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美貿易順差收縮一成 學者指跌幅少無助紓緩兩國貿易關係

美國一直要求中國大幅減少對美國的貿易順差,中國也開始購買大量美國農產品。最新公布的上半年貿易數據顯示,中國對美國貿易順差已減少超過一成。但有學者認為,順差仍然遠超過預期,相信美、中貿易關係會持續緊張。

中國海關總署公布上半年貿易數據,中美貿易總值1.64萬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6.6%;對美出口1.25萬億元,自美進口3,956.2億元,貿易順差8517.4億元人民幣,減少10.8%。

中國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李魁文說,中美雙方應創造條件和氛圍,排除干擾,共同落實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表明中方希望與美方結束貿易戰。但事實上,貿易順差減少一成,是否能改善美、中貿易關係呢?

中國海關總署公布上半年貿易數據,中美貿易總值1.64萬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6.6%。圖為中國上海洋山深水港貨櫃碼頭。

對美國順差逾千億美元遠超預期

畢業於山東大學的中國金融學者司令接受自由亞洲電台採訪時表示,上半年雖然中國對美貿易順差減少10.8%,但是金額仍然超過一千億美元,明顯高於預期:「首先今年有兩個因素,一,今年一月份達成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二,今年新冠疫情在中國大陸以及全球都產生了非常嚴重的影響,全球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增大。在這樣的情況下,都會預期中國對美順差大幅收窄到500億美元之內,但這一次順差仍然非常大。」

司令說,由此可見中美貿易協議,美方並未達到預期效果:「美國希望中國能夠加大對於美國的農產品的採購,但是中美第二階段貿易協議遲遲沒有展開,而且白宮最近也發表了對華戰略,全面對中國加深了疑慮。可以說,中國在這個問題上失信於美國。」

司令預計,下半年中國對美貿易走勢可能會延續上半年的趨勢:「也就是說對美的貿易順差占全球貿易順差的比重會進一步降低,中國對美的美元順差缺口可能會愈來愈小,最終由順差轉變為逆差。」

中國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李魁文說,中國外貿發展面臨不穩定不確定因素較多,加之中美貿易摩擦影響,下半年出口形勢依然複雜。

上半年,中國居民消費價格比去年同期上漲3.8%。

中國國家統計局上周發布6月中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2.5%。其中,城市上漲2.2%,農村上漲3.2%;食品價格上漲11.1%;消費品價格上漲3.5%,服務價格上漲0.7%。上半年,中國居民消費價格比去年同期上漲3.8%。

學者:中國沒有出現大通脹有利經濟平衡發展

中國經濟學者胡星斗教授對本台表示,目前中國處於通脹和通縮兩者間徘徊:「這兩者之間相互抵消,反而有利於中國經濟發展。因為,一些經濟學家認為中國可能會經歷一個大的通脹,因為疫情的原因,政府在加大力度進行投資,包括出台了幾十萬億的經濟刺激計劃,大量放貸。」

中國6月份的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指數,同比下降3.0%,環比上漲0.4%。對此,胡星斗說,另一方面,由於國內外市場的萎縮,生產和消費均處於收縮狀態:「特別是國際市場的萎縮和國內消費能力的下降,所以又會導致產能過剩,生產者價格指數的收縮,所以一方面是通脹,另一方面又可能是通縮。這兩者博弈的結果反而使得中國經濟處於某種平衡的狀態。」

此外,6月至7月初,中國二十多個省市發生洪澇災害,北京出現中共病毒疫情,導致部分地區蔬菜供應緊張,菜價由上月下降12.5%轉為上漲2.8%。豬肉平均批發價攀升。截止7月13日,豬肉批發價格每公斤47.91元,比上月上漲3.5%。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0715/1477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