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每個"問題"孩子背後 真正的洪水猛獸非手機 而是匱乏愛的痛苦

在每一個孩子成長的背後,我們都可以嗅到很多"問題行為",這些行為常常讓父母無法奈何,在時代飛速發展時,我們也會發現孩子所學到的信息量,要比我們想像當中的更多一些。孩子也和我們生活在不一樣的平行世界裡,我們讀不懂孩子、孩子也不能理解父母。

孩子和父母是生活在不同平行世界裡的對立性存在

在不同的平行世界裡,家長們是生活在現實世界,而孩子卻是生活在虛擬的網絡世界裡,隨著孩子一天年長一天,這兩個平行世界開始有了明顯的區別。對於孩子來說,現實和網絡世界哪一個對自己更好,他們便會被這個世界所吸引並深陷其中,所以我們經常會看到努力學習、和沉迷網遊下的兩種不同小孩。

沉迷網遊下的小孩,常常被家長們持予"問題少年"形象稱號,沉迷網遊逃課、偷錢儲值,都讓這些孩子開始了逐漸迷失。但問題少年的背後也分兩波孩子,一波是能夠自由穿梭網遊和現實世界的熱情少年,他們對生活和人生都充滿興致勃勃,對世間萬物也都充滿著探索和好奇的欲望,他們偶爾也會上上網、打打遊戲,但是他們是有著較強的自律性,懂得收縮自如迅速離開網絡回到現實生活之中。

其實,這一類孩子他們的精力總是非常旺盛,常常沉溺在學習當中也不知道何為疲倦,這是將生命色彩全然打開的一種熱情和探索欲,他們將現實世界當做穩定的歸屬感,在腳踏實地的歸屬感尋找里他們能夠清晰地感受到成就感。

另一類迷失在現實生活的孩子,他們就像空中的蒲公英一樣隨風飄揚,有的時候還失去了心靈的著落點,而這類孩子的成就和快樂也都是從網絡里獲取的,遊戲裡的一決高下讓他們格外沉迷。這類孩子一旦離開遊戲、離開網絡,他們就會失去興趣對一切事物都萎靡不振,尤其是對父母緊逼的學習方面更是奮力抗拒,有些厭學比較嚴重的孩子還會在逃課的基礎上打架鬥毆,最終被家長、老師甚至是被自己放棄。

總體來說,每個"問題"孩子背後,真正的洪水猛獸非手機,而是匱乏愛的痛苦

很多時候,父母在責怪孩子玩遊戲、或打架鬥毆的時候,他們常常不問原因只看結果,眼前孩子打遊戲不寫作業,不學習的逃課,和同學打架振振有詞,這些都是父母眼中的真相,他們常常在他人熾熱的眼神注視下,不分青紅皂白地對孩子一頓亂劈,實際上每一個"問題"孩子背後,都有一個受害者、也有一個始作俑者,對於孩子來說最擔心的是什麼?當然是冤枉了,尤其是被親生父母冤枉更具打擊性。

記得在2018年那年,一名江西初中女孩因為曠課被家長狠批,女孩受到如此批評訓斥,當即便爬上15樓欲想輕生,幸好消防員提前備好了氣墊才挽回了一條生命,而女孩給父母留言的內容卻引無數家長深思,女孩說:"我討厭爸爸,討厭媽媽,每天除了寫作業還作業"。

在今年的網課下,我們發現欲選擇跳樓輕生的孩子逐漸增多,大多數都是長期網課宅家引起的親子矛盾。實際上,孩子選擇輕生的背後,不是玩遊戲、或不想寫作業被父母批評而想不開,而是心中匱乏愛的痛苦和掙扎,從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拔苗助長之心,就可以感受得到現如今孩子匱乏愛的情況有多嚴重。

在如今育兒期盼的大環境下,越來越多的人不再拼爹媽,而是如何拼娃,孩子考試滿分、多才多藝就是光榮,於是越來越多人注重孩子的能力培養,但是在精緻的培養下卻掩埋著一顆顆貪玩的童心。教育孩子我們要懂得靈活應對,針對孩子不好好寫作業、或沉迷網遊的情況,家長最精緻的反抗方式就是彌補。

彌補什麼?彌補孩子在現實生活中想要的東西

我們在遇到孩子沉迷遊戲,或不好好寫作業的時候,首先要弄懂孩子不願意寫作業背後的原因,他們為什麼會迷戀上遊戲?難道不是因為現實中的"想要"沒有得到滿足,所以才會在遊戲裡尋找存在感嗎?

如果孩子從小的"想要"沒有被滿足,如果我們的孩子從小就被父母忽略,孩子想要的東西父母假裝沒有看到,也沒有及時去滿足孩子,當需求沒有被正面回應的時候,他們就會尋找虛擬世界去獲得存在感,倘若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對孩子的需求不管有理沒理都一律無視,最終造成孩子匱乏愛的痛苦不說,還讓孩子對現實生活感到抗拒和排斥。

滿足歸滿足,但滿足孩子也要分得清主次關係

雖然說,小的時候讓孩子的需求得到滿足,可以填飽孩子內心對愛的缺乏,但是如果過度滿足的話就會造成負面的溺愛,而溺愛給孩子帶來的成長危害,也完全不遜色於匱乏愛的痛苦。

滿足孩子,我們要謹記"主次"關係分清,那麼什麼東西能滿足孩子,什麼東西又不能滿足孩子呢?我認為一切以健康為中心即可,凡是有利於孩子健康的要求可滿足,不利於健康的要求也可以結合實際情況酌情處理。

總之,家長在孩子有需求的時候,不管孩子的要求最終能否滿足,家長要做的就是及時回應,不能滿足的原因是什麼也要一併告訴孩子,如果我們不給孩子上這一堂課,孩子永遠不知道什麼是知足,什麼是惜足。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爸媽快來看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0730/1483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