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道德經:從「心念」處修行 才能看到人生不一樣的風景

道德經:真正的快樂和環境無關,只和心有關。

真正的快樂和環境無關,和你所經歷的事情以及你的人生所有的東西都無關,只和你的心有關。

一個真正能用心去控制外在環境的人才是智者,而反之,一個人如果讓自己的心輕易的被外在的事物控制,那麼他的人生會活得非常痛苦和嘈雜,這也是愚昧之人的常態。

《菜根譚》中有這樣一句話:

靜中靜非真靜,動處靜得來,才是天性之真境;樂處樂非真樂,苦中樂得來,才是心體之真機。

在悄然無聲的環境中得到的寧靜,不算是真正的寧靜,只有從嘈雜喧鬧的環境中得來的寧靜,才是人類本性中真正靜的境界;在快樂的地方得到的樂趣不能算是真快樂,只有在艱苦的環境中仍然能保持樂觀的心情,這種快樂才是本性真正快樂的境界。

就好像很多世俗之人,將自己人生幸福的愉悅感,放在物質滿足的基礎上,只有當物質完全填飽了自己的欲望時,他才會感覺到幸福和快樂。

但是遺憾的是,欲望只是無底線的深淵,當欲望沒有填滿的時候,他的人生便全是痛苦,而且物質在他人生發生的所有變化得失,都會驚擾了他的內心。

《道德經》中有這樣一句話: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什麼叫得寵受辱都使人擔驚受怕呢,因為當得寵的人處於地位卑下的位置時,得寵會讓他驚嚇,失寵也會讓他驚恐不安,所以寵辱都會讓他擔驚受怕。

當一個人重視外物的時候,那麼外物的得失都會對他的人生產生影響,這就是一個人依賴外物的結局。

人生所有執念的東西都會成為人生的局限和禁錮,因為你把自己的意識和情感全放在一件事情上面,這件事情便能左右你的人生。

另外,心是一切事物的根源,是整個人生的出發點。

內心的狀態以及人生產生的某些念頭,都是由內心的本源往外散發和影響的。

很多人提到修行,就會想到脫塵離俗的深山遠林,但是當你的心不靜的時候,即便外在身處深山遠林之中,內心依然嘈雜。

想要擺脫這種惡性循環,就要學會將自己向外求的心思轉換為向內尋。

孔子有一個最喜愛的學生,孔子評價他的時候,說這樣一句話,也流傳了幾千年: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這個學生叫顏回,他家境貧寒,生活的艱苦程度超出了我們的想像,但是他居陋室,三餐溫飽都難以解決,卻能自得其樂,就是因為他把自己快樂的方向轉換為內心,而不是外物。

我們並不提倡不思進取的生活,而是告訴大家,當你的人生在某一個方向迷失的時候,換一種方式去生活,才會看到你之前的人生看不到的風景。

孟浩然有一首詩叫《過故人莊》,其中有這樣一句: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孟浩然是唐代頗有名氣的文人,富有靈氣,非常有文采,也是一個將志向由世俗轉為詩意的人,他最初寄希望於仕途之中,但是仕途不順,因為惹怒唐玄宗,後來感覺自己仕途生涯很難有大的發展,便選擇隱居,將一切拋之於九霄雲外,徹底脫離了世俗,忘情於大自然之中。

以山水為伴,以飛鳥為題,創造了眾多意象萬千的詩歌,給詩詞歷史添上了非常有色彩的一筆。

總有人將人生的價值和標準定在了世俗的物慾滿足之上,但是人生真正的意義真的是在物質上面體現嗎?

當一個人總在追求著世俗標準的理想生活時,不自覺的就會陷入可悲的圈子之中,只有跳出這種心態怪圈,才可以在鬧中取靜,在苦中作樂,不論人生遇到什麼樣的境遇,可以用坦然平和的態度去面對。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國學書舍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0721/1479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