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比「我愛你」更重要的一句話 必須學著對孩子說

作者:

最近看到一則很有意思的話題「中國式父母道歉方式」,下面這幾條讓很多人感同身受:

我的爸媽如何向我道歉:過來吃飯吧;

我的媽媽是不會跟我道歉,他只是會突然表現得對我很好;

我爸不道歉,甚至還會問我「服不服」......

年輕的父母很少從上一輩那裡聽到道歉,所以開口向孩子道歉也成為了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也有父母覺得向孩子道歉沒必要,實際情況真的如此嗎?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事。

一、讓中國父母道歉,到底有多難

《小歡喜》中,兒子與媽媽吵架,黃磊飾演的父親勸海清飾演的母親向兒子道歉,結果海清一臉為難的說:

「我說不出口。」

在黃磊的苦勸下,海清還是來到兒子房間,結果一開口卻是:

「你知道自己錯了嗎?」

現實中,有不少家長其實都有這樣的想法,覺得面子上過不去、小孩子忘性大、沒有必要,即使自己做得不對,第二天就當什麼事都沒有發生過。

更有父母看到孩子被傷害後抽泣或低落,忍不住批評孩子:「差不多行了」,對孩子造成了二次傷害。

以前看過一個採訪,有個小女孩說自己突發奇想寫了一篇很好的作文,回家拿給爸爸看,結果爸爸非說自己是抄的,甚至動手打了她。

爸爸始終沒有對女兒道歉,反而對她說:「哭夠了嗎?哭夠了過來吃飯!」

「那時我對我爸爸真的很失望,我發誓再也不叫他爸爸了。」

很多的父母,是欠孩子一個道歉的。

就像豆瓣小組裡流行這樣一句話:「父母在等我們道謝,而我們在等父母道歉,我們都等不到。」

二、為什麼父母道歉那麼難

最近和一位媽媽聊天就提到這個道歉的事情,她冤枉了兒子一件小事,兒子氣得一天沒理她。

我問她:「你和孩子道歉了嗎?」

「我這不是拉下來臉嗎?沒事,我一會回去買根雪糕哄哄他就好了。」

為什麼父母明明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卻遲遲不肯對孩子說出「對不起」三個字?

一般來說,一個人不願意道歉,我們通常會認為他死要面子、硬撐、逞強。

在父母身上,則多了一份權威感在作祟。

為了維護自己的尊嚴,為了維護高高在上的家長地位,父母的身份就意味著正確,道歉自然是拉不下面子的事情。

事實是,道歉並不會削弱你的權威。

《優質父母教養實踐指南》一書中寫道:「優質父母知道,道歉不會削弱他們作為父母的權威,它是一種自信、正直和有擔當的表現。」

真正有愛的家庭,也應該有坦誠的正面道歉,畢竟有些傷害,時間久了是無法彌補的。

三、家長會道歉,孩子更優秀

心理學家羅達•鄧尼說:「父母錯了,或違背自己許下的諾言時,如果能向孩子說一聲對不起,可以幫助孩子建立自尊,同時能培養孩子尊重他人的習慣。」

有位網友就曾分享父母向自己道歉的故事:四年級的時候,媽媽答應周末帶她去海洋館,卻因為工作安排臨時取消了計劃。

她特別失望,飯都不吃,把自己關在房間裡。

晚上媽媽來到她的房間,認真地向她道歉,並爭得她的諒解。

因為媽媽的真誠,被放鴿子的痛苦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被重視、被尊重的感受。

也從那個時候開始,她明白了道歉的價值,誰都會犯錯,爸爸媽媽也會,但這不要緊,重要的是對錯誤的態度。

在養育過程中,大大方方跟孩子道歉,這並不是什麼丟臉的事。

相反,一句道歉可以改變很多。

它改變你和孩子的關係:

道歉的功能之一就是修復彼此之間的關係。

父母一句「對不起」,傷害在孩子那裡也就偃旗息鼓,這是在修復我們跟孩子關係一種很好的方式,孩子心裡不會留下傷痕。

正如劉同在《我在未來等你》所說:「道歉不是什麼丟臉的事情,只是證明你對我很重要。」

它改變孩子對你的認知: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一句恰到好處的「對不起」,是孩子被尊重的體現。

你的道歉,在孩子看來是很驚喜的行為:原來我是被父母尊重著的。

相信我,這種感覺對孩子來說是很重要的,這不會影響你在孩子心中形象,反而增加了孩子對你的信任。

它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

《愛的五種語言》的作者蓋瑞·查普曼曾說:「好的道歉,是愛的第6種語言。」

人際關係中是離不開道歉的,父母能在傷害發生後,及時真誠地道歉,其實就是在給孩子做榜樣,這樣一個簡單的小舉動,就是在告訴孩子,道歉並不羞恥,也能引導孩子下次自己犯錯該如何表現。

總而言之,會道歉的父母,贏了孩子的心。

一個敢於說「對不起」的父母,是謙卑的,更是體面的。

責任編輯: 王和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0805/1485500.html