作戰師團都是步兵師團。雖然這些師團一般也配屬相當數量的汽車,但是主要還是運送補給彈藥的,師團裡面計程車兵行軍多是步行為主。

日本是二戰中最為重視綁腿的國家之一。他們計程車兵一律打綁腿,綁腿的顏色和軍服的顏色相一致。打綁腿的方法在日本有好幾種,不過最常使用的是和中國軍隊差不多的人字型,也就是在小腿下部打人字型的折卷,這些綁腿從腳踝一直達到膝蓋以下。

日軍軍方高層在山西和中國南方的山地、森林作戰中逐步意識到綁腿的重要性。在空襲珍珠港之前,日本除了命令南方軍各師團苦練叢林山地作戰技巧以外,還大量配發綁腿到部隊。很多士兵都有兩三副綁腿。

稍後在馬來西亞,菲律賓,緬甸和荷屬東印度群島的作戰中,日軍以驚人的機動能力,穿插包圍。日軍士兵在這些地域行軍速度極快,遠超過盟國高層的預計。很多局部防禦計劃剛剛制定下來,還沒有來得及下發部隊,日軍就已經突破了防線。盟軍高層被迫不斷修改這些防禦計劃,狼狽不堪。結果是,很多英軍和美軍打不過日軍,又跑不過日軍,全線崩潰。

在緬甸叢林山地追擊英軍的戰鬥中,日軍部隊往往能夠依靠步兵急行軍,搶先繞到英軍的退路上將其截斷後包圍。以少量部隊俘虜數量眾多的英軍主力。

在孫立人將軍著名的仁安羌戰役中,日軍叢林戰鬥勁旅第三十三師團的兩個聯隊7000人搶先占領英軍退路上的重要據點仁安羌,然後居然能將裝備坦克和重炮的英軍第一步兵師和第七裝甲旅1萬多人,1萬匹戰馬和1000輛汽車的龐大部隊全部包圍。

如果不是靠了孫立人將軍率領一個團突襲十倍兵力的日軍,將措手不及的日軍一個大隊殲滅,打開突破口,那麼這支英軍估計也只能全體投降了。

在1941年12月到1942年2月的三個多月時間內,日軍橫掃了東南亞和南亞的盟國各殖民地,到5月份這些地域遼闊的區域全部被日軍占領。盟軍僅僅在新加坡就有10萬人投降,輜重損失無數。在菲律賓投降的美軍和菲軍也有10多萬人。當時各國軍事高層都不得不驚嘆這些打著綁腿的日軍士兵的行軍速度。

中華民國

亞洲第一工業強國的日本士兵離不開綁腿,中國士兵自然更離不開。

由於工業落後,中國在1935年前每年僅僅能夠修建200公里左右的鐵路。到了1936年,全國僅有各種卡車1萬4000輛(大部分是民用,破爛不堪,有上百種型號),客車2000輛。

其實就算有充足的交通工具也沒有用,中國很多地方沒有鐵路也沒有公路,全國的交通情況非常差勁。

中國士兵除了步行行軍以外,基本沒有其他的辦法。在華北抗戰中,很多士兵趕著耕牛運送補給作戰。國軍士兵由於補給不足,一般一天只能吃一碗摻著石子的小米飯,無菜。在南方作戰中,士兵除了攜帶步槍,彈藥以外,還要一人挑一個扁擔,裡面放著幾十斤大約20天的糧食。因為沒有運輸工具,糧食也必須士兵自己攜帶。

實戰中,中國士兵往往要自己步行數百到上千公里,然後拼死作戰。就拿大家都知道的紅軍長征來說,不但紅軍士兵萬里長征,穿越雲貴川康的無數大山和深谷都是完全的步行。就連追擊他們的中央軍精銳,也沒有任何交通工具,也是靠步行。

當時紅軍山地急行軍也好,中央軍追擊也好,大軍往往在山地一天就要走50公里以上,超過正常人的承受極限。

這種情況下,綁腿除了防止血液停留在腳步造成腿部酸痛以外,還有避免爬山時候被樹木牽扯住腿部的作用,有效保護了士兵的腿部和軍褲,也減少了士兵跌倒的次數(山地的跌倒往往會丟掉性命)。

國軍這方面,國民革命軍(國民政府軍)在北伐時期的軍服是黃埔軍校學生軍服式樣,他們以灰色中山裝,大火鍋,軍褲,皮帶,草鞋(軍官皮鞋)和布綁腿為主。

中國士兵在軍褲下褲管處打綁腿,打綁腿的方式和西方軍隊有相當大的區別,和同屬亞洲人的日本軍隊比較接近。

西方士兵綁腿多打到小腿中下部,離膝蓋還有一段距離,而中日士兵基本都打到膝蓋附近。

中國士兵打綁腿的方法有很多,有些比日軍還要複雜和實用。國軍綁腿五花八門,尺寸也不一樣,沒有什麼固定的標準,多為一條長1.5到2米的布條。中央軍等裝備較好的部隊綁腿是比較結實帆布,地方軍閥部隊使用的都是普通布。綁腿一般一頭是平的,另一頭分叉成兩條。

中國士兵無論是國軍還是紅軍,老兵都有一套綁腿的絕活。他們打出的綁腿不會太緊,也不會在激烈的戰鬥中突然松下來。還有些老兵發明了新式的打發,使用兩副綁腿,一副打在小腿較細的部位,另一副將小腿剩下部位包住。這種打發不但實用而且美觀,讓小腿幾乎一樣的粗細。

國軍士兵打綁腿多從鞋跟開始,一圈圈的繞到膝蓋下面的腿彎處。打綁腿時候不能坐著,要站起來打,保證鬆緊合適。如果太緊會起到反效果,如果太松又不能起到保護小腿的作用。國軍士兵打好的綁腿,可以護住鞋口,防止泥土之類進入。

而日軍士兵由於綁腿打法比較簡單,很多新兵容易將綁腿打的過緊,導致小腿血液不流暢,產生更嚴重的酸痛。

其實中國人綁腿的作用不只是單純的綁腿。由於國軍醫療水平很差,醫生和衛生員數量都不足,且技術差勁。士兵不但缺乏基本治療藥物,很多還要靠自救活命。在沒有足夠繃帶的情況下,士兵們受傷以後就只能用綁腿當作繃帶使用。粟裕將軍在早年作戰期間,還是營長的他有一次被國軍機槍擊中手臂動脈,受重傷。當時,血立即噴出幾米遠,粟本人立刻昏死過去。如果不是有救護經驗的警衛,立即扯下綁腿將其動脈傷處扎死,估計很難倖存下來。

另外,抗戰期間由於中國士兵裝備差,傷亡也比較重,傷員眾多。傷員需要火速送到後方去,但是擔架的數量一般都是不夠的。一旦遇到這種情況,有些不能拖延的重傷員,連長營長就會命令士兵扯下綁腿,找兩根木棍或者小樹枝做成一個簡易擔架,送下火線。

當時老兵回憶,在武漢會戰的廬山附近的山地戰中,很多士兵都是用綁腿製成的擔架抬下去。這些士兵的鮮血滲透出來,從擔架上流下來撒了一地。但是他們一路上還揮舞拳頭鼓勵往前線趕的戰友們:弟兄們不要怕,和他們拼了,就是小鬼子也沒有兩條命。

綁腿在很多時候,也作為繩子和繩索使用。在張國燾四方面軍南下突襲大雪山楊森川軍時候,川軍全線潰敗,試圖翻越大雪山逃走。由於紅軍追的急,川軍來不及爬山逃走。很多士兵就把綁腿連接起來,綁在樹木上,然後順著綁腿滑下山去。

在紅軍攻打臘子口天險時,由於正面強攻根本無法得手,被迫從兩面的近90度的峭壁攀爬側擊。當時紅軍沒有足夠長的繩索,士兵們就用綁腿相連爬山,最終擊潰了臘子口的魯大昌守軍二個營,打開了紅軍北上陝北蘇區的道路。

不過綁腿畢竟只是布制的,川軍下滑和紅軍上爬的時候,很多綁腿也都斷了,摔傷了不少人。

除了輔助作用以外,綁腿還有一些實戰作用。在一些國軍伏擊日本的作戰中,國軍有時候會在複雜地形設置集束手榴彈,然後用綁腿作為繩索遠遠的牽引。這些多用於地形不適合投擲手榴彈,一旦日軍小股部隊走入伏擊圈,國軍士兵就在遠距離拉響這些集束手榴彈,造成日軍相當的傷亡。

在淞滬會戰中,中國士兵在街道上利用綁腿牽引集束手榴彈設伏,把孤軍深入的日本騎兵部隊炸的人仰馬翻。

由於綁腿如此有效,國軍幾乎所有計程車兵都裝備綁腿。不但中式裝備的軍隊都打著綁腿,還包括一些新式外國裝備的部隊。

初期的國軍精銳德械師,士兵戴著德式M35鋼盔,拿著仿造德國毛瑟的中正式步槍,穿著德國的膠底布鞋,卻仍然打著傳統的綁腿。

至於後期中國駐紮印度的遠征軍,根據中國和英美的協議,全部由英美提供裝備。

中國遠征軍士兵在全身英軍和美軍的裝備以外,仍然打著綁腿。士兵一到印度,就立即得到布帽,鋼盔各一頂,英式和美式軍服兩套,羊毛衫一件,棉內衣褲兩套,襪子兩副,膠鞋皮鞋各一雙,還有毛毯,雨衣,水壺,手電,毛巾,飯盒之類全套英美軍裝備。

但是,中國士兵們同時還得到了每人一副綁腿。士兵們反應,在緬甸叢林山地作戰中,日軍的威脅只是其中一個方面。中國遠征軍士兵還要和緬甸極為惡劣的自然環境做鬥爭,可怕的滇北原始密林,崎嶇山地,深谷,激流,無數峭壁都是比日軍還可怕的東西(中國遠征軍第一次出國傷亡6萬多人,其中只有1萬多是戰鬥傷亡,其他都是傷亡在惡劣的自然環境)。

遠征軍戰士反映,在這些地區綁腿相當實用,從某種意義上說比步槍還要重要。

到了朝鮮戰爭之後,隨著世界軍事裝備的發展,新的步兵裝備已經可以起到綁腿的效果。同時步兵需要長期步行的機會越來越少,所以打法麻煩的綁腿自然也逐步失去了使用的空間。到了上世紀70,80年代,機械化部隊和摩托化部隊已經基本取代了傳統的步兵部隊。由於裝甲運兵車,步兵戰車,軍用卡車,運輸船,運輸直升機,大型軍用運輸機等大量裝備步兵部隊。即使是傳統的步兵,也都把雙腿讓給了車輪,履帶,螺旋槳。

靠步行上千公里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綁腿這個重要的小東西,也只能在軍事歷史博物館裡面找到自己的位置。

責任編輯: 東方白  來源:博客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0707/1474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